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二十八課(十一)身作惡業之惡法等流果
【惡法等流果:如《功德藏》雲:“感受等流雖已獲善趣,依次具足二十不善業,】
由于以前造作惡業的緣故,雖然異熟果報消盡後能得到人身,但由于宿世行持惡業的習氣,得到人身後要感受行持惡法的等流果。
【壽命量短疾病種類多】
往昔造下殺業的人,今生會壽命短暫,疾病不斷。作爲修行者在感受病苦時應該憶念到,這是往昔惡業沈重的果報,不是無因無緣而得病,因此,想要治好自己的病,不僅要求醫,更要多從事善法。
【資財乏少與敵共享用】
如果往昔造下偷盜惡業,就會感得資財匮乏的果報,也就是說,無論你如何努力工作,也難以得到豐厚的回報和優越的生活條件。即便辛苦勞作積聚了稍許財富,可能很快就被有權勢的人奪走,或者被小偷偷走,或者被強盜搶走,總之不能自己享用,而是與諸多怨敵一起享用。往昔你偷盜他人東西,現前就要自己遭受痛苦。
【妻貌醜陋不睦如仇敵】
往昔造下邪淫惡業,今生所娶的妻子就會相貌醜陋,婚後相處也如仇敵一般。當今世上有些家庭夫妻不睦,彼此如仇敵一般,最終即便沒有分道揚镳,可能也是貌合神離。有些夫妻雖然沒有如仇敵般彼此痛恨,但相處時感覺像陌生路人一樣,還沒有親戚朋友親切。縱觀世間,真正和睦相處的家庭有多少呢?
可能有些人認爲家庭不睦是社會原因造成的,因爲當今社會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有時由于工作安排不得不長期出差,導致夫妻之間溝通較少,這時如果發生什麼不順心的事情,很容易産生嗔恨心,導致爭吵。長期的爭執、冷戰會在彼此內心留下難以彌補的傷痕,最終導致不好的結果。但導致家庭不和諧的原因真是這樣嗎?當然不是。上面的這些只是緣,真正的因是宿世邪淫的惡業。如果你真想改善這種情況,令家人能和睦相處,需要做的就是時時調伏自己的內心,消盡自己的煩惱,因爲所有不如意的顯現都是業障沈重的表現。
我們說過,由于往昔所造惡業,在遭受叁惡趣的異熟果報後,即便投生善趣,也要遭受感受等流果。因此在遭遇痛苦的時候,不能將責任推诿在他人身上,而應忏悔自己的業障,調伏自己的內心。作爲出家人,由于內心調伏的緣故,平常無論面對什麼對境,都能和睦相處,這是沒得說的。作爲在家居士,進入佛門之後,由于懂得如何調伏內心的緣故,相信你的家庭也會越來越和睦。因爲同樣是面對煩惱,你已經知道如何對治,而不會像往昔般以煩惱心造煩惱業。我想,我們信仰佛教,不僅僅是爲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是爲了在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幸福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