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二十八課(八)縱使千百劫 所造業不亡

  聖者言教 第二十八課(八)縱使千百劫 所造業不亡   

  無論往昔造下什麼惡業,它都不會憑空消失,因緣和合時,果實必定呈現在你的面前,你必將感受惡果所帶來的痛苦。如今我們從事一切善法的目的,正是爲了對治無始以來所造的一切罪業。對治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承受果報而消盡惡因,另一種是通過修行的方式對治、消盡惡因。

  比如平常生病或遭遇不順心的事,都是果報,這時若能運用正法調伏煩惱,就能消盡無始以來至今所造的很多惡業。比如當身體遭受病痛的折磨時,轉變原來覺得不公平、委屈、不接受的心念,轉而思維這一切都是無始以來至今所造惡業導致的結果。同樣,當遭遇諸如家裏被盜、自己被騙等不如意的顯現時也不要怨天尤人,而應思維這些顯現呈現在自己面前,充分說明自己宿世曾經造過這樣的業。若能將這些煩惱轉爲道用,忏悔自己的罪過,則能在感受逆緣的當下消盡無始以來所造的一切惡因。另一種方法是通過修行來對治惡因。比如我們平常都在誦修金剛薩埵百字明、心咒發露忏悔,或者盡量從事善法消盡一切罪業等,這些都可以消盡惡因。總之要銘記一點,因果永遠不會空耗,因此現前就要開始精進修法。

  例如平時我們口中都會念誦“嗡嘛尼叭美吽”,當你念誦一遍後,感覺念誦前後似乎沒有什麼改變,你還是原來的你。但這並不是說你剛剛的念誦沒有功德,因緣和合時,功德就會呈現在你的面前。同樣一個道理,如果你現前無意或有意中講了一句一般妄語,臨時看起來沒什麼後果,一切都悄無聲息地過去了,但由于已經造下惡業的緣故,因緣和合時,你就會感受痛苦的果報。無論善業還是惡業,永遠不會空耗。

  【故而思維,唯由造業者自己今生順現法受,或離開此生即刻順次生受,及來生時順後生受之理趣,應精勤取舍利害之處,極爲重要。】

  自己造下的惡業,可能現前就感受果報,也可能在臨終時遭受痛苦,還可能在未來感受果報。所謂的“次生”指的是異熟果報,造作惡業後會墮入到其他道中感受果報,“後生”指即便從惡趣當中超脫而得到人身,仍舊要感受果報。

  總之,要時時記住:“縱曆千百劫,所造業不亡。”在知道這些道理以後,我們必須細致取舍因果,極爲重要。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