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二十九課(九)什麼是超度

  聖者言教 第二十九課(九)什麼是超度   

  【己二、別述

  分二:直接宣說叁惡趣與間接宣說叁善道。

  庚一、直接宣說叁惡趣痛苦

  直接宣說叁惡趣:如墮入險地不知解脫般,此叁惡趣,由往昔業力之牽引,貪嗔癡較他趣更爲粗猛,無緣憶持善法,數數漂泊輪回,遙遙無有解脫之期。】

  別述輪回痛苦分二,直接宣說叁惡趣與間接宣說叁善道。

  首先直接宣說叁惡趣痛苦。由往昔業力牽引,墮入地獄道、餓鬼道和旁生道。此叁惡道衆生貪嗔癡較他趣更爲粗猛,所以無緣憶持善法,在輪回中流浪生死,無有出期。

  爲什麼會變成叁惡趣衆生呢?就是由于業及煩惱沈重的緣故,所以想擺脫叁惡趣,必須斷除貪嗔癡煩惱,憶持善法。我相信在座的弟子們平常都在這麼做,但還需要知道的是,從輪回中解脫,也不像有些人想的那麼簡單。

  由于趨入佛門的緣故,很多弟子在親朋好友去世的時候,都會爲他做超度,請導師打卦,應該念什麼經,做什麼善法等。作爲密宗修行者,我們應該知道什麼是超度?超度的是什麼?可能我們通常理解的超度,就是超度亡人的靈魂。但究其根本,所謂的超度,從一法的角度來說超度的是意識,二法當中超度的是能所二取,叁法身口意叁門,五蘊、六聚、十二處、十八界、二十隨煩惱、五十一心所法,乃至八萬四千種煩惱。反過來想想,僅憑一點點金錢念經行善,就想超度亡人脫離輪回,現實嗎?當然因果不虛,無論你從事什麼善法,即便臨時感受不到它的果報,因緣和合時,必定會感受快樂,這是特定的,但想超度八萬四千種煩惱,從某種角度來說,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現前我們行持善法,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在超度自己。可能有些人認爲自己有非常孝順的兒女,兒女也逐步進入佛門,所以自己臨終的時候兒女會爲自己做超度。但要記住,僅僅依靠僧衆念經加持就能完全改變亡人,恐怕並不現實。想想我們從初次進入佛門直到今天,念誦的經文、行持的善法僅僅就值幾千塊錢嗎?我相信恐怕已經達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了,但自己的內心超度了多少,恐怕只有自己知道。現前若還被貪嗔癡煩惱束縛,說明你還在輪回之中。想要改變這個果,必須先改變這個因,所以要多修法,時時對治煩惱。

  我們在講解業之因果時講過,站在意識的立場之中,漂泊輪回之根源是心識;站在善惡業的角度,漂泊輪回之根源是十不善業。反觀自心,在從事一切善法的時候,在面對生活的時候,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與十不善業摻雜的行爲有多少?若還有,那充分說明輪回就在現前。若能時時對治,相信輪回也會自然改變。就像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它的膠片中有什麼圖像,銀幕就會呈現什麼影像。若膠片改變了,銀幕呈現的影像也會改變。同理,想要改變果報的顯現,必須先改變因。若不改變內因,即便臨時以什麼方式把它遮止,最終還會起現。就像大地長出的毒草,如果你想讓毒草從此以後在此絕迹,僅僅通過割草或者以石壓草的方式,令毒草暫時不呈現是不夠的,因爲沒有斷根的緣故,因緣和合的時候,它還會長出來。所以要改變一切輪回,必須改變輪回之根源——貪嗔癡煩惱。

  作爲大圓滿修行者,我們喜歡說自己在修禅定改變內心,但要記住的是,共同法真不可缺少,像十不善業等一系列因果道理必須通達,並時時反觀自己平常的行爲,若有十不善業的顯現,一定要及時斷除,若沒有,當然是值得高興的事情,說明現前從事的善法功德無量。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