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偈論道
蘇東坡住在盧山東林寺,做了一首七言絕句,詩雲: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這首詩的前面兩句,氣勢博大,確是驚人。
一天,證悟禅師前往谒見庵元禅師。他倆夜裏閑談,證悟就舉出東坡的東林詩偈,並贊歎地說:
“這也是不易到達的境地哦!”
庵元不以爲然,批評說:“這種說法還沒有看到路徑,那裏說到了目的地呢?”
證悟:“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若不是已到了那種境界,如何有這個消息?”
庵元:“是門外漢而已。”
證悟:“和尚慈悲,可爲指破?”
庵元:“且從這裏用心參破,即可以知道本命元辰落在何處?”
證悟聽了茫然一片。整夜深思,無法入睡。不知不覺中,天已亮了,忽聞鍾聲,恍然一悟,去其疑雲,說
道:
“東坡居士太饒舌,聲色關中欲透身;
溪若是聲山是色,無山無水好愁人?”
拿此偈語奔告庵元禅師,庵元說:“向你說是門外漢嘛!”
禅,不是用語言能說的,也不是用文字能寫的,更不是用心思能想的;禅,完全是透過悟才能體認的。證
悟禅師的一夜深思,那鍾聲終于敲開了心扉,他和東坡的境界就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