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二十九課(十一)實執與境執

  聖者言教 第二十九課(十一)實執與境執  

  作爲初學者,雖然現前在修法,但法的力量還沒有超越我們的性格和煩惱,所以有時難免會産生煩惱,這時要第一時間收回嗔恨心,絕不能讓嗔恨心繼續發展。我相信在座的弟子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話說起來容易,做到卻很難。有這種顯現,充分說明我們業及煩惱沈重,平常口中說的一切,可能還僅僅停留在表面,只是一個形象。

  相信我們以前都說過我執是不存在的,是一種虛幻。若我執真是虛幻的,那哪來的煩惱呢?細致觀待,平常所謂的一切嗔恨心及煩惱,不都是由于他人損害自己,或他人所做沒有滿足自己的需求嗎?若我執是虛幻的,我是不存在的,還會依它而産生煩惱嗎?當然不會。現前還會起現煩惱,說明我們還處于破除我執的過程中。

  我們把斷除煩惱的整個過程分爲斷除實執和斷除境執兩種。所謂實執,是指在我們不做觀想、分析的時候,覺得世界的一切物質都是實有的。雖然我們口中不會說它是實有的,但在我們內心的感覺中,它就是實有的,不變的,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一個東西。斷除實執要靠觀察修,也就是在分析過程中,知道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形成的,當某個因緣不存在或變化的時候,一切都會變化,所以這個世界的一切最終都會滅盡。若能長時間護持這樣的見解,當某個心愛之物不存在的時候,由于實執性的心已經消盡的緣故,內心的煩惱會減輕很多。比如我們有一個非常心愛的水杯摔碎了,在沒做觀察修之前和已經有了這樣的見地之後,同樣是心愛的水杯摔碎,兩者之間的感覺完全不同。可能有些人會有疑問,自己也修了很長時間的法,對上面這些道理都了然于胸,爲什麼在嗔恨心生起的時候,還是做不到第一時間斷除和打破呢?這說明我們的觀察修還沒有到位,還沒有斷除實執,所以絕不能輕視觀察修。

  境執在禅定斷除一切煩惱的根源時才能消盡。像上面心愛的水杯摔碎的例子,實執和境執之間的差異是什麼呢?由于實執消盡的原因,內心不會産生很大的煩惱,但完全沒有煩惱也不現實,因爲境執還沒有消盡。

  如今在座的大部分弟子已經求完成熟口訣法,尤其是共同觀察心之來住去,多數都已經修過了。若修過的話,我們當時已經從觀察修的過程中知道一切皆爲空性、虛幻。由于長時間修行的原因,修學空性和虛幻的習氣時時納入心相續,晚上做夢的時候也會認識到一切皆爲虛幻。但問問自己,我們平常能認識幾次夢呢?如果沒有,說明我們所謂的空性只是一個過程,還沒有斷除實執。

  斷除實執與境執,離不開實修,只有時時觀待內心、調伏內心,才能最終斷除執著,獲得自在。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