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忙塗赤土。
龐居士大家團栾共說無生話。
窮厮煎餓厮吵。父子不同途。大家相脫卯。萬頃湘江洗不清。無生曲調何時了。
龐居士阖家都去。
神出鬼沒。接響承虛。這一火絡。邪法難扶。互將魚目作明珠。笑倒西天碧眼胡。
紹定四年清明日。住嘉禾興聖(智愚)爲妙源侍者敬贊。
棘林和尚遺書至。
因記七峰來玉幾。去年花月下雲坳。未周一歲背盟我。剔盡春燈眼不交。
針生大坑。
假道針鋒上。行藏雲水中。且非心法妙。自是手頭通。前輩多遺偈。靈襟出衆工。明朝何處去。黃葉度溪風。
琳禅人歸豫章。
慎將窺管鑒靈知。用在亡羊愧在斯。莫謂西山好消息。須知江海有名缁。
雲山小景。
渺渺晴煙薄。蒼蒼古樹昏。天涯殊未足。對此暗消魂。
孤山。
黯黯青青一望中。迥然不與衆峰同。白雲散盡江天曉。想見人間無路通。
(右五或載前錄。今本不見。故收在此)
和秉彜李君五偈。
深夜何人立少林。見成公案不須尋。堆山積嶽難消遣。相對頑然鐵作心。
呈瑞喧傳是有年。眼前分曉被人謾。自家冷暖知來處。老骨從前不怕寒。
千鈞之重一毫輕。好向聊將尉客情。縱擬怪松爲玉樹。月高依舊可憐生。
曉聽君臣慶賀時。六街如晝不曾迷。普賢境界應垂問。手诏來時見紫泥。
爐邊呵凍得能多。端石無辜日夜磨。卻把悼詞爲雪詠。詩魔難敵勝修羅。
寵和五偈。調高難續。未免谇是。伏丐笑攬(智愚)再拜。
贈禅客智仁。
法戰場中樹勝旗。話頭何似問頭危。古人減竈添兵處。切忌交鋒蹉過伊。
問話行者智仁。炷香請語。以此贈之。景定癸亥至節。虛堂老僧書于雪窦。
西庵。送日本南浦知客。
敲磕門庭細揣磨。路頭盡處再經過。明明說與虛堂叟。東海兒孫日轉多。
明知客自發明後。欲告歸日本。尋照知客通首座。源長老。聚頭說龍峰會裏家私。袖紙求法語。老僧今年八十叁。無力思索。作一偈以赍行色。萬裏水程以道珍衛。鹹淳丁卯秋。住大唐徑山書于不動軒。
鳴鍾佛事。
烹金煉玉。煆聖镕凡。不假鉗錘。便成大器。霜清月皎。證圓通叁昧之門。雲淡天低。破勞生昏迷之夢。壽同空有。永鎮化城。最初一椎。如何話會。聲鍾一下雲。劫石有銷日。洪音無盡時。
化城鳴鍾鹹淳戊辰冬十月日。住徑山虛堂(智愚)書。
答蓬萊宣長老書
(智愚)啓複萊堂頭無示禅師。二月初十仆至。收所惠書。且審住持緣法。增勝爲尉。所言乏心腹宣勞之人。時節使然。當體古風。地藏道。諸方說禅浩浩。爭如我種田搏飯。者般說話。大有田地。風穴見破屋數間。單丁者七年。沩山吃橡鬥子九載。此皆哲人事業。光明後世如此。但恐無久遠之心。今則利道交行。不可舉目也。況蓬萊海上名山。前輩行道之地。自當退步謹願。以叢林爲念。以衆人爲心。自然般若之緣勝起。香風四吹。何患無宣勞者。勉旃。是請承惠紫茹。兩月不甚佳想。交運如此。靈隱已脫。選相伴而已。光老恐叁月初進院。移單歸松源塔所去。庶耳根清淨。又得江湖兄弟相伴。飲茶道話足矣。寄來提唱。已一一點校。付則師封去。緣方郎母信。塔住幾時。凡後措辭遣言。子細錐劄古今。詳盡大意。下刃處較嚴。莫似諸方泥中洗土。春喧善宜調攝。至祝不盡。二月二十八日(智愚)啓複。
示權淨侍收。
出家人務。在潔清淨勤策叁業。不當塵俗汙居。老夫偶適之。低細教育。今其照前所戒。潔己虛心。學業周身。以了出家本志。如其不然。請出此扃。
辭世頌。
八十五年 佛祖不識 掉臂便行 太虛絕迹。
虛堂和尚語錄卷之十(終)
行狀。
師諱智愚。四明象山陳氏子。虛堂其號也。家近邑之普明寺。相距一裏許。有山。其祖欲蔔壽穴。相者謂。此地高則蔭子孫富盛。低則當出異僧。祖曰。願得僧以副吾崇佛之志。及祖葬未數年。母鄭氏嘗夢。一老僧修而臞。長挹乞飯。因而娠焉。逮生之夕。母複夢如前。年十二。父母攜師。拜祖墳。言其事。師若有所憶至十六歲。無經世意。父母見有異相。舌貫鼻端。聽其依普明寺僧師蘊出家。一日聞誦杜工部天河詩。長時任顯悔。秋至辄分明。縱被微雲掩。終能永夜清。忽有警發。辭親出鄉。首依雪窦煥和尚淨慈中庵皎和尚。公務外。惟坐禅。二老撫愛。常置之左右。道過金山。掩室和尚。一見甚器重。通夕與語無倦。是時運庵師祖。謝事真之天甯。解後語話。見其氣宇不凡。未幾赴道場。攜師過霅上。剃染爲不厘務侍者。凡入室。常舉古帆未挂因緣。不許下語。思之。古帆未挂話。有甚難會。其實只是一漚未發已前事。何得不教人下語。造方丈。通見解聲未絕。庵雲。何不合取狗口。靜地裏密密體取去。歸寮不覺躁悶。忽然會得古帆未挂話。清淨行者不入涅槃話。次日入室。卻問南泉斬貓兒如何。師雲。大地載不起。庵低頭微笑。自此遍曆諸大老之門。與石帆衍叔結盟。遊江淮湘漢。巡禮祖塔。坐夏荊門玉泉。因思虞察院于疏山壽塔因緣發明。孜孜參究因過廬山。大雪彌月。在東林旦過堂。夜坐無心中。會得大嶺古佛放光時節。自此凝滯泮然。其時無二月和尚主福嚴。奔走龍象。師往依之。即命典藏。有修首座飽參碩學。歸隱南嶽。影不出山。未嘗容易肯可諸方。師與商略古今。反覆博約。深相契合。有北禅禮和尚。機辯峻捷。衲子少得登其門者。師一日訪之。厲聲曰。新到相看。禮雲。長老不在。師雲。已得真人好消息。禮出喚行者雲。新到僧在那裏。師指露柱雲。和尚問。爾何不答。禮雲。甚處來。師雲。福嚴。禮雲。行李在甚麼處。師雲。在旦過堂。禮雲。我不問爾者個行李。師雲。若是那個行李。北禅門下著不得。傾倒不忍舍。由是回浙到淨慈。見淨和尚。淨問雲。爾還知所生父母通身紅爛。在荊棘林中麼。師雲。好事不在匆忙。淨隨後打一拳。師展兩手雲。且緩緩。時笑翁和尚住靈隱。以虎丘舊職。命師再屍藏事。舉住杭之廣覺。力辭。忠獻史衛王秉鈞軸。嘉禾天甯別浦。以師名聞之。出世興聖。實紹定二年也。複遷報恩。開府存耕趙公。以明之顯孝。力請。開山。複遷瑞岩。二年丐退。掩關啓霞。萃成頌古代別。延福虛席侍郎黃公。堅請主之。繼遷婺之寶林。五年嬰強寇之難。歸松源塔下。東谷和尚主冷泉。欲舉立僧。恐不俯就。衲子再叁禮請。師從之。開室普說。垂叁轉語。罔有湊泊。寶祐戊午。育王虛席。禅衲毅然陳乞。有司節齋尚書陳公。嘉其公議。特與敷奏。是年四月領寺事。叁年吳製相。信讒懷隙。辱師欲損其德。師怡然自若。始終拒抗。略無變色。聖旨宣谕釋放。作偈奉謝雲。去時曉露消袢暑。歸日秋聲滿夕陽。恩渥重重何以報。望無雲處祝天長。古愚余尚書典鄉郡。特以金文延之。迫于晚景。退閑明覺塔下。作終焉計。景定甲子有旨。诏住淨慈。衲子奔集。堂單無以容。半居堂外。上徹宸聽。賜絹百疋造帳米伍伯碩。楮券十萬貫。是年秋。又賜田參阡余畝。即今天錫莊是也。十月帝崩。召師入內。對靈普說。兩宮宣赉憂渥。丁卯秋遷徑山。冬十月朝廷降香。遣使禱雪。問師期應。師曰。今夕果至期無爽。回奏賜绫牒貳拾道。銀券等。一新僧堂浴堂行堂。區區工役中。猶勵衆無怠。師感兩朝恩遇之寵。將所賜帑帛。創小庵于望雲亭之東。扁曰天澤。就築塔爲歸藏之地。師平生性不通方。與時寡合。臨事無所寬假。言才脫口。則釋然無間。以是學者。畏而仰之。二十年常舉靈雲兩處不答。征問衲子。少有契其意者。已巳。十月五日。祖忌拈香罷。忽感微疾。越二日。書偈沐浴。端坐而逝。春秋八十五。夏臘五十叁。嗣法十數人。語錄二帙。已行于世。門人奉全身。瘗于塔焉。鹹淳十年十月十一日。新劄差。
住持慶元府清涼禅寺嗣法小師(法雲)謹狀。
(行狀或唐刊系。在後錄末。今本不見。入付于此)
祖翁在世。語錄二帙。刊流天下。宋鹹淳五年晉之。續錄後集。已成叁卷。而本朝未刊行之。先師常爲言。而未果成也。爲人之後者。曷無勇爲乎。仍搜遺逸。新添數紙于後錄之尾。锓梓于龍翔。正和癸醜開爐日。拙孫(宗卓)敬書。
沙彌宗哲等施財開版。虛堂和尚新添(終)
《027 虛堂和尚語錄(元 妙源 編)》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