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二十八課(二)不要執著覺受
在座的弟子們平常都在修成熟口訣法。由于見解逐漸增長的原因,可能在修行過程中會呈現各式各樣的覺受。比如有些眼前會呈現不同的形象,有些身上會出現不同的感覺。但要記住的是,無論是賢覺受還是劣覺受,都絕不能執著。我們平常樹立見解高低,並不以眼前呈現的形象作爲標准,而是觀待內心的煩惱是否有所減少。所以,我不會對你的夢境或者修行過程中的感覺做印證,畢竟我們都是凡夫,難免會對此産生執著。一旦産生執著,對自己以後的修法可能會造成更大的損害和違緣。
比如大家同樣是面對一面牆修法。你聽到周圍的人都在說,他們修法的時候眼前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光,但你什麼都看不見,只能看見一面牆,這是否意味著你的見解沒有增上呢?當然不是。見解增長以煩惱減少,信心和慈悲心等功德增上作爲衡量標准,而不是以眼前看見的形象作爲標准。尤其作爲修學密宗的弟子要記住,我們在講解原始基位的時候說過,輪回和涅槃在原始基位當中是平等的,但由于個人執著太強的緣故而形成了輪回道。如果我們現前以平等心來對待一切,眼前看見的是一面牆還是各式各樣的光或文武壇城,又有什麼區別呢?都是一如的。當然,由于長時間修行以及自己宿世善根的緣故,平常打坐時可能會見到佛像或各式各樣的光等。往昔我們在修學頓超期間,也會看見圓空光、金剛鏈等一系列顯現,甚至有些還會呈現五方佛的標志等。但無論如何呈現,內心要時時銘記的是,一旦對這些現象産生執著,就是過失,因爲漂泊輪回的根本是執著。無論是對“好”産生執著,還是對“壞”産生執著,只要是“執著”,它就是輪回之根源,所以我們決不能執著。
有些弟子在平常修行過程中,總覺得身上有各種不同的感覺:一下空,一下明,有時候好像身上又沒什麼感覺等等。無論你是有感覺還是沒感覺,我們都應該時時護持自己的禅定。只要時時能赤裸自己的禅定,無論眼前呈現什麼相,有沒有感覺,都是在護持自己的見解。可能有人會問,在修行的路途之上是否會有很多覺受?要記住,是有很多覺受,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呈現所有的覺受。由于各人觸界不同的緣故,有些覺受可能呈現多一些,有些呈現少一些。
舉個例子,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往昔有個金剛道友,是當地村莊的一位老和尚。上師說,這個老和尚在修行過程中的覺受非常豐富,短短幾分鍾的時間就能講解出很多不同的感覺。同時昌根寺還有一個老和尚,他在修法過程中就沒有那麼多感覺。但最終在示現涅槃時,兩者都在見解中如如不動,成辦解脫之上沒有一點點先後高低的區別。這也告誡我們,平常修行過程中的重中之重是護持自己的見解,而不是著重于看見的相。這些道理要銘記心中。
可能有些會想,自己平常做夢的時候會夢見各式各樣的相。在其他導師面前詢問這些夢境的時候,導師可能會授記這是一種瑞相,是見解逐漸增長的標志等,但爲何一到我的面前我就會說,別去執著這些現象呢?要記住,如果你做的一個好夢得到導師的授記,你可能很高興;但你要是做個惡夢的話,可能你會執著惡夢不好。這樣一來,會對你的修法造成極大的違緣和障礙。爲了避免産生這些過失,無論平常的修法呈現什麼相,都不要去執著。
再舉個例子。有些修行者,對修行中産生的一點點感覺,都會時時挂在口中,銘記于心,但他卻聲稱自己並不執著,只是想在導師面前做一些辨別。如果把一件事時時挂在嘴邊、記在心上都不叫執著,什麼叫執著呢?
什麼是不執著,我們也舉個例子說明。比如現前大家都能看見我們上課的這個經堂,經堂裏有種種陳設,但沒有一個弟子來問我:“上師,爲什麼你講法期間要放兩束花?爲什麼要擺放地藏王菩薩和長壽佛這兩尊佛?”沒一個人執著這些相,因爲都覺得這很正常,無論怎麼擺放,擺放什麼,都不會執著。同樣一個道理,對于我們平常修行過程中呈現的小小的相和小小的感覺,應該如同我們平常看見外境一樣,當作是很正常的一個現象,不要過分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