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臺世界 中級佛學 第一課 四威儀

  第一課 四威儀

  【前言】

   佛門叁千威儀,八萬細行,皆不出行、住、坐、臥四者,所謂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鍾、臥如弓,此四威儀,正是行者日常舉止所應遵循的儀則。

   「威」以德顯,由嚴持戒行,衆德威嚴,有威可畏,故非強橫勢力之威。「儀」以行表,由動靜合宜,舉止安詳,故有儀可敬,非虛僞詐現之儀。具足威儀,謹慎莊重,自然令人望之生敬,渴仰欽羨,故以威儀細行,即能化導衆生,令入佛道。

  

  【四威儀】

  行如風

   修道之人,舉止動步,安詳徐行,猶如清風徐拂。行進時,兩眼平視,不左窺右瞄,不向外攀緣;移步時,勿踏蟲蟻,勿倉倉惶惶,或令鞋履拖拉出聲;當收攝身心,舉止動步,心存正念,一切時中,定慧等持,如法而行。

  立如松

   站立之時,頭頸不偏不倚,身軀挺直,安穩而立,猶如蒼松,不可輕率、歪斜或抖動;當心存正念,隨所住處,常念供養叁寶、贊歎經法,系心在道,思惟經義,如法而立。

  坐如鍾

   跏趺宴坐時,應攝心專注,身心安穩不動,猶如大鍾。古德雲:「身要放松,不得隨便;心要專注,不得緊張。」切勿前傾、後仰或左右歪斜;當端肅威儀,息緣絕慮,觀照自心,谛觀實相,如法而坐。

  臥如弓

   修道之人,非時不臥;爲調攝身心,若睡眠時,當右脅而臥,以右手曲肱爲枕,左手平舒于腿,雙腿微弓,兩足相疊,名爲吉祥臥,亦名獅子臥法。右脅而臥,于諸臥姿中,最爲有益,能令身得安穩,心不動亂。律雲:「仰臥,是修羅臥;覆臥,是餓鬼臥;左脅臥,是貪欲人臥。」是故修道人不仰臥、不覆臥、不左脅臥,應右脅而臥,保持正念,心無昏亂,如法而臥。

  

  【結論】

   具足威儀,身端行正,非僅限于佛門之行者,而是人人應具備之禮儀。我國素稱「禮義之邦」,即是由于尊崇禮義、注重威儀之故。古德雲:「行亦禅、坐亦禅,語默動靜體安然。」佛陀時常教誡弟子,形儀必須端嚴肅整,內檢其心,外束其身,無論動靜舉止,皆如法如律,如佛所教。

   古德言:「威儀乃無言之教,堪發有情之信。」行住坐臥具足威儀,不僅身心得以寂靜,亦可感化衆生,如舍利弗見馬勝比丘威儀庠序,因而深生恭敬、歡喜,歸信佛法(注解)。爲佛弟子,于舉止言談、行住坐臥,若能具足威儀細行,以此身體力行,不僅能表顯個人風範,更是落實佛法自利利他的實際教化。

  

  【注解】

   《佛本行集經.卷四十七.舍利目連因緣品》(《大正藏》,第叁冊,頁八七叁下)。

  

  【習 題】 一、 何謂四威儀?

  二、 佛陀爲何要製定四威儀來教化衆生?

  叁、 省視自己的威儀,有那些細行須再加強?

  四、 日常生活中,自己那些行爲舉止,與四威儀的道理相左?如何改善這些不好的習氣?

  五、 四威儀與修習禅定有何關連?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