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性上,叁世諸佛和六道衆生無二無別。換言之,我們和佛陀具有共同的起點,都具備覺性和成佛潛質。那麼,兩者的差別在哪裏?就在于迷和悟的一念之間。衆生代表迷的狀態,佛陀代表覺悟的狀態。迷就是迷失覺性,就像烏雲蔽日。雖然眼前看不見太陽,其實它還在那裏。一旦驅散烏雲,覺性就能朗然顯現。
有人說,佛陀的出家,是一種偉大的放棄。因爲家就是占有的主要表現形式。當彼此因爲血緣連接起來,又通過對感情、財富和親密關系的共同占有,就組成了“家庭”。一旦有了家,就會進一步強化各種貪著,從而形成一系列捆綁關系,使我們不得解脫。所以說,出家,正是擺脫貪著、走向解脫的一種重要方式。
學佛,就是以佛陀爲榜樣,聞佛所言,學佛所行。所以,佛陀的修行過程對每個佛弟子都具有借鑒意義。但在我們心目中,往往覺得佛陀離我們非常遙遠。我們不敢想象自己可以向佛陀學習,只覺得佛陀是再來人,他到人間所有的示現,無非是一些特殊經驗,是常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所以,怎麼認識佛陀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