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二十五課(八)因果即是取舍善惡

  聖者言教 第二十五課(八)因果即是取舍善惡  

  【戊叁、思維業之因果

  思維業之因果,即取舍善惡行爲之理趣。如頌曰:“是故現今……。”】

  思維業之因果,就是指思維斷除惡行、行持善法的理趣。這裏的頌詞“是故現今……”指什麼呢?我們知道,《聖者言教》這部教言來自于晉美多昂丹增尊者,是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的上師昌根阿瑞的上師,也是他的爺爺。《聖者言教》是對龍薩娘波尊者所著《前行念誦儀軌》的解釋,所以頌詞也是來自前行引導文。

  我們平常不僅座上在修這樣殊勝的法門,座下時如果按照自宗派的方式,每天念誦一遍《前行念誦儀軌》也是非常重要的。往昔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告誡所有的弟子們,初次修加行的時候,《前行念誦儀軌》是不可缺少的,即便是後期修正行,念誦一遍《前行念誦儀軌》也是功德不可思議。

  【因壽命無有定准,臨終時唯有正法堪能助益,故須修持解脫道。】

  壽命無常,何時死亡誰也不知道。由于宿世善緣以及今生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以及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菩薩的加持,這樣不順心的現象沒有降臨在我們身上,但是誰知道無常何時降臨到我們身邊呢?我們可能天天都能聽到有人去世的消息,但什麼時候自己成爲這個消息的主角,誰也不知道。臨終的時候唯有正法能幫助我們獲得自在,所以現在就要修持解脫道。

  【倘若死後無有心識,則無需恐怖,然非如此,由其因——有漏業,必定投生後世叁有六道之任何一道,而隨應苦樂自性之輪回。是故,爲于輪回之因果中解脫,應斷除輪回之因果而獲取解脫之因果。總說即是取舍善惡,尤其應修持殊勝解脫之佛果。】

  倘若人死之後沒有心識,就像無神論者宣稱的那樣,人死以後什麼都不存在,也就不需要恐怖。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由于生前所做有漏之業,必定投生後世叁有六道之任何一道。由因而果,流轉輪回,感受無邊痛苦。因此,要從輪回之因果中解脫,就應斷除輪回之因果。

  輪回的因果是什麼呢?從粗的角度來說,是貪嗔癡煩惱,所以我們平常所行持的一切善法,都是針對貪嗔癡的。當然後面我們還會細致講解善與不善的支分。要斷除輪回,獲取解脫,總的來說就是取舍善惡——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尤其要修持殊勝解脫之佛果。相信我們在座的弟子們現前都在從事這樣的法。

  【複次佛法非同于外道斷見,若許爲斷見,則無有生因,故不從無因生;亦非常見,若許常見,則無有生者,故因不從常生;不從非因生,若爲非因生,則因果已成錯亂。因此,由無誤自因中而生。】

  佛法不同于外道教的斷見。比如佛法承許因果,斷見則否認因果,認爲沒有“因”也可以生出“果”。如果是這樣,就會不需要青稞的種子也能長出青稞,沒有瓜的種子也能長出瓜,把一塊石子埋在地下,也會長個西瓜出來。這可能嗎?我相信稍有常識的人都會知道這不可能。即便是長時間居住在城市裏的人,雖然沒有種過地,但平常無論做什麼事情也有因果關系啊。比如渴的時候需要喝水解渴,餓的時候需要吃飯飽肚,這不都是因果關系嗎?所以,佛法不是斷見,不是無因生。

  佛法也不是常見。所謂常見,就是永恒不變,因此因果是平等的,不需要因和果。比如把青稞播種在地裏的時候,果實就已經呈現了,因爲一切恒常不變,種子就是果實。對于這一點,我們都知道是不可能的。因爲青稞種子播種之後,需要很長的過程才能成熟爲青稞。所以佛法也不是常見。

  佛法更不是非因生。如果沒有因也能産生果,就像我們剛剛所說的,就會出現因果錯亂。所以,一切果是由無誤之因而産生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