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寶塔

  寶塔

  假若你是一位稍爲關心佛教寺院的人,你就知道今日佛教寺院中所最風行的就是興建寶塔,寶塔就是我的名字。 你看呀!現在大寺院中既忙著建塔,小廟裏也忙著建塔;一向熱心建築寺院殿堂的住持當家,忽然轉了方向來興建我,這不能不說是受了生活的問題而想出的一個聰明應付的辦法。

  自從佛陀涅槃*以後,中外的高僧大德,曆代來建了無數的寶塔,但考察古德和今人建塔的原意,那就有著很大的區別。

  古德建塔是爲了對佛陀或高僧的敬仰,收藏舍利*而來紀念他們;今人建塔爲了收放死人靈骨,以便大發財源。我所以能稱爲寶塔者,因爲我與佛法僧叁寶離不了關系,但看看現在人所建的我,實在已經失去「寶”的意義。

  佛教的經濟,已經漸漸的面臨到崩潰邊緣,往昔靠田産爲生的一部份寺院,爲了土地的改革,他們的生活就想到用我來維持。只要你寺中有塔一座,你就可以望著死人的骨頭上門,包你的生活無憂。

  一座塔的興建,需款數十萬元,乃至百萬元,不日即可功成圓滿,但我在旁邊看著,不覺暗暗的傷心!佛教裏的教育機構、文化事業、慈善團體,都在大聲疾呼的希望同道們來協助,而一些人不願意注及此,眼睜睜的望著這些佛教的慧命無法産生,或産生了的而宣告夭折。但他們一聽到修廟建塔,馬上就踴躍輸將。人類都是自私的呵!他們只爲個人的功德打算,而不爲佛教大衆著想。愚癡呀!他們不知道功德應向衆多的活人身上去求。

  我不願人有此自私的打算,我不能只管爲了延續自己的生命,就希望人們來建塔,這裏我可忠實的告訴諸位,俗語說得好:「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圖”,希望諸位多多的作一些佛教的事、活人的事,別老在死人身上打主意!

  說起造塔來,在印度是始于給孤獨長者,在中國則始于康僧會。關于這些,請聽我一一道來:

  當佛陀還是住世的時候,常常遊行五印*弘化,舍衛國的給孤獨長者,因爲不能常見佛陀,心中無限渴仰思慕,故此向佛陀索求一物,留爲紀念供養,佛陀當即給他一點指甲與頭發,給孤獨就造塔收藏供養起來;到佛陀涅槃以後,印度八王分爭舍利,各各造塔,是爲印度八大靈塔,我的起始就在此時。後來到了阿育王朝代,他統領了八萬四千國,因此,尋佛舍利,又造了八萬四千塔。造塔,從此在佛教中就風行起來了。我國的鄞縣(今浙甯波)塔,很多人以爲是阿育王造的,實在是很大的錯誤!阿育王雖然領了八萬四千國,但是並沒有統領過中國,何能造塔于我國?這個錯誤是由吳越王錢俶,慕阿育王造塔,以金銀精鋼造八萬四千塔,中藏寶箧印心咒經,其訛大概即是由此而來。這是有關國體,我在此也不能不加以說明。

  我國造塔是始于叁國吳大帝孫權的時候。那時,孫權見高僧康僧會,孫權就這樣問他道:

  “大師所奉是何教法?”

  “是天中之天,聖中之聖的釋迦世尊的教法!”康僧會大師回答。

  “如來之教有什麼靈驗沒有?”孫權又問。

  “如來滅度,忽過千年,他的遺骨舍利,靈躍萬方;從前阿育王造八萬四千塔,供奉舍利和圖像等,所以塔寺之興,以爲表彰如來的遺化。”

  孫權因此就令大師求舍利造塔,中國寶塔之興,即源于此。但是現在的人造塔,是不是表彰如來的遺化呢?

  其實,依佛典的記載,有舍利的名字才叫塔,沒有舍利的名叫支提,爲我高貴的身份著想,希望不可籠統的稱我爲塔,名不正,則言不順這個道理是不錯的!

  說起現在我的名稱真太多了,中外有著數不清的塔,有什麼叁寶塔、舍利塔、祖師塔、普通塔、衣缽塔、無影塔、金字塔、伽耶塔、六和塔、雷峰塔、多寶塔、靈骨塔……。我,建築到什麼地方,也就是佛法普化到什麼地方。

  談到我國的建築,其他方面,實在說來是比不上西洋各國,唯有我國佛像石刻以及我寶塔的建築,可以向全世界炫耀。數十丈高的浮屠,在我國各地聳立入雲霄;數以千計的石佛,遍布在敦煌、雲岡、龍門;每一個外國人來看了以後,都驚歎我們佛教的也是我們中華民國的文化偉大!

  關于我,常有些文人墨士對我的歌頌,但總沒有一首老幼皆知的「寶塔謠”來得普遍。這首寶塔謠很簡單的只有叁句,是:「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寶塔十叁層”,卻把我贊美得已經夠了。後來一些師傅在散花歎骷髅的時候,常常換腔轉調,他就利用這首歌謠,又加了幾句,變成「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寶塔十叁層,層層角上挂銅鈴,東風吹來當當響,轉過西風換了聲。”這樣一來,非但俗氣,反而把一堂莊嚴的佛事做成變戲法唱小調的樣子來了!

  我最不滿的人是宋朝蘇東坡居士,他有一首詩說:「長江好似硯池缽,手執焦山作墨磨;寶塔空中豎大筆,青天只夠八行書”,從這首詩中,雖然看出他的胸襟口氣不凡,但他只把我看作一枝大筆,我總嫌這位一代大文豪太愛說大話了。

  我要說的話很多,恐勞讀者們多費時間,我只得來一個最後叮咛:佛教裏建築得偉大的寶塔有的是,今日實在不必再煩心來修建,大家要知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辦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讓佛教中興起來,勝造一千級浮屠”,諸位諒來懂得這才是佛教和時代的要求!

  涅槃:佛陀辭世名爲涅槃,意即不生不滅。

  舍利:修行到相當程度的人,去世用火化以後,他的靈骨,爲彩色或發光的樣子,名爲舍利。舍利另外還有名稱多種。

  五印:印度在古時分東、南、西、北、中五地。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