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一無所求
宋朝雪窦禅師在淮水旁遇到學士曾會先生。曾會問逆:“禅師,您要到哪裏裏去?”
雪窦很有禮貌的回答道:“不一定,也許往錢塘,也許往天臺方面去看看。”
曾會就建議道:“靈隱寺的住持珊禅師跟我很好,我寫封介紹信給您帶去,他定會好好的待您。”
可是雪窦禅師到了靈隱寺時,並沒有把介紹信拿出來求見住持,一直陸沈在大衆中過了叁年。曾會于叁年後奉令出使浙江時,便到靈隱寺去找雪窦禅師,但寺僧卻沒有人知道有這麼一個人,曾會不信,便自己去雲水所住的僧房內,在一千多位僧衆中找來找去,才找到雪窦,便問道:
“爲什麼您不去見住持而隱藏在這裏?是不是我爲你寫的介紹信丟了?”
雪窦:“不敢,不敢,因我是一個雪水僧,一無所求,所以不做你的郵差呀!”
即從袖裏拿出原封不動的介紹信交還給曾會,雙方哈哈大笑。曾會即將雪窦引進與住持珊禅師,珊禅師甚惜其才,嗣後蘇州翠峰寺欠住持時,就推薦雪窦任其住持。
今日社會上爲求職小事,經常攀親帶故,請托之風比比皆是,如雪窦禅師者,雖有晉升之階,但棄而不用。吾人若能精勤修學,一日自然瓜熟蒂落,龍天推出,所謂“何患無位,患所以不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