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只爲有所以來
藥山惟俨禅師,山西人,俗姓韓。十七歲依廣東慧照禅師出家,曾在石頭希遷座下,密證心法。後又參訪馬祖道一禅師而大徹大悟。四十一歲時入湖南藥山,接化學人。
一日,有一學僧請示道:“弟子生死大事未明,乞老師慈悲開示!”
藥山禅師說道:“我對你講一句不難,如果你能體會那就好。如果在言下,讓你思量,卻是我的罪過。不如彼此都不要開口,免得互相拖累。”
學僧道:“達摩未到中國來時,此土有祖意否?”
藥山禅師答道:“有!”
學僧問道:“此間既有祖意,達摩來此又作什麼?”
藥山答道:“只爲有,所以來。”
學僧再問道:“老師平常不許學人看經,爲什麼老師自己卻每天看經。”
藥山禅師道:“我只是希望以經書遮遮眼睛!”
學僧再問道:“學僧想學習老師,用經書遮遮眼可以嗎?”
藥山禅師道:“如果是你,牛皮之厚也遮不住你的眼睛。”
學僧請藥山禅師登座說法,藥山禅師一言不出口就下座。
學僧問道:“禅師爲什麼一言未說,就下座了呢?”
藥山禅師道:“經有經師,律有律師,論有論師,怎能怪我呢?”
學僧終于在言下覺悟。
藥山禅師家風孤峻,獨樹一格,他經常用簡單語句回答你,要你悟到言外的玄機,真是玄言玄語,機體機用,他這斬斷的手法,有時肯定,有時否定,主要他是要禅者在肯定否定之外,找一個安身立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