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04 景德傳燈錄(宋 道原 纂)▪P4

  ..續本文上一頁

  天竺叁十五祖(一十叁祖見錄)

  第十五祖迦那提婆  第十六祖羅睺羅多

  第十七祖僧伽難提  第十八祖伽耶舍多

  第十九祖鸠摩羅多  第二十祖阇夜多

  第二十一祖婆修盤頭  第二十二祖摩拏羅

  第二十叁祖鶴勒那  第二十四祖師子尊者

  第二十五祖婆舍斯多  第二十六祖不如密多

  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

  師子尊者旁出達磨達達磨達出二祖

  一因陀羅  二瞿羅忌利婆

  因陀羅出四祖

  一達磨屍利帝  二那伽難提

  叁破樓求多羅  四波羅婆提

  瞿羅忌利婆出二祖

  一波羅跋摩  二僧伽羅叉

  達磨屍利帝出二祖

  一摩帝隸拔羅  二诃利跋茂

  破樓求多羅出叁祖

  一和修盤頭  二達摩诃帝

  叁旃陀羅多

  波羅跋摩出叁祖

  一勒那多羅  二盤頭多羅

  叁婆羅婆多

  僧伽羅叉出五祖

  一毗舍也多羅  二毗樓羅多摩

  叁毗栗刍多羅  四優波膻馱

  五婆難提多

  (已上旁出二十二祖無機緣語句不錄)。

  第十五祖迦那提婆者。南天竺國人也。姓毗舍羅。初求福業兼樂辯論。後谒龍樹大士將及門。龍樹知是智人。先遣侍者。以滿缽水置于坐前。尊者睹之即以一針投之而進。欣然契會。龍樹即爲說法。不起于坐見月輪相。唯聞其聲不見其形。尊者語衆曰。今此瑞者。師現佛性表說法非聲色也。尊者既得法。後至毗羅國。彼有長者曰梵摩淨德。一日園樹生大耳如菌。味甚美。唯長者與第二子羅睺羅多取而食之。取已隨長盡而複生。自余親屬皆不能見。時尊者知其宿因遂至其家。長者問其故。尊者曰。汝家昔曾供養一比丘。然此比丘道眼未明。以虛沾信施故報爲木菌。惟汝與子(正宗雲與次子)精誠供養。得以享之。余即否矣。又問。長者年多少。答曰。七十有九。尊者乃說偈曰。

  入道不通理  複身還信施

  汝年八十一  此樹不生耳

  長者聞偈彌加歎伏。且曰。弟子衰老不能事師。願舍次子隨師出家。尊者曰。昔如來記此子。當第二五百年爲大教主。今之相遇蓋符宿因。即與剃發執侍。至巴連弗城。聞諸外道欲障佛法計之既久。尊者乃執長幡入彼衆中。彼問尊者曰。汝何不前。尊者曰。汝何不後。又曰。汝似賤人。尊者曰汝似良人。又曰。汝解何法。尊者曰。汝百不解。又曰。我欲得佛。尊者曰。我酌然得佛。又曰。汝不合得。尊者曰。元道我得汝實不得。又曰。汝既不得雲何言得。尊者曰。汝有我故所以不得。我無我我故自當得。彼詞既屈。乃問師曰。汝名何等。尊者曰。我名迦那提婆。彼既夙聞師名。乃悔過致謝。時衆中猶互興問難。尊者析以無礙之辯。由是歸伏。乃告上足羅睺羅多而付法眼。偈曰。

  本對傳法人  爲說解脫理

  于法實無證  無終亦無始

  尊者說偈已。入奮迅定身放八光而歸寂滅。學衆興塔而供養之。即前漢文帝十九年庚辰歲也。

  第十六祖羅睺羅多者。迦毗羅國人也行化至室羅筏城。有河名曰金水。其味殊美。中流複現五佛影。尊者告衆曰。此河之源凡五百裏。有聖者僧伽難提居于彼處。佛志一千年後當紹聖位。語已領諸學衆溯流而上。至彼見僧伽難提安坐入定。尊者與衆伺之。經叁七日方從定起。尊者問曰。汝身定耶。心定耶。曰身心俱定。尊者曰。身心俱定何有出入。曰雖有出入不失定相。如金在井金體常寂。尊者曰。若金在井若金出井金無動靜何物出入。曰言金動靜何物出入。許金出入金非動靜。尊者曰。若金在井出者何金。若金出井在者何物。曰金若出井在者非金。金若在井出者非物。尊者曰。此義不然。曰彼理非著。尊者曰。此義當墮。曰彼義不成。尊者曰。彼義不成我義成矣。曰我義雖成法非我故。尊者曰。我義己成我無我故。曰我無我故複成何義。尊者曰。我無我故故成汝義。曰仁者。師于何聖得是無我。尊者曰。我師迦那提婆證是無我。曰稽首提婆師。而出于仁者。仁者無我故。我欲師仁者。尊者曰。我已無我故。汝須見我我。汝若師我故。知我非我我。難提心意豁然。即求度脫。尊者曰。汝心自在非我所系。語已即以右手擎金缽舉至梵宮。取彼香飯將齋大衆。而大衆忽生厭惡之心。尊者曰。非我之咎汝等自業。即命僧伽難提分坐同食。衆複訝之。尊者曰汝不得食。皆由此故。當知與吾分坐者。即過去娑羅樹王如來也。愍物降迹。汝輩亦莊嚴劫中已至叁果而未證無漏者也。衆曰我師神力斯可信矣。彼雲過去佛者即竊疑焉。僧伽難提知衆生慢。乃曰。世尊在日世界平正。無有丘陵江河溝洫。水悉甘美草木滋茂。國土豐盈無八苦行十善。自雙樹示滅八百余年。世界丘墟樹木枯悴。人無至信正念輕微。不信真如唯愛神力。言訖。以右手漸展入地。至金剛輪際取甘露水。以琉璃器持至會所。大衆見之即時欽慕悔過作禮。于是尊者命僧伽難提而付法眼。偈曰。

  于法實無證  不取亦不離

  法非有無相  內外雲何起

  尊者付法已。安坐歸寂。四衆建塔。此當前漢武帝二十八年戊辰歲也。

  第十七祖僧伽難提者。室羅閥城寶莊嚴王之子也。生而能言。常贊佛事。七歲即厭世樂。以偈告其父母曰。

  稽首大慈父  和南骨血母

  我今欲出家  幸願哀愍故

  父母固止之。遂終日不食。乃許其在家。出家號僧伽難提。複命沙門禅利多爲之師。積十九載未曾退倦。尊者每自念言。身居王宮胡爲出家。一夕天光下屬。見一路坦平不覺徐行。約十裏許至大岩前。有石窟焉。乃燕寂于中。父既失子。即擯禅利多出國。訪尋其子不知所在。經十年。尊者得法受記已。行化至摩提國。忽有涼風襲衆身心悅適非常。而不知其然。尊者曰。此道德之風也。當有聖者出世嗣續祖燈乎。言訖。以神力攝諸大衆遊曆山谷。食頃至一峰下謂衆曰。此峰頂有紫雲如蓋。聖人居此矣。即與大衆徘徊久之。見山舍一童子持圓鑒直造尊者前。尊者問。汝幾歲耶。曰百歲。尊者曰。汝年尚幼何言百歲。曰我不會理正百歲耳。尊者曰。汝善機耶。曰佛言若人生百歲。不會諸佛機。未若生一日。而得決了之。師曰。汝手中者當何所表。童曰。諸佛大圓鑒內外無瑕翳。兩人同得見心眼皆相似。彼父母聞子語。即舍令出家。尊者攜至本處。受具戒訖。名伽耶舍多。他時聞風吹殿銅鈴聲。尊者問師曰。鈴鳴耶風鳴耶。師曰。非風非鈴我心鳴耳。尊者曰。心複誰乎。師曰。俱寂靜故。尊者曰。善哉善哉。繼吾道者非子而誰。即付法偈曰。

  心地本無生  因地從緣起

  緣種不相妨  華果亦複爾

  尊者付法已。右手攀樹而化。大衆議曰。尊者樹下歸寂。其垂蔭後裔乎。將奉全身于高原建塔。衆力不能舉。即就樹下起塔。當前漢昭帝十叁年丁未歲也。

  第十八祖伽耶舍多者。摩提國人也。姓郁頭藍。父天蓋。母方聖。嘗夢大神持鑒因而有娠。凡七日而誕。肌體瑩如琉璃未嘗洗沐自然香潔。幼好閑靜語非常童。持鑒出遊遇難提尊者得度。領徒至大月氏國。見一婆羅門舍有異氣。尊者將入彼舍。舍主鸠摩羅多問曰。是何徒衆。曰是佛弟子。彼聞佛號心神竦然。即時閉戶。尊者良久自扣其門。羅多曰。此舍無人。尊者曰。答無者誰。羅多聞語知是異人。遽開關延接。尊者曰。昔世尊記曰。吾滅後一千年有大士。出現于月氏國。紹隆玄化。今汝值吾應斯嘉運。于是鸠摩羅多發宿命智。投誠出家受具訖付法。偈曰。

  有種有心地  因緣能發萌

  于緣不相礙  當生生不生

  尊者付法已。踴身虛空現十八種神變。化火光叁昧自焚其身。衆以舍利起塔。當前漢成帝二十年戊申歲也。

  第十九祖鸠摩羅多者。大月氏國婆羅門之子也。昔爲自在天人(欲界第六天)見菩薩璎珞。忽起愛心墮生忉利(欲界第二天)聞憍屍迦說般若波羅蜜多。以法勝故升于梵天(色界)以根利故善說法要。諸天尊爲導師以繼祖。時至遂降月氏。後至中天竺國。有大士名阇夜多。問曰。我家父母素信叁寶而嘗萦疾瘵。凡所營作皆不如意。而我鄰家久爲旃陀羅行。而身常勇健所作和合。彼何幸而我何辜。尊者曰。何足疑乎。且善惡之報有叁時焉。凡人恒見仁夭暴壽逆吉義凶。便謂亡因果虛罪福。殊不知影響相隨毫厘靡忒。縱經百千萬劫亦不磨滅。時阇夜多聞是語已。頓釋所疑。尊者曰。汝雖已信叁業。而未明業從惑生。惑因識有。識依不覺。不覺依心。心本清淨無生滅無造作。無報應無勝負。寂寂然靈靈然。汝若入此法門可與諸佛同矣。一切善惡有爲無爲皆如夢幻。阇夜多承言領旨。即發宿慧懇求出家。既受具。尊者告曰。吾今寂滅時至。汝當紹行化迹。乃付法眼。偈曰。

  性上本無生  爲對求人說

  于法既無得  何懷決不決

  師曰。此是妙音如來見性清淨之句。汝宜傳布後學。言訖。即于坐上以指爪剺面如紅蓮開。出大光明照耀四衆而入寂滅。阇夜多起塔當新室十四年壬午歲也。

  第二十祖阇夜多者。北天竺國人也。智慧淵沖化導無量。後至羅閱城敷揚頓教。彼有學衆唯尚辯論。爲之首者名婆修盤頭(此雲遍行)常一食不臥六時禮佛。清淨無欲爲衆所歸。尊者將欲度之。先問彼衆曰。此遍行頭陀能修梵行可得佛道乎。衆曰。我師精進何故不可。尊者曰。汝師與道遠矣。設苦行曆于塵劫皆虛妄之本也。衆曰。尊者蘊何德行而譏我師。尊者曰。我不求道亦不顛倒。我不禮佛亦不輕慢。我不長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雜食。我不知足亦不貪欲。心無所希名之曰道。時遍行聞已發無漏智歡喜贊歎。尊者又語彼衆曰。會吾語否。吾所以然者。爲其求道心切。夫弦急即斷故吾不贊。令其住安樂地入諸佛智。複告遍行曰吾適對衆抑挫仁者得無惱于衷乎。曰我憶念七劫前。生常安樂國。師于智者月淨。記我非久當證斯陀含果。時有大光明菩薩出世。我以老故策杖禮谒。師叱我曰。重子輕父一何鄙哉。時我自謂無過請師示之師曰。汝禮大光明菩薩。以杖倚壁畫佛面。以此過慢遂失二果。我責躬悔過以來。聞諸惡言如風如響。況今獲飲無上甘露而反生熱惱邪。惟願大慈以妙道垂誨。尊者曰。汝久植…

《004 景德傳燈錄(宋 道原 纂)》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005 續傳燈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