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05 續傳燈錄▪P48

  ..續本文上一頁。仍說偈曰。不用剃頭。何須澡浴。一堆紅焰。千足萬足。雖然如是。且道向上還有事也無。遂斂目而逝。

  衡州華藥智朋禅師。四明黃氏子。依寶峰有年無省。因爲衆持缽。峰自題其像曰。雨洗淡紅桃萼嫩。風搖淺碧柳絲輕。白雲影裏怪石露。綠水光中古木清。噫爾是何人。至焦山枯木成禅師見之歎曰。今日方知此老親見先師來。師遂請益其贊。成曰。豈不見法眼。拈夾山境話曰。我二十年秖作境會。師即契悟。灌胡野錄雲。成指以問師曰。汝會麼。師曰。不會。成曰。汝記得法燈擬寒山否。師遂誦至誰人知此意令我憶南泉。于憶字處成遽以手掩師口曰。住住。師豁然有省。乃曰。元來恁麼地。成曰。汝作麼生會。師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成曰。直須保任。師應喏。紹興初出住華藥婺之天甯。後遷清涼。上堂。海風吹夢嶺猿啼月。敢問諸人。是何時節。恁麼會得無影樹下任遨遊。其或未然叁條椽下直須打徹。後退居明之瑞岩。建康再以清涼挽之。明守亦勉其行。師不從作偈送使者曰。相煩專使入煙霞。灰冷無湯不點茶。寄語甬東賢太守。難教枯木再生花。未幾而終。

  石門易禅師法嗣

  吉州青原齊禅師。福州陳氏子。二十八辭父兄。從雲蓋智禅師出家執事首座。座一日秉拂罷。師問曰。某聞首座所說莫曉其義。伏望慈悲指示。座諄諄誘之。使究無著說這個法。逾兩日有省。以偈呈曰。說法無如這個親。十方刹海一微塵。若能于此明真理。大地何曾見一人。座駭然因語智得度。遍扣諸方。後至石門深蒙器可。出住青原僅一紀。示寂日說偈遺衆曰。昨夜叁更過急灘。灘頭雲霧黑漫漫。一條拄杖爲知已。擊碎千關與萬關。

  越州天衣法聰禅師高郵人。上堂。幽室寒燈不假挑。虛空明月徹雲霄。要知日用常無間。烈焰光中發異苗。因裝普賢大士開光明次。師登梯秉筆顧大衆曰。道得即爲下筆。衆無對。師召侍者。與老僧牢扶梯子。遂點之。

  遂甯府香山尼佛通禅師。因誦蓮經有省。往見石門。乃曰。成都吃不得也。遂甯吃不得也。門拈拄杖打出通忽悟曰。榮者自榮。謝者自謝。秋露春風好不著便。門拂袖歸方丈。師亦不顧而出。由此道俗景從得法者衆。

  天甯誧禅師法嗣

  西京熊耳慈禅師上堂。般若無知應緣而照。山僧今日撒屎撒尿。這邊放那邊屙。東西山嶺笑呵呵。幸然一片清涼地。剛被熊峰染汙他。染汙他莫啾唧。泥牛木馬盡呵叱。過犯彌天且莫論。再得清明又何日。還會麼。來年更有新條在。惱亂春風卒未休。

  大沩哲禅師法嗣

  東京智海普融道平禅師處州人。上堂。山僧不會佛法。爲人總沒來由。或時半開半合。或時全放全收。還如萬人叢裏。冷地掉個石頭。忽然打著一個。方知觸處周流。上堂。趙州有四門。門門通大道。玉泉有四路。路路透長安。門門通大道。畢竟誰親到。路路透長安。分明進步看拍膝一下曰。歲晚未歸客。西風門外寒。上堂。舉盤山示衆曰。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無瑕。古人恁麼說話大似抱贓叫屈。智海門下人人慷慨。生擒虎兕活捉獰龍。眼裏著得須彌山。耳裏著得大海水。遂拈拄杖曰。不是向人誇伎倆。丈夫標致合如斯。卓拄杖下座。

  洪州泐潭景祥禅師。建昌南城傅氏子。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十個指頭八個了。問我手何似佛手。師曰。金[金+俞]難辨。曰我腳何似驢腳。師曰。黃龍路險。曰人人有個生緣。如何是和尚生緣。師曰。把定要津不通凡聖。中秋上堂。靈山話曹溪指。放過初生斫額底。未問龍眠老古錐。昨夜叁更轉向西。正當恁麼時。有人問如何是月向明暗未分處道得一句。便與古人共出一只手。如或未然。寶峰不免依模畫樣應個時節。乃打一圓相曰。清光萬古複千古。豈止人間一夜看。師室中問僧。達磨西歸手攜只履。當時何不兩只都將去。曰此土地要留個消息。師曰。一只腳在西天。一只腳在東土。著甚來由。僧無語。問僧。唯一堅密身一切塵中現。如何是塵中現底身。僧指香爐曰。這個是香爐。師曰。帶累叁世諸佛生陷地獄。僧罔措。師便打。師不安次有僧問。和尚近日尊候如何。師曰。土地前燒二陌紙著。師常叉手夜坐如對大賓。初坐手與趺綴。至五鼓必齊膺。因號祥叉手焉。

  和州光孝慧蘭禅師。不知何許人也。自號碧落道人。嘗以觸衣書七佛名。叢林稱爲蘭布裈。有擬草庵歌一篇行于世。具載普燈。建炎末逆虜犯淮執師見酋長。長曰。聞我名否。師曰。我所聞者唯大宋天子之名。長恚令左右以錘擊之。錘至辄斷壞。長驚異延麾下敬事之。經旬師索薪自焚。無敢供者。親拾薪成龛怡然端坐。煙焰一起流光四騰。虜跪伏灼膚者多。火絕得五色舍利。並其骨而北歸。所執僧尼悉得自便。和人至今詠之。

  潭州東明仁仙禅師。開堂日僧問。世尊出世梵王前引帝釋後隨。和尚出世有何祥瑞。師曰。任是百千諸佛一時趕向水牯欄裏。曰有何祥瑞。師曰。山僧不曾眼花。

  泗州普照曉欽明悟禅師。僧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師曰。東邊更近東。曰沩山的子智海親孫也。師曰。卻笑傍人把釣竿。上堂。引手撮空展轉莫及。翻身擲影徒自勞形。當面拈來卻成蹉過。畢竟如何。拍禅床曰咱合錯商量。

  廬山東林自遵正覺禅師上堂。十五日已前放過一著。十五日已後未可商量。正當十五日試道一句看。良久曰。山色翠濃春雨歇。柏庭香擁木蘭開。

  潭州福嚴置禅師東川人。上堂。福嚴山上雲。舒卷任朝昏。忽爾落平地。客來難討門。

  潭州東明遷禅師蚤侍真如。晚居沩山真如庵。忠道者高其風每叩之。一日閱首楞嚴次。忠問。如我按指海印發光佛意如何。師曰。釋迦老子好與二十棒。曰爲甚麼如此。師曰。用按指作麼。曰汝暫舉心塵勞先起又作麼生。師曰。亦是海印發光。

  潭州道吾汝能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毀著不嗔。僧雲。如何是法。師曰。贊著不喜。僧雲。如何是僧。師曰。剃除須發。乃曰。叁轉*輪于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毗婆屍佛早留心。直至如今未得妙。爲什麼如此。一切智智清淨還會麼。對驢彈琴不入牛耳。俄遷大沩山。未兩月沐浴淨發趺坐而逝。

  安州大安山興教慧淳禅師。開堂日上首白槌竟。師曰。未白槌已前喚作什麼。白槌已後喚作第一義谛。莫有不甘底麼出來相見。問白槌前請師道。師曰。方丈裏。僧雲。白槌後又如何。師曰。法座上。僧雲。謝師指示。師曰。勿交涉。僧雲。如何是第一句。師曰。腳下。僧雲。如何是第二句。師曰。口裏。僧雲。如何是第叁句。師曰。腦上。乃曰。靈山會上迦葉親聞。五祖堂前老盧得旨。至今累及兒孫血脈不斷。豈多學多知負能負勝。人人具英雄志氣。各各出自己胸襟。不取他人處分。便可出生入死。方可報佛恩德。如斯舉唱笑傍觀者。還有同死同生底漢麼。良久曰。若無山僧今日失利。

  潭州中峰羅浮希聲禅師。僧問。爲國開堂于此日。師將何法報君恩。師曰。庭前瑞雪落紛紛。僧雲。君恩如此報祖意又如何。師曰。且領前話。僧雲。恁麼則金枝永茂玉葉長芳。師曰。一任衆人看。乃曰。雲生大野霧鎖長空。叁草二木悉歸師子吼。露滴庭莎盡稱無邊妙相。猿啼鳥噪皆談不二圓音。乃拈拄杖曰。無邊妙義盡在山僧拄杖頭上。若也會得。可謂應時應節。若不會萬年松在祝融峰。卓一下。二月八日無疾坐終。茶毗諸根不壞。舍利求者可掬。

  郢州興陽賢禅師江州人。叢林所謂賢蓬頭是也。真如哲會中號稱角立。見地明白機鋒穎脫有超師之作。而行業不謹一衆易之哲結庵于方丈後令師獨處。惟通小徑直方丈前過。不許衆僧往來。後二年遂舉立僧秉拂。議論超詣。一衆始大服。住興陽數載法道大著。及示寂肉身不壞。圓悟勤在沩山目擊其事。妙喜果遊興陽時尚及見其肉身。

  鼎州永安妙喜禅師。僧問。如何是國師叁喚侍者。師召大德。僧應喏。師曰。鈍根漢。僧雲。向上還有事也無。師曰。汝看虛空還曾開口麼。僧契悟禮謝。師與一頌曰。虛空開口喚須彌。聲隱春雷蟄者知。若不仙陀徒擬議。負吾負汝自風移。

  雪窦雅禅師法嗣

  衢州光孝普印慈覺禅師。泉州許氏子。室中問僧。父母未生已前在甚麼處行履。僧擬對。即打出。或曰。達磨在爾腳下。僧擬看。亦打出。或曰。道道。僧擬開口。複打出。

  慶善晨禅師法嗣

  杭州慶善院普能禅師。本郡呂氏子。上堂。事不獲已與諸人葛藤。一切衆生秖爲心塵未脫情量不除。見色聞聲隨波逐浪。流轉叁界汨沒四生。致使正見不明觸途成滯。若也是非齊泯善惡都忘。坐斷報化佛頭。截卻聖凡途路。到這裏方有少許相應。直饒如是衲僧分上未爲奇特。何故如此。才有是非紛然失心咄。上堂拈拄杖曰。未入山僧手中萬法宛然。既入山僧手中複有何事。良久曰。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卓拄杖一下。

  淨土思禅師法嗣

  杭州靈鳳山萬壽法诠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抱椿打拍浮。曰如何是法。師曰。黃泥彈子。曰如何是僧。師曰。剃除須發曰叁寶外還別有爲人處也無。師舉起一指。僧曰。不會。師曰。指在唯觀月。風來不動幡。上堂。德山棒臨濟喝。盡是無風波匝匝。燈籠勃跳過青天。露柱魂驚腦頭裂。雖然如是。大似食鹽加得渴。喝一喝。

  杭州慶善守隆禅師。開堂日僧問。知師久蘊囊中寶。今日當筵略借看。師曰。多少分明。曰師子吼時全露現。文殊仗劍又如何。師曰。驚殺老僧。問。千佛出世各有奇祥。和尚今日以何爲驗。師曰。木人把板雲中拍。曰意旨如何。師曰。石女拈笙水底吹。上堂。花簇簇錦簇簇鹽醬拈來事事足。留得南泉打破鍋。分付沙彌煮晨粥。晨粥一任諸人吃。洗缽盂一句作麼生會。多少人疑著。

  護國月禅師法嗣

  江陵府護國慧本禅師。僧問。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未審是甚麼物。師曰。一铤墨。曰恁麼則耀古照今去也。師曰。作麼生是耀古照今底。僧便喝。師便打。上堂。好個時節誰肯承當。苟或無人不如惜取。良久曰。彈雀夜明珠。

  大洪遂禅師法…

《005 續傳燈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