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15 從容庵錄(萬松老人 評唱 天童覺和尚 頌古)▪P7

  ..續本文上一頁尋香。如獵犬相似。嘈雜分疏。枯骨上有甚汁。趙州雖大開鋪席。要且只是平展商量。天童與趙州解腕。莫怪侬家不慎初。歸宗問秀才。業何經史。才雲。會二十四家書體。宗向空中一點雲。會麼。才雲。不會。宗雲。又道。會二十四家書體。永字八法也不識。刺史李渤問。叁乘十二分教即不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宗亦豎拳雲。會麼。李雲。不會。宗雲。這個措大。拳頭也不識。萬松道。翻身師子大家看。不唯狗子佛性道有道無。只這知而故犯。業識性在。也大曬顧前盻後。慎初護末。史記趙惠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以十五城易之。蔺相如奉璧入。秦王喜傳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王無割城之意。乃前曰。璧有瑕。請示之。王授璧。相如因持起立。倚柱發上沖冠曰。趙王齋戒五日。使臣奉璧送書于庭。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見。王禮節甚倨。得璧傳示美人。似戲弄臣無割城意。故臣複取璧。必欲急臣。臣頭與璧俱碎于柱矣。王辭謝按圖割城。亦齋五日。相如使從者衣褐懷璧徑道歸趙。趙州先縱後奪。有相如手段。天童別曾有頌雲。趙州道有。趙州道無。狗子佛性。天下分疏。面赤不如語直。心真必定言粗。七百甲子老禅伯。驢糞逢人換眼珠。趙州心真語直。便是直釣。元求負命魚。周文王出獵。見姜子牙磻溪之谷。去水叁尺。直鈎釣魚。王異之曰。直鈎如何得魚。子牙曰。但求負命之魚。驢糞逢人換眼珠。此如相如奪璧也。佛鑒拈出[木+患]子數珠雲。諸人還見麼。良久雲。此是老僧來京師。換得底。諸人各自歸堂摸索看。佛鑒用[木+患]子。趙州用驢糞。萬松既無用處。不曾移換。諸人若信得及。依舊眼在眉毛下。

  第十九則  雲門須彌

  示衆雲。我愛韶陽新定機。一生與人拔釘楔。爲甚有時也開門。掇出膠盆。當路鑿成陷阱。試揀辨看。

  【舉】僧問雲門。不起一念還有過也。無(言清行濁漢)。門雲。須彌山(險)。

  師雲。圓通善國師道。此個公案諸方商量。或雲。才恁麼問。早是起念。過如須彌。或雲。如須彌山八風吹不動。千古鎮常安。或雲。爲人難透。如須彌山。如此商量。要且未會雲門意在。若是桶子底脫。紅絲線斷。方知總不恁麼。不見道。叁句明一句。一句明叁句。叁一不相涉。分明向上路。佛果道。雲門答話多惹人識情。萬松道。以識情遣識情。非大手段爲人。不能構副。此須彌山天不能蓋。地不能載。風吹不入。水灑不著。唯金剛眼睛。一觑觑透。便見七穿八穴。直得碎如微塵。然後卻向眉毛眼睫上。孤迥迥峭巍巍。白雲端禅師頌雲。須彌山兮塞宇宙。千手大悲看不透。除非自解倒騎牛。一生不著隨人後。萬松道。仰面獨揚眉。回頭自拍手。其山置和尚頌雲。無事投人覓罪名。即時擒下喪全身。未招情款驅驅者。門外知他多少人。唯有天童不在此限。頌雲。

  不起一念須彌山(一句便了)。韶陽法施意非悭(天童也不少)。肯來兩手相分付(只恐爾承當不下)。擬去千尋不可攀(徒勞斫額)。滄海闊(涵天浴日無涯岸)白雲閑(伴鶴隨風得自由)。莫將毫發著其間(已太多生)。假雞聲韻難謾我(真不掩僞)。未肯模胡放過關(西天令嚴)。

  師雲。爾問我不起一念有過無過。我便掇出一坐須彌山。在爾面前相似。其法施之利。固非悭吝。永嘉道。大施門開無壅塞。非但今日也。梵語須彌。此雲妙高。四寶所成曰妙。獨出衆峰曰高。四天下山中。須彌最爲第一。爾若自肯。我便兩手分付。古詩道。待伊心肯處。是我命通時。其實此事常顯露。如須彌山突屼峥嵘。誰能蓋覆。未分付時。爾豈無分。分付與爾。豈是新得。不見。長慶道。萬象之中獨露身。唯人自肯乃方親。天童頌。到這裏大有含蓄功夫。爾若擬議不來。千裏萬裏仰望不及。璩源道。此事如崖頹石裂。壁立千仞。不可攀攬。其實爾亦不曾離。我亦不曾奪。此與上句迷悟相反。對偶分明。教中說。須彌山入水八萬瑜繕那。出水八萬瑜繕那。非娑竭海。不能涵容。山既古今不動。雲亦出沒常閑。洞山道。青山白雲父。白雲青山兒。白雲終日倚。青山總不知。天童余才。頌須彌山如海闊雲閑。曲盡奇妙。這裏容得一念起滅麼。所以道。滄海闊。白雲閑。莫將毫發著其間。此又與雪窦道眼裏著沙不得。同參。若論韶陽不悭法施。卻又眼裏著得須彌山也。此須彌山頌中。築著磕著。血脈貫通。拍拍是令。非妄生穿鑒增長識情也。其實不起一念底人。豈可更問有過無過。直饒常在不起一念處。點檢將來。堪作什麼。所以道。假雞聲韻難謾我。未肯模胡放過關。孟嘗君入秦爲相。人或說王。孟嘗君賢。又齊族也。今相秦必先齊而後秦。秦其危矣。王囚君欲殺。君因幸姬求解。姬曰。妾願得君狐白裘。此時裘已獻王。下客能爲狗盜者。取裘獻姬。君得出。夜半至函谷關。關法雞鳴而出客。下客憑谖善爲雞鳴。群雞皆鳴。君脫秦難。師拈拄杖雲。萬松今日把關也。有學雞鳴者。出來。複靠卻拄杖雲。放過一著。

  第二十則  地藏親切

  示衆雲。入理深談。嘲叁[抨-平+羅]四。長安大道。七縱八橫。忽然開口說破。舉步踏著。便可高挂缽囊拗折拄杖。且道。誰是其人。

  【舉】地藏問法眼。上座何往(羅織人作麼)。眼雲。迤逦行腳(索草鞋錢去也)。藏雲。行腳事作麼生(果然放不過)。眼雲。不知(何不早恁麼道)。藏雲。不知最親切(就身打劫)。眼豁然大悟(險費盤纏)。

  師雲。楊無爲問芙蓉楷和尚。相別幾年。蓉雲。七年。公雲。學道來參禅來。蓉雲。不打這鼓笛。公雲。恁麼則空遊山水。百無所能也。蓉雲。相別未久善能高鑒。公大笑。南泉道。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今人見道不知最親切。更是法眼悟頭。便一向不知不會。只這是也。殊不知。古人一句子。如天普蓋。似地普擎。既不知最親切。荷澤道知之一字衆妙之門。又作麼生。爾但是則總是。莫坐在是處。不是總不是。莫坐在不是處。兼通五位正偏。豈可死在句下。只這法眼悟處。也是偶爾成文。柏山大隱和尚道。因禍致福也在。地藏接人手段。鈎在不疑之地。蓦下一釣。法眼猛省。元來卻在這裏。磁州老師道。爾但行裏。坐裏。心念未起時。猛提起觑見即便見不見。且卻拈放一邊。恁麼做功夫。休歇也不礙參學。參學也不礙休歇。投子青和尚道。既金龍失水。妙翅急提。地藏時節因緣。絲毫無間。天童筆端有舌。更爲重宣。頌雲。

  而今參飽似當時(吾猶昔人非昔人也)。脫盡簾纖到不知(猶有這個在)。任短任長休剪綴(枉費工夫)。隨高隨下自平治(不勞心力)。家門豐儉臨時用(阙鹽醋不得)。田地優遊信步移(要行即行)。叁十年前行腳事(沒可思量)。分明辜負一雙眉(依舊在眼上)。

  師雲。宗鏡道。從來迷悟似迷。今日悟迷非悟。所以道。悟了還同未悟人。地藏問時。要知發足道理。法眼答處。亦非謙讓推辭。地藏就便。一提道。不知最親切。法眼大悟元來這不知卻親切。臨濟問洛浦甚處來。浦雲。栾城來。濟雲。有事相借問得否。浦雲。某甲不會。濟雲打破大唐國。覓個不會底不得。臨濟常用殺人刀。亦有活人劍。不似地藏殺人見血爲人爲徹。這個不知不會。脫體迥別。直須脫盡簾纖方到不知不會處。沩山普請開田。仰山問。這頭得恁麼低。那頭得恁麼高。沩曰。水能平物。但以水平之。仰曰。水也無憑。和尚但高處高平。低處低平。沩然雲。肇公般若無知論曰。諸法不異者。豈曰續凫截鶴夷嶽盈壑。然後爲無異哉。所以道。任短任長休剪綴。隨高隨下自平治。張無盡道。萬般支准費工夫。一切順隨成善巧。只麼信口便道。信手便用。信腳便行。春月花開。秋時葉落。恁麼會得。行甚驢腳。所以玄沙不出嶺。保壽不渡河。不出門知天下事。覺範頌雲。一個面如楪子大。眼耳鼻舌分疆界。髑髅裏頭都不知。聽汝外邊爭捏怪。口問鼻曰。飲食在我。言語在我。汝有何功。在吾之上。鼻曰。五嶽之中。中嶽居尊。鼻複問眼。汝何在上。眼曰。吾同日月。寔有照鑒之功。敢問眉。有何功處于吾上。眉曰。我寔無功。慚居上位。傥容在下。眼在眉上看。爾甚麼面孔。是以寶月明禅師上堂雲。古者道。在眼曰見。在耳曰聞。且道。在眉毛。喚作什麼。良久雲。憂則共戚。樂則同歡。人皆知有用之用。不知無用之大用。且道。賓頭盧尊者兩手撥眉意旨如何。師撥眉雲。貓。

  第二十一則  雲岩掃地

  示衆雲。脫迷悟絕聖凡。雖無多事。立主賓分貴賤。別是一家。量材授職。即不無同氣連枝作麼生會。

  【舉】雲岩掃地次(沙彌行童不得氣力)。道吾雲。太區區生(埋兵桃鬥)。岩雲。須知有不區區者(可惜話作兩橛)。吾雲。恁麼則有第二月也(豈止第二百千萬個)。岩提起掃帚雲。這個是第幾月(水晶宮裏出頭來)。吾便休去(盡在不言中)。玄沙雲。正是第二月(一人傳虛萬人傳實)。雲門雲。奴見婢殷勤(隨邪撲簸箕)。

  師雲。道吾屈折雲岩。如佛果激勵佛鑒。所謂不憤不啓。不悱不發。是他雲岩掃地。道吾閑點檢他。雲岩道。須知有不區區者。好諸仁者爾吃飯。煎茶。把針。掃地。時識取個不區區底。便得世法佛法打成一片。洞上謂之兼帶去。時中自不虛過。道吾便見破綻。道恁麼則有第二月也。雪窦別雲。洎合放過。二老人恐人離卻色身別立法身。忠國師謂南方禅客曰。我此間佛性全不生滅。汝南方佛性半生半滅。半不生滅。客曰。如何區別。師曰。此則身心一如。心外無余。所以全不生滅。汝南方身是無常。神性是常。所以半生半滅半不生滅。到這裏須知有個轉身就父底時節。岩遂豎起掃帚雲。這個是第幾月。此語本出首楞嚴經。經雲。如第二月。誰爲是月。又誰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道吾便休去。有本雲。道吾拂袖便行。萬松道。勘破了也。且道。是雲岩勘破道吾。道吾勘破雲岩。明眼底試點檢看。玄沙雲。正是第二月。此老子口裏有雌黃。舌上有利劍。長慶…

《015 從容庵錄(萬松老人 評唱 天童覺和尚 頌古)》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