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從擁有到用有

  從擁有到用有

  人人都想“擁有”,但問題在于人心不足,填飽肚子,又求珍馐;娶了嬌妻,又求美妾;有了房舍,又求華廈;謀得一職,又求升官;得到千錢,又求萬金...。寶貴的一生就在追求“擁有”中,苦苦惱惱地度過。

  擁有多少,有何標准?有錢人盡管名下擁有多少高樓、土地、黃金、股票,但日夜畏懼,睡不安穩,比起一個讀書人知足常樂,以天下爲己任,心懷衆生,你說誰擁有的多呢?

  語雲:“良田萬頃,日食幾何?華廈千間,夜眠幾尺?”石崇生前萬般積聚,富可敵國,但是到了最後,死無葬身之地,比起身居陋巷的顔回求法行道,不改其樂,你說什麼是真正的擁有呢?

  擁有財物而不用,和“沒有”有什麼差別呢?擁有財物而不會用,和“無用”有什麼不同呢?河水要流動,才能涓涓不絕;空氣要流動,才能生意盎然。吾人之財物既然取之于大衆,必也用之于大衆,才合乎自然之道。一心想要“擁有”,不如提倡“用有”。像馮歡散財于民,讓孟嘗君擁有人心,只算是懂得“用有”的初步,更高一層應如愛迪生將發明創造所得的專利用于爲衆生謀福;松下幸之助將企業所有盈余用于教育文化上,讓社會蒙利。這是“用有”,不是“擁有”。

  真正的“用有”不易做到,一旦執著財物是“我”的,用的對象就不廣泛,用的心態就不正確,用的方式也有所偏差。其實,吾人的一生空空而來,空空而去;吾人的財物也應空空而得,空空而舍;對于世間上的一切,擁有空,用于實,豈不善哉!

  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謂“擁有”,有是有限,有量;所謂“空無”,無是無窮,無盡。如能以“用有”的胸懷,來應真理;以“用有”的財富,順應人間,讓因緣有、共同有,來取代私有的狹隘;讓惜福有,感恩有,來消除占有的偏執,所謂“擁有,是富者;用有,才是智者。”富而加智,豈不善矣。

  

✿ 继续阅读 ▪ 從自我出發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