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因遊終南山奉日寺。睹祖師遺像。遂求出家。二十二受戒。遊方谒德山鑒禅師鑒問曰。會麼。恭曰。作麼。鑒曰。請相見。恭曰。識麼。鑒大笑遂入室焉。暨鑒順世。與門人之天臺瑞龍院大開法席。唐天複叁年癸亥十二月二日午時命衆聲鍾。顧左右曰去。言訖跏趺而化。壽八十四。臘六十二。門人建塔。
泉州瓦棺和尚。德山問曰。汝還會麼。師曰。不會。德山曰。汝成褫取個不會好。師曰。不會成褫個什麼。德山曰。汝似一團鐵。師遂摳衣德山。
襄州高亭簡禅師。初隔江見德山。遙合掌呼雲。不審。德山以手中扇子再招之。師忽開悟。乃橫趨而去。更不回顧。後于襄州開法。嗣德山。
洪州大甯感潭資國和尚。白兆問。家內停喪請師慰問。師曰。苦痛蒼天。兆曰。死卻爺死卻娘。師打而趁之。師凡遇僧來。亦多以拄杖打趁。
前潭州石霜山慶諸禅師法嗣。
河中南際山僧一禅師。僧問。幸獲親近乞師指示。師曰。我若指示即屈著汝。僧曰。教學人作麼生即是。師曰。切忌是非。問如何是衲僧氣息。師曰。還曾熏著汝也無。問類即不問如何是異。師曰。要頭即一任斫將去。問如何是法身主。師曰。不過來。又問。如何是毗盧師。師曰。不超越。師初居末山。後閩帥請開法。于長慶禅苑卒。谥本淨大師。塔曰無塵。
潭州大光山居誨禅師京兆人也。姓王氏。初造于石霜之室。函丈請益經二載。又令主北塔。麻衣草屦殆忘身意。一日石霜將試其所得。垂問曰。國家每年放舉人及第。朝門還得拜也無。師曰。有人不求進。曰憑何。師曰。且不爲名。石霜又因疾問曰。除卻今日別更有時也無。師曰。渠亦不道今日是。石霜甚然之。如是征诘數四酬對無爽。盤桓二十余祀。浏陽信士胡公請居大光山提唱宗致。有僧問。只如達磨是祖否。師曰。不是祖。僧曰。既不是祖又來作什麼。師曰。爲汝不薦祖。僧曰。薦後如何。師曰。方知不是祖。問混沌未分時如何。師曰。時教阿誰敘。師又曰。一代時教只是收拾一代時人。直饒剝徹底。也只是成得個了事人。汝不可便將當卻衲衣下事。所以道。四十九年明不盡。四十九年標不起。凡示學徒大要如此。唐天複叁年癸亥九月叁日歸寂。壽六十有七。
廬山棲賢懷祐禅師泉州仙遊人也。受業于九坐山陳禅師。尋參學預石霜之室。既承奧旨居于謝山。其道未震複。遷止棲賢。徒侶臻萃。僧問。如何是五老峰前句。師曰。萬古千秋。僧曰。恁麼莫成嗣絕也無。師曰。躊躇欲與誰。僧問。自遠而來。請師激發。師曰。也不憑時。曰請師憑時。師曰。我亦不換。問如何是法法無差。師曰。雪上更加霜。師後終于廬山。谥玄悟大師。塔曰傳燈。
筠州九峰道虔禅師。福州侯官人也。姓劉氏。遍曆法會。後受石霜印記。化徒于九峰焉。師上堂有僧問。無間中人行什麼行。師曰。畜生行。曰畜生複行什麼行。師曰。無間行。曰此猶是長生路上人。師曰。汝須知有不共命者。曰不共什麼命。師曰。長生氣不常。師又曰。諸兄弟還識得命麼。欲知命流泉是命。湛寂是身。千波競湧是文殊境界。一亘晴空是普賢床榻。其次借一句子是指月。于中事是話月。從上宗門中事如節度使信旗。且如諸方先德未建許多名目指陳已前。諸兄弟約什麼體格商量到遮裏。不假叁寸試話會看。不假耳根試辨聽看。不假眼試辨白看。所以道。聲前抛不出。句後不藏形。盡乾坤都來是汝當人個體。向什麼處安眼耳鼻舌。莫但向意根下圖度作解。盡未來際亦未有休歇分。所以古人道。擬將心意學玄宗。狀似西行卻向東。時有僧問。九重無信恩赦何來。師曰。流光雖遍阃內不周。曰流光與阃內相去多少。師曰。渌水騰波青山秀色。問人人盡言請益。未審師將何拯濟。師曰。汝道巨嶽還曾乏寸土也無。曰恁麼即四海參尋當爲何事。師曰。演若迷頭心自狂。曰還有不狂者也無。師曰有。曰如何是不狂者。師曰。突曉途中眼不開。問如何是學人自己。師曰。更問阿誰。曰便恁麼承當時如何。師曰。須彌還更戴須彌麼。問祖祖相傳複傳何法。師曰。釋迦悭迦葉富。曰畢竟傳底事作麼生。師曰。同歲老人分夜燈。問諸佛非我道。如何是我道。師曰。我道非諸佛。曰既非諸佛。爲什麼卻立我道。師曰。適來暫喚來。如今卻遣出。曰爲什麼卻遣出。師曰。若不遣出眼裏塵生。問一切處覓不得。豈不是聖。師曰。是什麼聖。曰牛頭未見四祖時豈不是聖。師曰。是聖境未忘。曰二聖相去幾何。師曰。塵中雖有隱形術。爭奈全身入帝鄉。問承古有言真心妄心如何。師曰。是立真顯妄。曰如何是真心。師曰。不雜食。曰如何是妄心。師曰。攀緣起倒是。曰離此二途如何是學人本體。師曰。本體不離。曰爲什麼不離。師曰。不敬功德天。誰嫌黑暗女。問承古有言盡乾坤都來是個眼。如何是乾坤眼。師曰。乾坤在裏許。曰乾坤眼何在。師曰。正是乾坤眼。曰還照矚也無。師曰。不借叁光勢。曰既不借叁光勢。憑何喚作乾坤眼。師曰。若不如是髑髅前見鬼人無數。問一筆丹青爲什麼貌不得。師曰。僧繇卻許志公。曰未審僧繇得什麼人證旨卻許志公。師曰。烏龜稽首須彌柱。問動容沈古路。身沒乃方知。此意如何。師曰。偷佛錢買佛香。曰學人不會。師曰。不會即燒香供養本爺娘。師後住泐潭而終。谥大覺禅師。塔曰圓寂。
臺州湧泉景欣禅師泉州仙遊人也。本白雲山受業。得石霜開示而止丹丘湧泉之蘭若。一日師不披袈裟吃飯。有僧問莫成俗否。師曰。即今豈是僧耶有強德二禅客到。于路次見師騎牛。不識師乃曰。蹄角甚分明。爭奈騎者不識。師驟牛而去。二禅客憩于樹下煎茶。師回下牛近前不審與坐吃茶。師問曰。二禅客近離什麼處。曰離那邊。師曰。那邊事作麼生。彼提起茶盞。師曰。此猶是遮邊。那邊事作麼生。二人無對。師曰。莫道騎者不識好。
潭州雲蓋山志元號圓淨大師。遊方時。問雲居曰。志元不奈何時如何。雲居曰。只爲阇梨功力不到處。師不禮拜而退。遂參石霜。亦如前問石霜曰。非但阇梨老僧亦不奈何。師曰。和尚爲什麼不奈何。石霜曰。老僧若奈何拈過汝不奈何(別有問答。石霜章出之)有僧問如何是佛。師曰。黃面底是。曰如何是法。師曰。藏裏是問然燈未出時如何。師曰。昧不得。問蛇子爲什麼吞蛇師。師曰。通身色不同。問如何是衲僧。師曰。參尋訪道。
潭州谷山藏禅師。僧問。祖意教意是一是二。師曰。青天白日夜半濃霜。
福山覆船山洪薦禅師。僧問。如何是本來面目。師閉目吐舌。又開目吐舌。僧曰。本來有如許多面目。師曰。適來見什麼問路逢達道人不將語默對。未審將什麼對。師曰。老僧也恁麼。師將示滅叁日前。令侍者喚第一坐來。師臥出氣一聲第一坐喚侍者曰。和尚渴要湯水吃。師乃面壁而臥。臨終令集衆。乃展兩手出舌示之。時第叁坐曰。諸人和尚舌根硬也。師曰。苦哉苦哉。誠如第叁坐所言。舌根硬去也。再言之而告寂。谥紹隆大師。塔曰廣濟。
朗州德山存德號慧空大師(第六世住)僧問。如何是一句。師曰。更請問。問如何是和尚仙陀婆。師曰。昨夜叁更見月明。
吉州崇恩和尚。僧問。祖意教意是一是二。師曰。少林雖有月。蔥嶺不穿雲。
石霜輝禅師(第叁世住)僧問。佛出世先度五俱輪。和尚出世先度何人。師曰。總不度。曰爲什麼不度。師曰。爲伊不是五俱輪。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竹鲾瓦碗。
郢州芭蕉和尚。僧問。從上宗乘如何舉唱。師曰。已被冷眼人觑破了。問不落諸緣。請師直指。師曰。有問有答。問如何是和尚爲人一句。師曰。只恐阇梨不問。
潭州肥田伏和尚號慧覺大師。僧問。此地名什麼。師曰。肥田。曰宜什麼。師以拄杖打而趁之。
潭州鹿苑晖禅師。僧問。不假諸緣請僧道。師敲火爐。僧曰。親切處更請一言。師曰。莫睡語。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如月在水。曰見後如何。師曰。如水在月。問祖祖相傳未審傳個什麼。師曰。汝問我我問汝。僧曰。恁麼即缁素不分也。師曰。什麼處去來。
潭州寶蓋約禅師。僧問。寶蓋高高挂。其中事若何。請師言下旨。一句不消多。師曰。寶蓋挂空中。有路不曾通。傥求言下旨。便是有西東。
越州雲門山拯迷寺海晏禅師。僧問。如何是衲衣下事。師曰。如人咬硬石頭。問如何是古寺一爐香。師曰。廣大勿人嗅。曰嗅者如何。師曰。六根俱不到。問久向拯迷。到來爲什麼不見拯迷。師曰。阇梨不識拯迷。
湖南文殊和尚。僧問。僧繇爲什麼貌志公不得。師曰。非但僧繇。志公也貌不成。曰志公爲什麼貌不成。師曰。彩缋不將來。曰和尚還貌得也無。師曰。我亦貌不得。曰和尚爲什麼貌不得。師曰。渠不以苟我顔色教。我作麼生貌。問如何是密室。師曰。緊不就。曰如何是密室中人。師曰。不坐上牛。
鳳翔府石柱和尚。遊方時遇洞山和尚(第叁世)垂語曰。有四種人。一人說過佛祖一步行不得。一人行過祖佛一句說不得。一人說得行得。一人說不得行不得。阿那個是其人。師出衆而對曰。一人說過祖佛行不得者。只是無舌不許行。一人行過祖佛一句說不得。者只是無足不許說。一人說得行得者。即是函蓋相稱。一人說不得行不得。若斷命而求活。此是石女披枷帶鎖。洞山曰。阇梨自己作麼生。師曰。該通會上卓卓甯彰。洞山曰。只如海上明公秀又作麼生。師曰。幻人相逢拊掌呵呵。
潭州中雲蓋和尚。僧問。和尚開堂當爲何事。師曰。爲汝驢漢。曰諸佛出世當爲何事。師曰。爲汝驢漢。問祖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像不得。曰出世後如何。師曰。阇梨也須側身始得。問如何是向上一句。師曰。文殊失卻口。曰如何是門頭一句。師曰。頭上插華子。問如何是超百億。師曰。超人不得肯。
河中府棲岩山大通院存壽禅師。不如何許人也。姓梅氏。初講經論後入石霜之室。隨緣誘化抵于蒲[土+反]。缁素歸心。僧問。蓮華未出水時如何。師曰。汝莫問出水後蓮華事麼。僧無語。師平居罕言叩之則應。度弟子四百人。尼衆百數…
《004 景德傳燈錄(宋 道原 纂)》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