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我們實踐群我修行,隨時隨地心存恭敬。 .我們奉行慈悲喜舍,日日行善端正身心。 .我們尊重會員大衆,來時歡迎去時相送。 .我們具有正知正見,發掘自我般若本性。 .我們現證法喜安樂,永斷煩惱遠離無明。 .我們發願普度衆生,人間淨土佛國現前。 .方向 .從僧衆到信衆。 .從寺廟到社會。 .從自學到利他。 .從靜態到動態。 .從弟子到教師。 .從本土到世界。 .目的 .提倡人間佛教。 .建設佛光淨土。 .淨化世道人心。 .實現世界和平。 .願心 .做一個共生的地球人。 .做一個同體的慈悲人。 .做一個明理的智能人。 .做一個有力的忍耐人。 .做一個施舍的結緣人。 .做一個清淨的修道人。 .做一個歡喜的快樂人。 .做一個融和的佛光人。 .胸懷 .人在山林,心懷社會。 .立足本土,放眼世界。 .身居道場,普利大衆。 .天堂雖好,人間爲要。 .法界無邊,家庭第一。 .今日一會,無限永恒。 .使命 .以世界觀弘揚佛法。 .以人間性落實生活。 .以慈悲心普利群生。 .以正覺智辨別邪正。 .任務 .鼓勵研究佛學。 .護持文教事業。 .舉辦社會服務。 .發展佛教教育。 .推動國際弘法。 .建設人間淨土。 .精神 .四大菩薩是我們的楷模。 .天龍八部是我們的護法。 .四大金剛是我們的力量。 .十方諸佛是我們的理想。 .理念 奉行"佛光會員四句偈",普及人天。 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 禅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1.時代意義 過去的佛教,普遍留給一般人的印象是:僧衆的、山林的、自修的、出世的、靜態的、苦修的、自了的、封閉的..。而今國際佛光會的成立,提供了信衆寬廣的活動空間,使佛教走出山林,成爲信徒的、生活的、人間的、救世的、理性的、福利的、活躍的、慈悲的、開拓的、聯誼的、信仰的、團隊的、服務的、結緣旳、國際的佛教,尤其檀講師製度的建立,使僧信四衆同心協力,共弘佛法,讓二十一世紀成爲真正的"佛光世紀"。 佛光會的成立,具有如下幾點特殊的意義: .佛光會是在家信衆的:中國著名的四大菩薩中,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均是現在家相,可見大乘佛教是重視在家信徒的,佛教事業不是出家衆的專利,應該要讓在家居士多一些佛教活動的機會和空間。 .佛光會是屬國際性的:佛光會是由佛光山發起,但不屬于佛光山,而是全佛教的,甚至是全世界的,佛光山也是佛光會的團體會員之一。目前在世界各地已成立的佛光協會有: 美洲洛杉矶、內華達、舊金山、聖地牙哥、鳳凰城、科州、北卡、達拉斯、奧斯汀、休士頓、佛州、康州、新州、紐約、費城、關島、夏威夷、加拿大哈裏法克斯、多倫多、滿地可、溫哥華、貝裏斯、哥斯大黎加、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多米尼克等協會。 澳洲雪梨、昆士蘭、維省、柏斯、紐西蘭北島、南島等協會。 歐洲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德國柏林、俄國莫斯科、聖彼得堡、南斯拉夫、挪威、荷蘭、羅馬、丹麥、葡萄牙、瑞士、瑞典等協會。 非洲南非約堡、普利托利亞、德本、布魯芳登、新堡、賴索托、辛巴威等協會。 亞洲臺灣、香港、澳門、日本東京、大阪、菲律賓、印尼蘇北、雅加達、泰國曼谷、拉達克、鹿野苑、印度德裏、尼泊爾、斯裏蘭卡、孟加拉、馬哈士達、錫金、不丹、南韓、馬來西亞、沙巴、新加坡等協會。 .佛光會是重視生活的:過去學佛的人常常未能循著正道,行解不合一,致使佛法與生活脫節。佛光會是信衆的,我們將佛法帶進社會上,帶入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的心靈中,讓大家均能享受到將佛法落實于生活的法樂,使每一個人都能得到佛光照耀。 .佛光會是具活動性的:二千五百年前,佛陀活躍于印度社會各階層,現代的佛教徒應該要動起來,發揮慈悲樂觀,積極進取的精神,將佛教的光明、希望、歡喜散布在世界每一個角落,讓每一個人都能享受人間淨土的清淨安樂。 1.活動內容 人,經常運動,能增強體魄;水,經常流動,能長保潔淨。同樣地,一個團體如果能經常舉辦活動,必定能充滿服務的幹勁。 本會的發展固然要靠信仰的凝聚,更需要靠各種活動來充實內涵,因爲有活動才有生命,有活動才有力量。 舉辦活動有學習的功能,有擴大的功能,有聯誼的功能,有成就的功能。藉由活動的參與,佛光會員彼此聯誼、交流、學習、開發潛能,並從個人擴大到團體,建立群我的關系,培養社會性格,豐富生活內涵,從活動中彼此關懷,廣結善緣。 爲了照顧世界各地的會員,佛光會針對參加的對象、年齡、興趣、專長,設計規 劃各種不同的活動內容,計有: .依對象類別分爲:親子類、婦女類、老年類、壯年類、青年類、少年類、兒童類、教師類、勞工類、企業類、科技類、學生類。 .依活動內容分爲: .旅遊參訪:外國旅行、寺廟巡禮、郊遊、觀光、聖迹朝聖等。 .語文班:中文班、日文班、英文班、臺語班、粵語班、西班牙語班等。 .技藝班:插花班、烹饪班、書法班、結藝班、民俗藝術班(如扯鈴)、繪畫班、梵呗班、合唱團、樂器團等。 .團康活動:親子運動會、園遊會、義賣會、影片欣賞、才藝表演等。 .各種比賽:演講比賽、歌唱比賽、繪畫比賽、書法比賽、烹饪比賽等。 .研修會:讀經、寫經、讀書會、佛學研修、共修會、討論會、社交禮儀、美姿美儀班、請客禮儀班、各種講座(如法律、醫療、保險、科學新知)、義工訓練班等。 .座談會:家務心得、子女教育、理財之道、各種新知、對治煩惱之道等的經驗交換等。 .社會服務:愛心媽媽、友愛服務、考生服務、交通服務、醫院服務、殘障服 務、新移民留學生服務、語言服務、急難救助、掃街、資源回收、植樹救水源等。 佛光會最終的目的,就是佛光淨土的實踐。因此,佛光會致力于下列工作爲主要會務內容: .鼓勵研究佛學:開拓智能,增進道德,自利利人,自覺覺他。 .護持文教事業:擴大文宣,普及資訊,視聽弘法,契理契機。 .舉辦社會服務:導正人心,改善風氣,擴大教化,發揮功能。 .發展佛教教育:培養人才,健全製度,提升質量,僧信並重。 .推動國際弘法:國際學術,導向佛教,佛光普照,法水流長。 配合上述會務的推動,佛光會各分會目前已辦、將辦的活動尚有: .成立電話法語中心,讓求助無門的苦悶者,有傾訴對象及給予佛法的指導和慰問。 .成立佛法相談所,爲一切社會有困難的人解決其生活、職業、家庭、感情上的問題。 .成立病患者慰問團,有組織、有計畫的到醫院或家庭慰問病患,誦經祝福,贈送佛書。 .送醫藥到偏遠地區,支持雲水醫院,讓健康的人出錢,爲窮苦的人看病。 .創辦婦女求職中心,解決離鄉婦女在求職期間的食住問題。 .組織急難扶助會,解決急難事故者之困境。 .成立養老基金會,照顧社會上孤單無依老人。 .創辦收容之家,暫時收容無家可歸的老弱婦孺,協助其調整身心。 .舉辦家庭普照、佛學講座等,積極主動將佛法在各鄉鎮鄰裏間展開、帶動。 .舉辦書法、插花、烹饪、說故事、佛教聖歌等會員才藝表演賽。 .舉行"親子運動大會",鼓勵合府參加,增進親子感情。 .每年舉辦一至兩次的國內外寺院參訪。 .訂定佛學課程,教導會員進修佛學,並改善身心,提升氣質。 .成立佛書交換研讀會,會員間有佛書者,可互相交換研讀,可藉此交換讀書心得。 .成立兒童星期佛學班,讓兒童接受佛法熏陶,敬上慈下,完成佛化家庭的理想。 .舉辦"淨化人心七誡運動",宣導七誡誡煙毒、誡色情、誡暴力、誡偷盜 、誡賭博、誡酗酒、誡惡口,期能提升社會品質。 .舉辦"把心找回來運動",喚起社會大衆正視社會、家庭的群我關系,一起關心社會,建立祥和生活環境。 .成立愛心媽媽服務隊,發揮無私的愛心,照顧兒童上下學交通安全。 .舉辦植樹救水源、廢紙回收、保護野生動物、倡導素食等環保運動,呼籲社會人士對生命的關懷。 .秉持禅淨雙修、顯密融合的理念,舉辦"禅淨密叁修萬人獻燈"活動,把佛法廣布社會,淨化世道人心。 .舉辦"慈悲愛心列車"活動: 近幾年來重大社會案件的發生,已使民衆逐漸醒覺到社會治安敗壞的事實,繼桃園縣縣長劉邦友、民進黨婦女部主任彭婉如的命案之後,藝人白冰冰愛女白曉燕遭綁架撕票,更使得整個社會爲之嘩然,社會改革的呼聲達到極點。這時,適逢一九九七年國際佛光會五月十日在佛光山召開理事會,來自世界各地的理事們回到臺灣,從各種媒體中眼耳見聞慘案的發生經過,無不痛心疾首。我們認 爲面對社會亂象,最切實的解決之道應該是反求諸己,所以在提案中提議:"由中華佛光總會聯合佛光大學及佛光衛星電視臺,舉辦﹃慈悲愛心列車﹄活動,藉此喚起大衆的覺醒。"全體理事一致贊同,星雲隨即在會議中揭橥此項運動的四個宗旨:心靈淨化、道德重整、找回良知、安定社會。 從五月二十五日至六月二十日止,"慈悲愛心列車"活動分南、北兩條路線進行,其地區遍及基隆、臺北、宜蘭、桃園、新竹、苗栗、臺中、南投、彰化、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花蓮、臺東等各地鄉鎮;其活動型態包括:環島街頭布教、 帶動唱、現代知識五十叁參等,因內容豐富,直指社會人心,所到之處均受到大衆熱烈歡迎。許多民衆扶老攜幼全家一起共同參與活動,有的不畏烈日風雨,跟隨列車進行;有的幫忙分發"慈悲愛心列車"的傳單有的隨緣勸人爲善,有的自願站上講臺宣誓從現在開始,要謹守七誡,日行一善,去除十惡;甚至各地政要官員都共襄盛舉,校長率師生遊行呼籲,連救國團、市民代表會、後備軍人聯誼會、青商會、生命線、獅子會、基督教門諾醫院等民間團體,也都頂著烈…
《社會團體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