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二十七課(十四)無想定和滅盡定
【(3)二種定(叁摩缽底)
①無想定者:即心無分別,于阿賴耶中遮止六識聚而修持,其唯凡夫具有,聖者不入此定。】
無想定,就是心沒有分別,在阿賴耶中遮止六識聚而修持。它僅僅是一個無念狀態,屬于世間禅定。凡夫會進入這種禅定,但聖者已經超越這種境界,所以不會進入無想定。換句話說,我們剛開始入門期間可能會進入無想定,但赤裸見解後就再不會有這樣的顯現。以前我修的過程中真的就是這樣的,所以我們講的法不僅僅是聞思,也是對實修的印證。因爲我們平常都在修行,所以聽聞這些教言就會覺得特別清晰,特別明白——我平常就是這麼做的,感覺也是這樣的。
【②滅盡定者:即寂滅染汙六識聚等,此聲緣聖者具現法樂住,而入其定,凡夫不入此定。聖者菩薩爲修習等持之妙力而入此定。】
滅盡定已經寂滅染汙六識聚,聲聞聖者就在這個狀態中安住。寂滅染汙六識聚是指已經消盡對外境(色聲香味觸法)産生的執著(識)。無想定和滅盡定之間的區別在于智慧,不能因爲兩者無念平等狀態相似而將其混爲一談。前者是單純的無念狀態,是凡夫的境界;而後者在無念的同時還具有一些智慧,也就是更強的明分,是聖者才會進入的境界。聖者菩薩初次修法期間也會進入這樣的禅定,但是他的見解能及時轉變成大乘乃至密宗出世間禅定的原因,是配同著其他殊勝方便。這個我們已經反複講過很多次。
【所謂叁摩缽底(定),乃身之四大與心、心所相應而得。】
叁摩缽底是“定”的意思,是四大組成的身體與心和心所相應而得到的禅定。無想定和滅盡定由于沒有完全從意識成分中超越,所以還摻雜心與心所以及四大組成的身的感覺。這些是理論,在實修過程中當然有更細微的感受。
以上講解的四禅和兩種定是不動業,大部分是站在世間的範圍中講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