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永泰公主

  永泰公主

  

  

  清王昶在《金石萃編》中說:“永泰公主入道爲尼,史雖無可考。然觀當時朝政,高太後之出俗與永泰公主爲尼,都有不安于其朝政之緣故。”據此,當地群衆演繹出永泰公主的母親西宮娘娘陷害東宮娘娘,永泰公主看不慣母親的奸佞行爲,又無可奈何,毅然出家的民間故事。其二是,北魏時期佛教盛行,永泰公主深受佛教教義的影響而自願出家爲尼,明萬曆叁十五年(1607年)十二月費必興撰《重建嵩山永泰寺碑記》載:“漢明帝聽洛陽婦女阿潘等人出家,爲中國女缁(女僧)之始”永泰公主爲仿效古人,于下光二年(521年)“出俗爲尼”。其叁是,永泰公主奉敕出家。永泰公主的父親宣武帝元恪、哥哥教明帝元诩都在嵩山建有離宮,經常從京都洛陽到嵩山遊樂。永泰公主多次隨同父、史到嵩山,被嵩嶽幽美的環境和甯靜的寺院生活所吸引,多次要求到嵩山出家,爲滿足妹妹的要求,孝明帝元诩特诏令爲妹妹敕建明練寺兼度土庶女等。所以民間盛傳,永泰公主出家後的起居丫環侍奉,朝夕爲伴,生活費用完全由朝廷供給,連公主用的粉黛和胭脂,都是宮廷送來的。永奉公主也經常把自己用不完的錢糧赈濟周圍的百姓。因此,嵩山地區廣大僧俗對泰公主十分崇敬和愛戴。

  永泰寺因永泰公主出家而揚名。明代費必興撰《重建嵩山永泰寺碑記》稱,“永泰公主出家爲尼是繼達摩面壁、神光斷臂得法”佛教禅宗中的叁件大事,可與“五葉敷榮,千花競秀與叁花之樹、五衢之禾相輝應”,“變千古不配矣”。因而曆代有許多名人學士到此尋勝訪古。

  

✿ 继续阅读 ▪ 忘掉過去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