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學入門簡要 中級課題 (二十七) 業力的因果律

  (二十七) 業力的因果律

  「業」這個字,巴利文叫迦馬 (KAMMA),就是行爲或造作的意思。凡是有意向的任何行爲,出自身口意的,都可以叫做業。而一切善或惡的行爲,都可以構成業。換句話說,業可以解作道德或不道德的意志力,或結果。迦馬另一意義也可解釋爲因果。

  由意志力造作的善惡諸業,這些業的種子,都藏在阿賴耶識中。種子遇緣會現行的,到現行時果報分明,一定善因是善果,惡因是惡果,即所謂業力不滅的因果律。雜阿含經說:

  「依所播下的種子,

  你便由此收到同樣的果子;

  作善的人收到善的,

  作惡的人收到惡的;

  播出來的是什麼種子,

  你便嘗到什麼果子。」

  上面說的正是業力的因果律,是人人自作自受,誰也不能代替。你有了這個結果,就是由那個因種而來,好比種子生出了果子,果子就是從那種子而來。這正是因果不昧,果一定是從因中的種子,開花結成的。

  佛陀教人信業力,信因果,依業力的因果律說業報有叁時業:(一)順現受業,即現生造業,而現生就受果報;(二)順次受業,即現生造業,而次生受果報;(叁)順後受業,即現生造業,而多生後受果報,這就是從過現未叁世,說明因果是不會消滅的。如是因得如是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是業力因果律的定理,誰也能逃避。只有把握著純正的意志力,使行爲純善,有慈愛、容忍、寬恕、不爭、不報的美德,向利他的善業去努力,幸福的花果,就從人人自己的心田中培植的。

  習題:

  (一) 業字是什麼意思?

  (二) 什麼是業力不滅的因果律?

  (叁) 雜阿含經對業力因果律怎樣說?

  (四) 佛教說的業力因果律有那叁時業?

  (五) 業力與人生的苦樂有何關系?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