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二十七課(六)通達修行方便的重要性

  聖者言教 第二十七課(六)通達修行方便的重要性  

  聞思是實修的前行,所以在趨入實修之前必須懂得修行理趣。我相信大部分弟子都懂,但剛開始入門的初學者可能還是雲裏霧裏摸不著頭腦,這時可以請教身邊那些聞思修行很好的金剛道友,也可以到智慧高尚的高僧大德善知識面前提問,絕不能不懂裝懂,盲目修行。

  有時我看到一些弟子天天坐在家裏修禅定,心裏想的、口裏說的都是閉關,我很想問問他們,什麼是閉關?閉關是閉身關還是閉心關?若僅僅是閉身關,我想不需要到高原地方來。想想那些觸犯法律的人,被關進一個小小的房間裏可能很長時間出不來,難道這就叫做閉關嗎?沒聽說過。所謂閉關,閉的是心關。我們的心無形無相,看不見摸不著,如果沒有善巧方便,我想你怎麼也無法調伏它。

  小孩子不聽話,你可以打,但心不聽話,你到哪裏去打它呢?密勒日巴尊者在《六功德贊頌文》中說:“無形無相的思維,即便用諸佛菩薩的法杖壓它,它也會從裏面擠出來;即便把它關到鐵桶裏,它也會鑽出來。”所以,調伏妄念必須懂得方式方法,不能天天靠壓製,想著“不能有妄念”、“不能有妄念”。我等曆代傳承祖師無垢光尊者說過:“能知修行不知妙解脫,豈不猶如禅天定。”即便能成功壓製妄念,也是世間禅定,這可不是我們修行的目的啊!因此要銘記這一系列道理。

  如今各地修上師瑜伽導修的弟子很多,我也常常告誡他們,初次修法必須先學會上師瑜伽。比如一座中從前行之前行、入座前行、共同外前行、不共同內前行念誦儀軌配同著觀想,還要具備四個條件——傳承法脈清淨而具普遍之信心、通達方便、認識智慧和善巧運用,最後回向。若能圓滿通達再做修行,相信你的修法永遠不會有錯誤,但如果只是大概走一個過場,天天什麼都不想地坐坐,幻想著有一天文武壇城突然呈現在自己面前,或者不知不覺中頭上長個肉髻,腳下踩個*輪,我想不會有這樣的好事。

  現前反觀自己的修行,是一貫把心安住在平靜狀態,還是按照以上講解的方法在如理如法地修行?我們手中有關上師瑜伽的資料是很齊全的,不僅有講法光碟,還有根據講法整理的法本。法本不僅有略講的《上師瑜伽導修引導文》,還有詳述的《如意寶藏——上師瑜伽之圓滿引導》。整理這些資料的原因就是希望大家能圓滿通達上師瑜伽修法,不能在修行中摻雜“大概”、“可能”、“應該是這樣”等不確切的言辭。

  相信正在求成熟口訣法的弟子們都知道,在我身邊求成熟口訣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蒙混過關,恐怕更不可能。禅定的起發點是有相定,可以通過修行慢慢培養,現前最難的是前行,所以我會讓求成熟口訣法的弟子都回答一下如何修前行。爲什麼這麼做呢?因爲除了第一次,我們可能再沒有機會講解前行部分,如果第一次就糊裏糊塗過去的話,相信你以後的修行會打折扣,這也是很多弟子見解沒有很好增上的原因。密法的特點不僅僅是見解不迷惑,還有修行方便多,所以對于修行方便絕不能輕視。能不能如同曆代傳承祖師所講解般,在幾個月、幾年的時間裏成辦解脫,完全取決于修行是否如理如法。所以平常應多看看講法的光碟、法本,對于不懂的地方,還可以請教導師、身邊的清淨道友。要記住,我們已經放下世間的羁絆,把身心投入修行,希望在短短的時間內成辦解脫,那麼在修行上必須做到圓滿。世間人爲了成辦一件事情,還會去學校讀書,多方咨詢有經驗的人,付出這些代價,獲得的可能僅僅是暫時的財富,現前我們追求的可是永恒不變的快樂,爲什麼不付出一些代價,把一切方便搞清楚呢?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