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學入門簡要 中級課題 (叁十六) 四攝法

  (叁十六) 四攝法

  菩薩上求佛道是自利,下化衆生屬利他,所以須修習四攝的法門。

  一、

  布施攝 :

  有財施、法施、無畏施。即在經濟上、學識上、精神上幫助他人。幫助他人是最聯絡感情的。有了感情,度化衆生就事半功倍。舉辦義務教育,以及福利社會的慈善事業,都是屬于布施攝衆生的法子。

  二、

  愛語攝 :

  就是用極和愛的話與人談論。和愛的話,可以包括叁種:

  慰喻語。即是用慈愛和悅的顔色和語言勸勉,使對方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慶悅語。凡是他人有好的表現,都應該贊歎他,鼓勵他,激發他,使之歡喜,即是助成他向好的地方發展。就是壞人,也會因此走上好的途徑;

  勝益語。所說的話,可以使人不斷增勝增益。初學佛的人,可以勉勵他,使他求上進。能布施的人,可以引導他持戒,進而修習六度或四無量心。

  叁、

  利行攝 :

  所做的做事,使人得到好處,便是利行。如父母教育子女,注意子女身心的健康;老師教導學生,時時爲學生的學業而操心;長官照顧部下,處處爲部下的利益著想;菩薩隨順衆生,爲衆生的利益做諸善事,而化

  導衆生。

  四、

  同事攝 :

  是和社會各階層的人共同做事,一起生活,同甘共苦。所以菩薩爲了方便度人,示與各階層的人物共同生活,潛移默化,如觀音大士、地藏菩薩,都是菩薩示現和衆生同事的模樣。

  

  這四個法子,實是攝受人,領導人最根本的方法。我們以此來宏揚佛法,攝化衆生,一定很容易見效。

  習題:

  (一) 什麼是布施?

  (二) 愛語攝包括那叁種?

  (叁) 菩薩如何化導衆生?

  (四) 何謂同事攝?

  (五) 什麼是四攝的法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