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明與業力

  無明與業力

  芸芸衆生,一念無明,遮掩自性,困惑造業,由業受苦,終至不能自拔。

  依惑造業,業苦無盡,這種重覆的輪回,在學佛的過程申,必須加以追根究底!

  什麼是“業”?梵語Karman,音譯爲“羯磨”,義譯爲“造作”,以現代的語法稱作“行爲”;也就是說凡是發自于身、口、意的行爲,都可以稱“業”。

  那麼“無明”呢?無明就是沒有智慧。

  人類常會爲了一點點事情,就放不下、看不開。記得有一位老先生,告訴我他覺得活在這世界上已經毫無意義,他很想自殺。

  我問他遇到什麼事非自殺不可呢?他歎氣的說:“我的兒媳婦實在有夠可惡,吃要吃好的,做要做輕松的,早睡又晚起,說她幾句,她又不高興。想叫我兒子和她離婚,但又考慮到他們已有叁個孩子了;但如果他們不離婚,每天見了她又都一肚子火!這種日子好像每天被刀割一般。”

  我說:“老先生!那你就得感謝她了。因爲她就是你的善知識,如果沒有她這樣的磨煉,你又怎麼會了解世間的苦呢?不如將自殺的勇氣拿來念佛,別理她不就得了。”

  我們總是會這樣想:只要對我們好的,才是好人;其實不盡然。有時對我們好的人,卻往往是這一生中最令你失望、痛苦的人;而對我們不好的人,反而可能是成就我們的善知識。

  人,往往就因爲看不清世間萬事萬物的真相,于是境界來臨,受到業力阻擾時,往往不去尋求症結所在,反而想以逃避的方法(例如:自殺)來解決,如此不僅無濟于事,更是增添苦惱。因此,如果能夠認知:對我們不好的人(或逆境),可能是成就我們;在逆境中打開自己的心結,不正是自性的升華嗎?

✿ 继续阅读 ▪ 突破感情的樊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