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禅非所知
智閑參沩山禅師,沩山問道:“聽說你在百丈禅師處問一答十,問十答百,是真的嗎?”
智閑:“不敢。”
沩山:“這是世間上聰明的辯解,對了生脫死,毫無助益,現在我問你:如何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
智閑茫然不知如何回答,沈思甚久,故請示道:“請禅師爲我解說。”
沩山:“我知道的,那是我的,不幹你事,我若爲你說破,你將來眼睛開時,會罵我的。”
智閑不得已,回寮翻遍所有經典,想從中找尋答案,但始終都不可得,故發誓說:“今生再也不研究佛學了,作個到處行腳的雲遊僧吧!”
智閑于是辭別沩山,到南陽,看到慧忠國師的遺迹,就留了下來。有一天正在除草時,偶然彈起一塊瓦礫,擊中竹子,發出清脆的一聲。智閑因而大悟,于是便回房沐浴焚香,遙拜沩山禅師道:“老師!您對我恩惠勝于父母。如果你那時爲我說破這個秘密,哪裏有今天的頓悟?”故寫一詩偈寄給沩山禅師。偈雲: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動容揚古道,不墮悄然機。
處處無蹤迹,聲色外威儀;
諸方達道者,鹹言上上機。”
禅,不從慧解入門,而從體悟下手。禅,不是言語說的,不是文字寫的,各人說的是各人的,各人寫的是各人的。禅,離開語言文字,向上一著,當可透個消息,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