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目。機铢兩舉一明叁。左轉右旋。七穿八穴也。須是個風吹不入水灑不著針劄不入。快活自由底漢始得。若也浮逼逼地。尚留觀聽。猶涉形聲。說妙說玄。舉今舉古。進前退後。敲床豎拂。行棒行喝。則沒交涉。直得淨裸裸赤灑灑。還有相見底麼。若有。須是同道人方知同道事。若非。同道者畢竟沒來由。正當恁麼時。還相委悉麼。十方聚會無余事。共向曹溪路上行。複頌雲。正眼橫頂門。神符懸肘後。幸是師子兒。各作師子吼。
小參。僧問應真不借時如何。師雲。渠侬得自由。進雲。點則不到。到即不點。師雲。同彼同此。進雲。此猶未是學人安身立命處在。師雲。獨有阇黎高一著。進雲。也知和尚要用此機。師雲。也被阇黎識破。進雲。老老大大。轉見放憨。師雲。道什麼。進雲。也不可放過。師雲。卻是爾放憨。師乃雲。好日多同十方盡應。好本多同千差共轍。直得龍吟霧起。虎嘯風生。八面更玲珑。一方獨峭絕。此猶是人人分上知有底。其余不知有底如恒河沙數。且作麼生湊泊。作麼生參詳。有進步得底不用伎倆。試拈出看。有證據得底不用思量。試剖判看。若剖判得。正如靈山會上龍女獻珠便得成佛。女雲。我獻寶珠。世尊納受。是事疾否。智積雲。是事甚疾。龍女雲。以汝神力。觀我成佛。複速于此。然雖如是。猶有途轍。若是本分行本分證。直須更放過叁千裏。正當恁麼時。畢竟如何是著實處。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李從議請小參。僧問。不問有言不問無言時如何。師雲。其聲如雷。進雲。爲什麼如此。師雲。只爲聾人不聽聞。進雲。爭奈五音六律甚分明。師雲。阇黎聞個什麼。進雲。某甲從來無耳朵。師雲。更須識取口頭底。師乃雲。一句絕淆訛。千裏萬裏無消息。一塵含法界。千重百匝太周遮。若是明眼人。終不向目前覓。何故。若向目前覓。此人未具眼。更于句中求。落在第八機。既不向句中求。又不向目前覓。且道。如何湊泊。只如隔山隔嶽隔浮幢王隔香水海。那邊還有恁麼事也無。若道有。隔許多作麼生知道有。若道無。佛法即有邊際。若道不有不無。正是半前落後。直饒離卻有無。未免吃金山手中棒。忽有衲僧出來道。不恁麼如龍得水。似虎靠山。通身是眼也。看他不見。通身是舌也。說他不及。且道。畢竟落在什麼處。若不藍田射石虎。幾乎誤殺李將軍。
師雲。欲得親切。第一莫將來。將來不相似。向爾道。壁立萬仞。依前卻來。撞牆撞壁。有什麼近傍處。雖然如是。已是落草了也。不免將錯就錯。于第二頭說葛藤去也。還知麼直下如當門按一口劍相似。凜凜威風。才跨門來。誰敢近傍。若近著則喪身失命。若望涯, 而退, 。不是大丈夫漢。須是不顧死生。從他手中奪去始得。所以道。不入虎穴不得虎子。須是當前不顧性命。若奪劍在自己手中。任是佛來也不放過。直饒恁麼。已是第二頭也。不見資福道。爾隔江見資福刹竿。便回去。腳跟下好與叁十棒。睦州才見僧來便雲。見成公案。隨後雲。放爾叁十棒。似此等有什麼近傍處。然子細推窮來。不妨剿絕。免他說玄說妙說理說事說向上向下穢汙心田。須知人人分上有一段事。輝騰今古。迥絕見知。淨裸裸赤灑灑。先沒許多般。只爲爾諸人從無始時來妄想。濃厚。背卻自己只從他覓。若能回光返照。無第二人。終不隨他起滅。若一處得脫。則千處百處一時透脫。莫只向人舌頭聽他處分。聊聞舉著剔起便行。已是叁千裏外沒交涉。若得個中受用。便乃毛羽相似。作他屋裏人。雖有恁麼人。也須向山僧手裏飲氣吞聲始得。直須按下雲頭。將自己平生所知所解。掇在善知識面前。若是則與爾證據。不是則與爾鏟除。豈不見。藥山參石頭時。置個問端雲。叁乘十二分教某粗知。誠聞南方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某甲實未明了。乞師指示。石頭雲。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恁麼不恁麼總不得。山不契。直至江西馬大師處。又如前問。馬師雲。有時教伊揚眉瞬目。有時教伊不揚眉瞬目。有時教伊揚眉瞬目是。有時教伊揚眉瞬目不是。藥山于是有省。馬雲。爾見什麼道理。山雲。我在石頭時。如蚊子上鐵牛相似今時衆中兄弟便道。石頭一向壁立萬仞。所以他不會。馬祖放開一線。他乃悟去。殊不知。石頭恁麼道。已是漏逗了也。馬祖道處。這一著尤更毒害。因甚麼藥山得悟去。且道。因什麼如此。到此須是生鐵鑄就底漢始得。所以雲。此事不在語言上。不在文字上。看他置個問頭。問石頭了。及至馬祖處。亦如是問。此人是個鐵石身心。如今若有如是心底人。何憂不徹。爾若只覓言覓句覓玄覓妙。何時得了。千人萬人各說不同。爾用那個句則是。若見道了更用言句作麼。若不用言句。爾作麼生見。到這裏參須實參悟須實悟。令教透頂透底亘古亘今。打開自己庫藏。運出自己家財拯濟。莫只向外邊尋覓。爾若拶得一路透去。便與爾同參。爾若只守個昭昭靈靈下咄下喝揚眉瞬目。不如這個更是大病。所以雲。此事隱在四大六根裏。六根四大只是個閑家具。故雲。生如著衫。死如脫褲。六根四大。只是個衫褲。且道。著底是什麼人。且道。是誰著。乃喝雲。莫便是這個麼。複雲。錯了也。所以古人雲。身心一如。身外無余。盡乾坤大地。只是個本來心。盡山河大地。只是個一末撒子也不要。既不要。且道。向什麼處安身立命。到此須是有生機一路始得。若不如是。爾若道佛則著佛。爾若道祖則著祖。直須紅爐一點雪相似始得。且去巾單下。放教如寒灰死火。世法佛法都不用思量。莫怕他落空。莫怕如土木瓦石。爾若怕落空。只如憂落空底心。是什麼。何曾落空來。若是果歇得。到真實休歇之處。佛祖也不立。千聖萬聖法門一時透了。豈不徑截也。
師雲。即恁麼便承當。擔荷得去。可以籠罩古今。乾坤大地透頂透底。淨裸裸赤灑灑。要且不是爾見聞覺知色聲香味觸。盡乾坤大地。只是個真實人體。說什麼見聞覺知。才跨門來。已是兩手分付。更無纖毫遺漏。須知向上一路不立文字語言。既不立文字語言。如何明得。所以道。路逢達道人。不將語默對。又雲。相逢不拈出。舉意便知有也。須是徹骨徹髓信得極見得徹。然後盡十方世界。只在一絲毫頭上明得。其或滯于知見。便有佛有祖。所以卻入建化門中。葛藤露布。祖師西來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只論直指人心。要須是其中人始得。若立語句。以至百千萬億方便。其意只是與人解粘去縛。令教淨裸裸地輝騰今古。實無許多般計校。豈不見。五泄參石頭問雲。一言相契即住。不契即去。石頭不顧。五泄乃拂袖便行。出至叁門。石頭乃喚雲。阇黎。泄回首。頭雲。從生至老。只是這個。更回頭轉腦作什麼。泄從此有省。若是山僧。當時不須喚他。從他擔板。蹉卻一生。只爲慈悲落草。以至如此。只如諸人。坐立俨然。從生至老。只是這個。更疑什麼。所以雲。參禅須是鐵漢。著手心頭便判。直趣無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須是一念不生前後際斷。才敲磕便見。更待他人喚作什麼。直是打成一片。如水入水如金博金。古人既恁麼。只如向長老口上聽取。且道。有實法無實法。若有實法則成系綴人。若無從上來立許多方便門作麼。只教諸人見性。若真見自性。豈幹他見聞覺知思量擬議。如東寺會禅師道化荊湖。有崔郡相國。出鎮湖南。師因目疾次。崔乃問曰。如何是宗乘中事。師雲。見性成佛。崔雲。爭奈患眼何。師雲。見性非眼。赤眼何咎。且道。見性既非眼。且將什麼見。聞性亦非耳。且道。將什麼聞。乃至鼻嗅香舌了味身覺觸意攀緣。一一皆然。若向這裏明得。至于一切處悉皆明得。所以雪峰和尚道。盡大地是個解脫門。把手拽不肯入。又雲。盡大地撮來如粟米粒大。抛向面前。漆桶不會。打鼓普請。看更有甚玄妙見聞覺知。若爾方能心境一如。也無能也無所。唯一自心。更無他物。若是得底人。終不言我知我會。遇飯吃飯。遇茶吃茶。終日只守閑閑地。蓋他胸中無許多波吒計校。所以道。心若無事。萬法一如。無得無失。終日只履踐此一片田地。凡有來問。只將此事一時截斷。所以道。見須實見。悟須實悟。古人雲。百尺竿頭作伎倆未險。向衲衣下不明大事失卻人身始是險既如是。豈可不明心達本。一切萬緣一齊放下棄卻知見解會。令教如木石瓦礫相似。及到大安穩休歇之地。然後一波才動萬波隨。而初無動靜等相。蓋他得底人。終日以無所得心。修無所得行。行雖與人同。而常與人異。只爲此一片田地打揲得盡淨一切會同脫體無礙。豈是小了底事。直須用作事始得。
師雲。人人具足各各圓成。但向己求莫從他覓。何故。從他覓是他家底。舍己從人。去道遠矣。須知自己分上有一段事。輝騰今古。如十日並照。但以從無始劫來妄想濃厚翳障自心才回顧著則黑漫漫地。卻到世間知見種種聲色。才現在前一切明得。此等豈不是背覺合塵從他求覓不能返照耶。且如從上來乃佛乃祖。以無量百千言句方便。且道。明個什麼邊事。只被爾起見起念起思量作聰明作計校。惑卻本來自己。了卻立能立所立現立智立是立非。擾擾紛紛不能得脫。所以祖佛出世。只要教爾歇卻知見打並教絲毫盡淨。且道。作麼生歇。直下如懸崖撒手。放身舍命。舍卻見聞覺知。舍卻菩提涅槃真如解脫。若淨若穢一時舍卻。令教淨裸裸赤灑灑。自然一聞千悟。從此直下承當。卻來返觀佛祖用處。與自己無二無別。乃至鬧市之中。四民浩浩經商貿易。以至于風鳴鳥噪。皆與自己無別。然後佛與衆生爲一。煩惱與菩提爲一。心與境爲一。明與暗爲一。是與非爲一。乃至千差萬別悉皆爲一。方可攪長河爲酥酪。變大地作黃金。都盧混成一片。而一亦不立。然後行是行坐是坐。著衣是著衣。吃飯是吃飯。如明鏡當臺胡來胡現漢來漢現。初不作計校。而隨處見成。所以萬機頓赴而不撓其神。千難殊對而不幹其慮。此豈世間粗淺知見所能測度。此乃至妙因緣。學道之士。或十年或二十年。專心一意。尚透不能得。或有才聞便解。或有無師自悟。既自不能便悟。…
《026 圓悟佛果禅師語錄(宋 紹隆 等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