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事隔丹霄興,叁十年成兩鬓霜。
芝朮未甘銷勇氣,風騷無那激剛腸。
中朝舊有知音在,可是悠悠入帝鄉。
《全唐詩·卷845_74》
【, 送司空學士赴京】
弘文初命下江邊,難戀沙鷗與釣船。
藍绶乍稱新學士,白衫初脫舊神仙。
龍山送別風生路,雞樹從容雪照筵。
重谒往年金榜主,便將才術佐陶甄。
《全唐詩·卷845_75》
【春寄尚顔】
含桃花謝杏花開,杜宇新啼燕子來。
好事可能無分得,名山長似有人催。
檐聲未斷前旬雨,電影還連後夜雷。
心迹共師爭幾許,似人嫌處自遲回。
《全唐詩·卷846_1》
【寄梁先輩】
慈恩塔下曲江邊,別後多應夢到仙。
時去與誰論此事,亂來何處覓同年。
陳琳筆硯甘前席,甪裏煙霞待共眠。
愛惜麻衣好顔色,未教朱紫汙天然。
《全唐詩·卷846_2》
【荊渚偶作】
無味吟詩即把經,竟將疏野訪誰行。
身依江寺庭無樹,山繞天涯路有兵。
竹瓦雨聲漂永日,紙窗燈焰照殘更。
從容一覺清涼夢,歸到龍潭掃石枰。
《全唐詩·卷846_3》
【城中晚夏思山】
葛衣沾汗功雖健,紙扇搖風力甚卑。
苦熱恨無行腳處,微涼喜到立秋時。
竹軒靜看蜘蛛挂,莎徑閑聽蟋蟀移。
天外有山歸即是,豈同遊子暮何之。
《全唐詩·卷846_4》
【憶舊山】
誰請衰羸住北州,七年魂夢舊山丘。
心清檻底潇湘月,骨冷禅中太華秋。
高節未聞馴虎豹,片言何以傲王侯。
應須脫灑孤峰去,始是分明個剃頭。
《全唐詩·卷846_5》
【寄體休】
南州君去爲尋醫,病色應除似舊時。
久別莫忘廬阜約,卻來須有洞庭詩。
金陵往歲同窺井,岘首前秋共讀碑。
兩處山河見興廢,相思更切臥雲期。
《全唐詩·卷846_6》
【過陸鴻漸舊居】
楚客西來過舊居,讀碑尋傳見終初。
佯狂未必輕儒業,高尚何妨誦佛書。
種竹岸香連菡萏,煮茶泉影落蟾蜍。
如今若更生來此,知有何人贈白驢。
《全唐詩·卷846_7》
【寄懷鍾陵舊遊因寄知己】
洗井僧來說舊遊,西江東岸是城樓。
昔年淹迹因王化,長日憑欄看水流。
真觀上人棲樹石,陳陶處士在林丘。
終拖老病重尋去,得到匡廬死便休。
《全唐詩·卷846_8》
【遣懷】
病腸休洗老休醫,七十能饒百歲期。
不死任還蓬島客,無生自有雪山師。
浮雲聚散俱關慮,明月相逢好展眉。
既兆未萌閑酌度,不如中抱是尋思。
《全唐詩·卷846_9》
【懷武陵因寄幕中韓先輩、何從事】
武陵嘉致迹多幽,每見圖經恨白頭。
溪浪碧通何處去,桃花紅過郡前流。
常聞相幕鴛鴻興,日向神仙洞府遊。
鑿井耕田人在否,如今天子正征搜。
《全唐詩·卷846_10》
【贈樊處士】
小子聲名天下知,滿簪霜雪白麻衣。
誰將一著爭先後,共向長安定是非。
有路未曾迷日用,無貪終不亂天機。
閑尋道士過仙觀,賭得黃庭兩卷歸。
《全唐詩·卷846_11》
【荊渚逢禅友】
澤國相逢話一宵,雲山偶別隔前朝。
社思匡嶽無宗炳,詩憶揚州有鮑昭。
晨野黍離春漠漠,水天星粲夜遙遙。
閑吟莫忘傳心祖,曾立階前雪到腰。
《全唐詩·卷846_12》
【送僧歸洛中】
赤日彤霞照晚坡,東州道路興如何。
蟬離楚柳鳴猶少,葉到嵩雲落漸多。
海內自爲閑去住,關頭誰問舊經過。
叮咛與訪春山寺,白樂天真在也麼。
《全唐詩·卷846_13》
【道林寓居】
秋泉一片樹千株,暮汲寒燒外有馀。
青嶂這邊來已熟,紅塵那畔去應疏。
風騷未肯忘雕琢,潇灑無妨更剃除。
即問沃州開士僻,愛禽憐駿意何如。
《全唐詩·卷846_14》
【仙掌】
峭形寒倚夕陽天,毛女蓮花翠影連。
雲外自爲高出手,人間誰合鬥揮拳。
鶴抛青漢來岩桧,僧隔黃河望頂煙。
晴露紅霞長滿掌,只應棲托是神仙。
《全唐詩·卷846_15》
【中秋月】
空碧無雲露濕衣,群星光外湧清規。
東樓莫礙漸高勢,四海待看當午時。
還許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憐半夜婵娟影,正對五侯殘酒池。
《全唐詩·卷846_16》
【送禅者遊南嶽】
忽隨南棹去衡陽,誰住江邊樹下房。
塵夢是非都覺了,野雲心地更何妨。
漸臨瀑布聽猿思,卻背岣嵝有雁行。
想到中峰上層寺,石窗秋霁見潇湘。
《全唐詩·卷846_17》
【聞道林諸友嘗茶因有寄】
槍旗冉冉綠叢園,谷雨初晴叫杜鵑。
摘帶嶽華蒸曉露,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夢惜藏岩裏,白硾封題寄火前。
應念苦吟耽睡起,不堪無過夕陽天。
《全唐詩·卷846_18》
【將歸舊山留別錯公】
舊峰前昨下來時,白石叢叢間紫薇。
章句不堪歌有道,溪山只合退無機。
雲含暧態晴猶在,鶴養閑神晝不飛。
欲去更思過丈室,二年頻此揖清晖。
《全唐詩·卷846_19》
【聞尚顔上人創居有寄】
麓山南面橘洲西,別構新齋與竹齊。
野客已聞將鶴贈,江僧未說有詩題。
窗臨杳霭寒千嶂,枕遍潺湲月一溪。
可想乍移禅榻處,松陰冷濕壁新泥。
《全唐詩·卷846_20》
【庚午歲九日作】
門底秋苔嫩似藍,此中消息興何堪。
亂離偷過九月九,頭尾算來叁十叁。
雲影半晴開夢澤,菊花微暖傍江潭。
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風飛向南。
《全唐詩·卷846_21》
【逢進士沈彬】
欲話趨時首重騷,因君倍惜剃頭刀。
千般貴在能過達,一片心閑不那高。
山疊好雲藏玉鳥,海翻狂浪隔金鳌。
時應記得長安事,曾向文場屬思勞。
《全唐詩·卷846_22》
【聞王員外新恩有寄】
欲退無因貴逼來,少儀官美右丞才。
青袍早許淹花幕,霜簡方聞謝柏臺。
金諾靜宜資講誦,玉山寒稱奉尊罍。
西峰有客思相賀,門隔潇湘雪未開。
《全唐詩·卷846_23》
【秋夕言懷寄所知】
休問蒙莊材不材,孤燈影共傍寒灰。
忘筌話道心甘死,候體論詩口懶開。
窗外風濤連建業,夢中雲水憶天臺。
相疏卻是相知分,誰訝經年一度來。
《全唐詩·卷846_24》
【答禅者】
五老峰前相遇時,兩無言語只揚眉。
南宗北祖皆如此,天上人間更問誰。
山衲靜披雲片片,鐵刀涼削鬓絲絲。
閑吟莫學湯從事,抛卻袈裟負本師。
《全唐詩·卷846_25》
【寄尚顔】(公受徐州薛尚書見知)
莫向孤峰道息機,有人偷眼羨吾師。
滿身光化年前寵,幾軸開平歲裏詩。
北阙故人隨喪亂,南山舊寺在參差。
清吟但憶徐方政,應恨當時不見時。
《全唐詩·卷846_26》
【梓栗杖送人】
禅家何物贈分襟,只有天臺杖一尋。
拄去客歸青洛遠,采來僧入白雲深。
遊山曾把探龍穴,出世期將指佛心。
此日江邊贈君後,卻攜筇杖向東林。
《全唐詩·卷846_27》
【寄朗陵二禅友】
潇湘曾宿話詩評,荊楚連秋阻野情。
金錫罷遊雙鬓白,鐵盂終守一齋清。
篇章老欲齊高手,風月閑思到極精。
南望山門石何處,滄浪雲夢浸天橫。
《全唐詩·卷846_28》
【燈】
幽光耿耿草堂空,窗隔飛蛾恨不通。
紅燼自凝清夜朵,赤心長謝碧紗籠。
雲藏水國城臺裏,雨閉松門殿塔中。
金屋玉堂開照睡,豈知螢雪有深功。
《全唐詩·卷846_29》
【寄金陵幕中李郎中】
龍門支派富才能,年少飛翔便大鵬。
久待尊罍臨鐵甕,又從幢節鎮金陵。
精神一只秋空鶴,騷雅千尋夏井冰。
長憶相招宿華館,數宵忘寢盡寒燈。
《全唐詩·卷846_30》
【寄韓蛻秀才】
松門高不似侯門,藓徑鞋蹤觸處分。
遠事即爲無害鳥,多閑便是有情雲。
那憂寵辱來驚我,且寄風騷去敵君。
知伴李膺琴酒外,绛紗閑卷共論文。
《全唐詩·卷846_31》
【湘中春興】
雨歇江明苑樹幹,物妍時泰恣遊盤。
更無輕翠勝楊柳,盡覺濃華在牡丹。
終日去還抛寂寞,繞池回卻憑欄幹。
紅芳片片由青帝,忍向西園看落殘。
《全唐詩·卷846_32》
【送錯公、棲公南遊】
洪偃湯休道不殊,高帆共載興何俱。
北京喪亂離丹鳳,南國煙花入鹧鸪。
明月團圓臨桂水,白雲重疊起蒼梧。
威儀本是朝天士,暫向遼荒住得無。
《全唐詩·卷846_33》
【寄南嶽諸道友】
南望衡陽積瘴開,去年曾踏雪遊回。
謾爲楚客蹉跎過,卻是邊鴻的當來。
乳窦孤明含海日,石橋危滑長春苔。
終尋十八高人去,共坐蒼崖養聖胎。
《全唐詩·卷846_34》
【送韓蛻秀才赴舉】
槐花館驿暮塵昏,此去分明吏部孫。
才器合居科第首,風流幸是缙紳門。
春和洛水清無浪,雪洗高峰碧斷根。
堪想都人齊指點,列仙相次上昆侖。
《全唐詩·卷846_35》
【溪居寓言】
秋蔬數壟傍潺湲,頗覺生涯異俗緣。
詩興難窮花草外,野情何限水雲邊。
蟲聲繞屋無人語,月影當松有鶴眠。
寄向東溪老樵道,莫催丹桂博青錢。
《全唐詩·卷846_36》
【遣懷】
詩病相兼老病深,世醫徒更費千金。
馀生豈必虛抛擲,未死何妨樂詠吟。
流水不回休歎息,白雲無迹莫追尋。
閑身自有閑消處,黃葉清風蟬一林。
《全…
《齊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