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學入門簡要 初級課題 (八) 佛入涅槃

  (八) 佛入涅槃

  佛陀說法四十五年,席不暇暖地奔走,足迹踏遍了恒河兩岸。到了八十歲那年,從摩竭陀國到毗舍離, 在毗舍離的大林精舍,作最後一次的教誨。這時,佛陀身體染了疾病,已自知將要涅槃 (1),于是漸漸向前走,經過每一村落,便利用休息時間,向村民說法。在波婆村 PAVA 接受金匠名純陀 CUNDA 的供養後,病勢加重,于是複步行到拘屍那拉城 KUSINARA 外的娑羅 SAL 雙樹林(2),佛陀就選擇在娑羅雙樹間,作他入滅的地方。

  佛陀在阿難陀鋪好的僧伽梨 SANGHATI (3)上,右肋臥下時,已經疲倦不堪。這時一位外道須跋陀羅 SUBHADDRA 來求見,佛陀又抖擻精神向他說法,他就成爲最後度化的弟子。隨侍佛陀的阿難陀等見佛病勢沈重,十分難過,佛對阿難陀等說:「別難過,信任自己,緊握真理中求解脫。」阿難陀叁次請佛住世 (4),佛陀回答:「萬法自性仍歸于滅,人人有生必有死,我的肉體怎能永存呢?我這段生命,必須循著自然法性 (5) 而歸于寂滅。」阿難陀和羅侯羅等聽了,不禁流淚!于是衆弟子公推阿難陀請問佛陀四個問題:

  佛陀住世時,我們依佛爲師,佛陀涅槃後,我們依誰爲師?

  佛陀住世時,我們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後,我們依什麼安住?

  佛陀住世時,惡性的比丘有佛陀調伏,佛陀涅槃後,惡性的比丘,如何調伏?

  佛陀住世時,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槃後,經典的結集,如何才能叫人起信?

  佛陀說:「我答複你們的四個問題,你們好好記著」:

  我涅槃後,應依戒律爲師。

  我涅槃後,應依四念處安住。

  我涅槃後,惡性比丘,應默擯 (6) 置之。

  我涅槃後,一切經典首句應安「如是我聞」等證信的句子。

  阿難陀和衆弟子在佛陀身旁默默流淚,佛陀象慈母般的安慰他們說:「你們不用悲傷,我一生所說的教法已經很多,只要你們依照著去實行,就是我的法身 (7) 永遠在人間了!」又說:「一切衆生均有佛性,皆當作佛;斷善根的闡提 ICCANTIKA (8) 也可成佛。」就在這年(公元前五四叁年)的五月月圓夜半,佛陀從容安靜的涅槃了。

  拘屍那拉國國王和佛陀衆弟子們,用最隆重的禮節,爲佛陀舉行了火葬。佛的舍利 SARIRA (9) 由八八國國王請去建塔供奉。這種舍利塔,一直到現在,還留在人間。而佛陀一生慈悲救世的精神,永遠爲人們仰慕崇拜。

  備注:

  (1) 涅槃 ── 華譯爲滅度或圓寂或解脫,即滅煩惱度生死,圓滿種種功德智慧。

  (2) 娑羅雙樹 ── 娑羅華譯堅固,此樹生態,下根相連上枝雙合,名娑羅雙樹,而佛入滅之地即在此樹林。

  (3) 僧伽梨 ── 比丘所穿法衣之一,又稱大衣。因割截條數最多,又稱雜碎衣。

  (4) 住世 ── 安住于世,不作圓寂。

  (5) 自然法性 ── 一切法各自有不變不改之性謂之自性。

  (6) 默擯 ── 以默不來往,不共語交談之方法,來治理不受訓誨的人。

  (7) 法身 ── 佛之真理,因圓滿莊嚴一切功德法名法身,此身爲一切法性之所依。

  (8) 闡提 ── 即生大邪見而斷善根者,因有心性所以還可成佛。

  (9) 舍利 ── 華譯靈骨,或堅固子,是修戒定慧的功德結晶而成的。

  習題:

  (一) 佛陀受何人作最後供養?

  (二) 佛陀到拘屍那拉城 外,選擇何處爲涅槃地?

  (叁) 阿難見佛陀病重,叁次請佛住世,佛說何語?

  (四) 佛陀最後度化的弟子是誰?

  (五) 佛陀如何回答阿難陀的四個問題?

  (六) 佛陀如何安慰阿難和衆弟子?

  (七) 佛陀涅槃後,遺體由誰火化,舍利如何分配?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