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學入門簡要 初級課題 (十叁) 衛塞節或佛陀日的意義

  (十叁) 衛塞節或佛陀日的意義

  衛塞 WESAK是古代印度五月的一個名叫「衛塞迦」VAISAKHA節日的單稱。佛教徒指「衛塞」不是指那一個月,是指神聖五月月圓日的那一天(農曆四月十五日),所以衛塞是月圓日的意思。馬來西亞佛教徒慶祝衛塞節,是開始于佛曆二千五百年(公元一九五六年),那時只有槟城一州獲得州政府批准衛塞節爲公共假期,後來由馬來西亞佛教總會,再向政府申請衛塞節爲全國公共假期,到公元一九六二年獲正式批准。于是全國佛教徒每年都隆重舉行慶祝衛塞節。

  當公元一九六七年九月,世界佛教友誼會在泰國的曼谷舉行理事會議,議決將原訂的衛塞節,改爲「佛陀日」。公元一九六八年四月世友會在大馬吉隆坡及槟城舉行第九屆大會,複決通過將衛塞節改爲「佛陀日」,顯示佛陀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智慧光輝,照耀全球,發揚慈悲平等教義,倡導世界和平,其意義更明白切合了。

  大多數的假日或聖節,只紀念某一事,有時候是某人誕辰,或一國的獨立日,或戰勝紀念日,然而衛塞節或佛陀日,不僅紀念一事,而是紀念佛陀─ ─ 降生、成道、涅槃叁件事。因佛陀降生、成道、涅槃,都在陽曆五月月圓日,所以這一天也稱叁期同一慶。這一天也稱爲「花節」,因佛在藍毗尼花園出世,傳說那天上散下許多香花;涅槃時天上也散花。

  在佛陀日,我們在佛象前供花或香、水果等,都是表示對佛的恭敬愛慕,至于佛教團體組織或慶祝衛塞委員會,裝飾花車遊行,懸挂佛教旗幟,布施誦經等,這一切無非是吸引大家對這節日的注意,都是促使佛教徒行善修德,勿忘聖教,而佛教徒對慶祝佛陀日,參加遊行等,都是內心熱誠的透露與表現。

  習題:

  (一) 「衛塞」是什麼意思?衛塞日是那一天?

  (二) 大馬佛總向政府申請什麼?何年獲得批准?

  (叁) 爲什麼衛塞節改爲佛陀日?

  (四) 佛陀日是紀念那叁件事?

  (五) 爲何佛陀日又稱爲花節?

  (六) 慶祝衛塞委員會用什麼方式來慶祝佛陀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