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獲得一寶。未曾有人酬價。化雲。略借陛下寶。看。帝以兩手引袱頭腳。化雲。君王之寶誰敢酬價。帝大悅賜紫衣師號。化皆不受。又賜禦馬一疋。萬松道。第一要識取君王。更要知處中原。然後問爾寶下落。玄覺征雲。且道。興化肯同光。不肯同光。若肯興化眼在甚麼處。若不肯同光過在甚麼處。萬松道。空生不解金剛旨。問得疑心滿世間。雪窦雲。至尊所得。只可旁觀。若非興化作家。往往高價酬卻。萬松道。恰似不齋來。翠岩芝雲。興化當時下著。可謂酩酊。如今作麼生斷。萬松道。吃棒了判案。雲峰悅雲。真不掩僞。曲不藏直。有眼底辨取。萬松道。問著個瞎漢。黃龍心雲。興化一期見機而作。爭奈埋沒伊一朝天子。當時若但向道蚌蛤之珠收得也無用處。教伊向後別有生涯。免見遞相鈍踬。而今若有人問。又作麼生酬價。萬松道。七九六十叁收。這一隊老漢沒個敢著價者。唯有天童相物作價兩無虧欠。頌雲。
君王底意語知音(一發善言)。天下傾誠葵藿心(千裏福應)。掇出中原無價寶(兩手分付)。不同趙璧與燕金(別是一家珍)。中原之寶呈興化(分付著頭)。一段光明難定價(自買自賣)。帝業堪爲萬世師(裂破古今)。金輪景耀四天下(猶有化在)。
師雲。同光年號也。如大中天子即宣宗也。後唐莊宗。在位叁年。癸未改同光元年。喚作中原一寶。已是強名。畢竟喚作甚麼。大小天童只道得個君王底意語知音。看他莊宗行兵。則從真定服中山。取漁陽兼魏慱。策馬渡河。而梁氏失國。偏師西指。而劍閣不守。所以自稱收得中原一寶。只是無人酬價。此以衲僧分上未遇知音。不逢別者。終不開拳。興化傾誠。不敢辜負天府大寶。葵藿向日而傾。衛其足也。所以刖足鮑莊子不如葵也。掇出中原無價寶。此頌引袱頭腳。輪王髻中珠不可輕分付。古今天子對辯。未有如莊宗善用時機。佛事人情一時周足。有官人谒歸宗。宗拈起兩帽子腳。示之雲。還會麼。官曰。不會。宗曰。老僧病頭風。莫怪不卸帽子。官人無語。萬松道。韓信功高誰與同。轉身拆卻連雲機。趙國有和氏之璧。燕昭王築臺。置千金于上。延天下之士。故名黃金臺。又頌雲。中原之寶。一段光明。輝天鑒地。南泉道。不作貴不作賤。爾作麼生買。所以難定價也。金輪王王四天下。銀輪叁天下。銅二。鐵一。准上可知。金輪雖有七寶。只能景耀四天下。不如中原一寶盡十方法界。皆是一段光明。叵耐興化。容易便道。略借陛下寶看。同光是一朝天子。作大檀越。布施與他。可謂作家君王天然有在。萬松常笑。叁角示衆雲。大凡說法須是應時及節。及至住庵時。值賊執刀問。和尚有珍寶否。角雲。僧家之寶非君所宜。賊雲。是甚麼寶。角便喝。賊不領以刃加之。法雨頌雲。結茅絕頂居叁角。家寶不能深蘊卻。草次開囊欺鑒人。卞和刖足胡爲錯。錯遇桀纣兮施禮樂。不似興化莊宗不傷和氣。僧問法雲圓通秀鐵壁。知師久蘊囊中寶。今日當筵略借看。壁雲。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勿謂法雲拈不出。須知興化敢商量。
第九十八則 洞山常切
示衆雲。九峰截舌。追和石霜。曹山斫頭不辜洞嶺。古人叁寸得恁麼密。且爲人手段在甚麼處。
【舉】僧問洞山。叁身中。那身不墮諸數(前叁叁後叁叁)山雲。吾常于此切(氣急殺人)。
師雲。本錄中問。叁身中那一身說法。山雲。吾常于此切。疏山仁禅師始問洞山。未有之言。請師示誨。山曰。不諾。無人肯。疏曰。還可切也無。山曰。阇梨即今還切得否。疏曰。切不得則無諱處。山肯之。僧後問曹山。先師道。吾常于此切。意旨如何。山雲。要頭斫取去。僧又問雪峰。峰以拄杖劈口打曰。我也曾到洞山來。承天宗雲。一轉語海晏河清。一轉語風高月冷。一轉語騎賊馬趁賊。試請辨看。忽有個衲僧出來。道總不恁麼。也許伊具一只眼。元來藥山下。子孫旁提護諱。好本多同。不見。僧問石霜。如何是祖師西來意。霜乃咬齒示之。僧不薦。霜遷化後問九峰。先師咬齒意旨如何。峰雲。我甯可截舌。不犯國諱。僧又問雲蓋。蓋雲。我與先師。有甚冤仇。保甯勇和尚頌雲。此切堪傷向外求。至親何故似冤仇。始終滿面無慚色。更被曹山乞爾頭。好即甚好。太犯風煙。爾看。天童幾般綿密。頌雲。
不入世(物外橫身)。未循緣(刮笃成家)。劫壺空處有家傳(貓兒尾頭尿)。白蘋風細秋江暮(清虛冷淡)。古岸舡歸一帶煙(目斷天涯)。
師雲。不入世未循緣。腦後見腮。莫與往來。劫壺空處有家傳。洞山恁麼唱。曹山恁麼和。雪峰恁麼斷送。叁臺須是大家催。蓋黃河從源頭濁了也。周起風土記。萍蘋芹菜之名。大者蘋。小者萍。白蘋者。柳恽詩。汀湖采白蘋。日暮江南春。洞裏有歸客。潇湘逢故人。後人名其處。爲白蘋汀。風細秋江暮者。宋玉風賦。夫風生于青蘋之末。浸淫溪谷。緣于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謂之白蘋者。苗菁而花白也。敢問。古岸舡歸向甚麼處去。誰知。遠煙浪別有好思量。
第九十九則 雲門缽桶
雲衆雲。棋有別智。酒有別腸。狡兔叁穴。猾胥萬幸。更有個淆頭底。且道。是誰。
【舉】僧問雲門。如何是塵塵叁昧(有願不撒沙)。門雲。缽裏飯桶裏水(撞頭磕額攔腮樸面)。
師雲。華嚴。一塵入正受。諸塵叁昧起。又雲。塵塵爾法法爾。這僧問處。直要雲門當面拈出。雲門道。缽裏飯桶裏水。且道。拈出不拈出。有底便認。和聲送事。就句呈機。有底道。缽裏飯粒粒皆圓。桶裏水點點皆濕。更有一般。著甚死急。道。缽裏有飯。桶裏有水。佛果道。漱口叁年。正爲汝輩。雪窦道。多口阿師難下嘴。元來小膽爾看。天童擘破面皮。頌雲。
缽裏飯桶裏水(碗盛杓戽)。開口見膽求知已(只爲分明極翻令得所遲)。擬思便落二叁機(天童第四)。對面忽成千萬裏(是必早回程)。韶陽師較些子(未敢相保)。斷金之義兮誰與相同(心不負人)。匪石之心兮獨能如此(面無慚色)。
師雲。僧問忠國師。如何是佛法大意。師雲。文殊堂裏萬菩薩。僧雲。學人不會。師雲。大悲千手眼。佛鑒頌。時年蔬菜賤。滿地蘿葡頭。一文買一個。得者飽齁齁。這裏便見天童與雲門出一只手。提折腳铛子也。周易系辭。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注雲。金堅剛之物。而能斷之。言利之甚也。毛詩邶柏舟雲。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注石雖堅尚可轉。席雖平尚可卷。言已心志堅平過于石席。且道。忠國師。佛鑒。雲門。天童。恁麼氣急作甚。赤心片片知人少。觌面堆堆睹者稀。
第百則 琅玡山河
示衆雲。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此藥亦能殺人。此藥亦能活人。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且道。利害在甚麼處。
【舉】僧問琅玡覺和尚。清淨本然。雲何忽生山河大地(迷時叁界有)。覺雲清淨本然雲何忽生山河大地(悟後十方空)。
師雲。汾陽無德昭禅師。北地苦寒。因罷夜參。梵僧乘雲而至勸。不可失時。此衆雖不多。六人大器。道蔭人天。陽明日上堂雲。胡僧金錫光。爲法到汾陽。六人成大器。勸請爲敷揚。時大愚芝。慈明圓。琅玡覺。法華舉。天勝泰。石霜永等。皆在席下。滁州琅玡山。開化廣照禅師。諱慧覺。西洛人。父爲衡陽太守。捐館。扶襯歸洛。過澧州。登藥山古刹瞻禮。觀其遊處。宛若舊居。緣此出家。得法于汾陽。應緣滁水。與雪窦明覺。同時唱道。天下指爲二甘露門。逮今淮南遺化如昔。湖南祇林和尚。才見僧來便雲。魔來魔來。以木劍揮之。潛入方丈。如是十二年。後置劍無言。有僧問。十二年前爲甚麼降魔。林雲。賊不打貧兒家。僧雲。十二年後爲甚麼不降魔。林雲。賊不打貧兒家。此名一劍下分身之意。首楞嚴第四。富樓那問。若複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雲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爲相。次第遷流。終而複始。說者雲。若解則已知。覺體本妙。無明本空。山河大地。如空花相。若惑則能所妄分。強覺俄起。叁細爲世。四輪成界。琅玡雲。我則不然。清淨本然。雲何忽生山河大地。此喚騎賊馬趕賊。奪賊槍殺賊。薦福信雲。先行不到。末後太過。萬松道。徐六檐板。各見一邊。要除見滲漏。須見天童始得。頌雲。
見有不有(一般面草)。翻手覆手(由人故造)。琅玡山裏人(叉手雲慧覺)。不落瞿昙後(一語傷人千刀攪腹)。
師雲。見有不有。其有自朽。見怪不怪。其怪自壞。摩诃衍論。十四祖龍樹祖師造也。乃雲一切諸法。一切因緣故應有。一切諸法。一切因緣故不應有。此翻手覆手也。琅玡上堂雲。見聞覺知。俱爲生死之因。見聞覺知。俱爲解脫之本。譬如師子返擲。南北東西。且無定止。汝等諸人若也不會。且莫辜負釋迦老子。吽。此所以不落瞿昙後也。瞿昙梵語。具雲喬答摩。此雲地勝。謂除天外在地人中。最殊勝故。方今後五百歲。去聖時遙。人多懈怠。如何得不落後去。裂破古今。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卷六(終)。
《015 從容庵錄(萬松老人 評唱 天童覺和尚 頌古)》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