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學入門簡要 初級課題 (十) 佛經的來源

  (十) 佛經的來源

  佛陀將他所覺悟的道理,說了出來,指示我們怎樣做人,與怎樣由做人而成佛的方法。

  佛陀成道以後,到涅槃之前,一直宣說佛法,從鹿野苑對五比丘的最初說法,到拘屍那拉對須跋陀羅的最後說法,從叁十五歲到八十歲,整整的說了四十五年的佛法。

  佛陀說的這些教法,在他涅槃後的九十天由五百大阿羅漢 ARHAN (1),公推摩诃迦葉爲首席,在王舍城外,靈鹫山七葉岩集會;先由持戒第一優婆離 UPALI 誦出律藏(2),次由多聞第一的阿難陀,誦出經藏。經過大衆的印可,完成了第一次結集。

  後來,又經過幾次的集會整理,並且翻譯成各種文字,傳播到世界各國去。中國翻譯的佛經,一直流傳到現在的總名大藏經(3),在世界文化上,是極有價值的文獻。

  佛法的內容,說明了宇宙的真相,人生的意義,和道德的軌則。佛法之目的,在教我們怎樣去止惡行善,轉迷爲悟,離苦得樂,舍己利人。佛法實是世界上最圓滿的真理,是人生所最需要的學問。人人能去研修佛法,宏揚佛法,將可轉娑婆爲極樂。

  備注:

  (1) 阿羅漢 ── 小乘極高開悟之名稱。有叁意:(一)殺賊、即殺煩惱賊。(二)應供、即當受人天供養。(叁)無生、即不受生死果報。

  (2) 律藏 ── 經、律、論叁藏之一。即結集關于佛教中戒律之法言,皆包含于此中名律藏。

  (3) 大藏經 ── 佛教聖典之總名。

  習題:

  (一) 什麼叫做佛法?

  (二) 佛最初對誰說法,最後又對誰說法?

  (叁) 佛陀一共說法多少年?

  (四) 佛陀涅槃後,首次在何處結集經典,由誰主持?

  (五) 結集經典時,誰誦經?誰誦律?

  (六) 略說佛法的目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