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見到境界不動心

  學佛法的人,要認識佛法,要修持佛法。也就是吃佛法、穿佛法、睡佛法,行住坐臥都在佛法中。認識佛法的人,一切以利益他人爲前提,絕對不爲自己利益作打算。總而言之,要把自己的“我執”打破。只知有人,不知有己,到了這種程度,才算是認識佛法。

  修持佛法的人,無論什麼境界現前,也不動其心。爲什麼?因爲修持的功夫到家,而有定力,所以能認識什麼境界是真實的,什麼境界是虛妄的。不管境界真實也好,虛妄也好,統統不動心。所以在禅堂中,有這樣的法語:“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意思就是一切不要執著。不執著就解脫,解脫就自在。學佛就是求解脫,求自在,不被五欲繩索所捆,才能出離叁界,到常寂光淨土中,親近諸佛,承事菩薩。

  什麼是真境界?在沒有起心動念的時候,所遇到的境界,多數是真實的。一旦癡心妄動,想要見到什麼,那麼所遇到的境界,多數是虛妄的。但是在大圓鏡智所現是真,在分別識心所現是假。所謂“有心是妄想,無心是感應。”學佛法的人,切記!切記!所有一切境界來時,要有擇法眼。認識境界,不著境界。無論是真是假,都不執著。

  如果執著境界,真的也會變成假的。若是不執著,假的也會變成真的,這是什麼道理?好像冰本來是水,水可不是冰,這種物理人人皆曉得。所謂“煩惱即菩提,菩提不是煩惱。”煩惱是冰,菩提是水,無明是冷度。有無明,水結冰;無無明,冰化水。冰時在叁界內有生死,水時出叁界外無生死。各位注意,要在這個地方來用功夫。

  六祖大師曾經說過:“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也就是這個道理。若能不思善不思惡,那就是無念。無念無住,一切皆空,一切都沒有了。到那個時候,便會見到自己本來的面目,也就是自己的本分。

  

✿ 继续阅读 ▪ 緊急關頭念觀音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