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化人說法
唐朝,文宗皇帝生性嗜好蛤蜊,沿海民衆總是不斷地捕捉蛤蜊進貢朝廷。有一次禦廚在烹調時,一打開蛤蜊的硬殼,見殼內一尊酷似觀音菩薩的形象,梵相具足,非常莊嚴,文宗就以美錦寶盒供奉在興善寺,讓大家瞻禮。水産的蛤蜊,其中現出菩薩聖像,太過稀奇,因此唐文宗在上朝時,問群臣道:
“衆卿之中,不知有誰知道蛤蜊內出現菩薩聖像,是象征什麼祥瑞之兆?”
有一位大臣說道:“此乃超凡入聖之事,非一般學者凡人能知,聖上如必須探究此事,在太一山有藥山惟政禅師,深明佛法,博聞強記,可以诏來詢問。”
惟政禅師到達宮中後,便告訴唐文宗道:
“物無虛應,此乃開啓陛下信心。《法華經》雲:“應以菩薩身得度者,即現菩薩身而爲說法。”今菩薩現身,乃爲皇上說法!”
文宗道:“菩薩雖已現身,但未聞其說法?”
惟政禅師立即解釋道:“陛下認爲此蛤蜊中現觀音聖像,能否啓發陛下的信心?”
文宗皇帝說道:“這種稀奇的靈異之事,是我目睹,當然相信。”
惟政禅師道:“陛下既已起信,那菩薩已爲您說法說好了。”
藥山惟政禅師對唐文宗的說法,極盡巧妙,此種靈慧均由禅心中得來,所謂有了禅心,真是信口說來,皆成妙谛。吾人對佛法禅道能有體悟,則世間上一色一香,一草一木,無不是道。你如懂得:那青青楊柳,郁郁黃花,都是諸佛如來的法身;你能明白:那江海濤聲,檐邊水滴,都是諸佛如來說法的聲音。哪裏裏一定要觀音現身呢?哪裏裏一定要觀音說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