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齊己▪P7

  ..續本文上一頁  乘秋好攜去,直望九霄飛。

  《全唐詩·卷841_22》

  【驚秋】

  褰簾聽秋信,晚傍竹聲歸。

  多故堪傷骨,孤峰好拂衣。

  梧桐凋綠盡,菡萏墮紅稀。

  卻恐吾形影,嫌心與口違。

  《全唐詩·卷841_23》

  【夏日雨中寄幕中知己】

  北風吹夏雨,和竹亞南軒。

  豆枕欹涼冷,蓮峰入夢魂。

  窗多斜迸濕,庭遍瀑流痕。

  清興知無限,晴來示一言。

  《全唐詩·卷841_24》

  【夜次湘陰】

  風濤出洞庭,帆影入澄清。

  何處驚鴻起,孤舟趁月行。

  時難多戰地,野闊絕春耕。

  骨肉知存否,林園近郡城。

  《全唐詩·卷841_25》

  【寄唐禀正字】

  疏野還如舊,何曾稱在城。

  水邊無伴立,天際有山橫。

  落日雲霞赤,高窗筆硯明。

  鮑昭多所得,時憶寄湯生。

  《全唐詩·卷841_26》

  【宿舒湖希上人房】

  入寺先來此,經窗半在湖。

  秋風新菡萏,暮雨老菰蒲。

  任聽浮生速,能消默坐無。

  語來燈焰短,嘒唳發高梧。

  《全唐詩·卷841_27》

  【戊辰歲江南感懷】

  忽忽動中私,人間何所之。

  老過離亂世,生在太平時。

  桃李春無主,杉松寺有期。

  曾吟子山賦,何啻舊淩遲。

  《全唐詩·卷841_28》

  【送林上人歸永嘉舊居】

  東越常懸思,山門在永嘉。

  秋光浮楚水,帆影背長沙。

  城黑天臺雨,村明海峤霞。

  時尋謝公迹,春草有瑤花。

  《全唐詩·卷841_29》

  【答友生山居寄示】

  嘉遁有新吟,因僧寄竹林。

  靜思來鳥外,閑味繞松陰。

  兵寇憑淩甚,溪山幾許深。

  休爲反招隱,攜取一相尋。

  《全唐詩·卷841_30》

  【新秋霁後晚眺懷先公】

  雨霁湘楚晚,水涼天亦澄。

  山中應解夏,渡口有行僧。

  鳥列滄洲隊,雲排碧落層。

  孤峰磬聲絕,一點石龛燈。

  《全唐詩·卷841_31》

  【池上感興】

  所向似無端,風前吟憑欄。

  旁人應悶見,片水自閑看。

  碧底紅鱗鬣,澄邊白羽翰。

  南山衆木葉,飄著竹聲幹。

  《全唐詩·卷841_32》

  【和昙域上人寄贈之什】

  百病煎衰朽,棲遲戰國中。

  思量青壁寺,行坐赤松風。

  道寄虛無合,書傳往複空。

  可憐禅月子,香火國門東。

  《全唐詩·卷841_33》

  【吊雙泉大師真塔】

  塔聳層峰後,碑镌巨石新。

  不知將一句,分付與何人。

  靜坐雲生衲,空山月照真。

  後徒遊禮者,猶認指迷津。

  《全唐詩·卷841_34》

  【暮冬送璘上人歸華容】

  故園雖不遠,那免怆行思。

  莽蒼平湖路,霏微過雪時。

  全無山阻隔,或有客相隨。

  得見交親後,春風動柳絲。

  《全唐詩·卷841_35》

  【秋夜聽業上人彈琴】

  萬物都寂寂,堪聞彈正聲。

  人心盡如此,天下自和平。

  湘水瀉秋碧,古風吹太清。

  往年廬嶽奏,今夕更分明。

  《全唐詩·卷841_36》

  【謝人惠丹藥】

  別後聞餐餌,相逢訝道情。

  肌膚紅色透,髭發黑光生。

  仙洞誰傳與,松房自煉成。

  常蒙遠分惠,亦覺骨毛輕。

  《全唐詩·卷841_37》

  【荊門病中寄懷貫微上人】

  我衰君亦老,相憶更何言。

  除泥安禅力,難醫必死根。

  梅寒爭雪彩,日冷讓冰痕。

  早晚東歸去,同尋入石門。

  《全唐詩·卷841_38》

  【答孔秀才】

  早向文章裏,能降少壯心。

  不愁人不愛,閑處自閑吟。

  水國雲雷闊,僧園竹樹深。

  無嫌我衰飒,時此一相尋。

  《全唐詩·卷841_39》

  【秋江】

  兩岸山青映,中流一棹聲。

  遠無風浪動,正向夕陽橫。

  島嶼蟬分宿,沙洲客獨行。

  浩然心自合,何必濯吾纓。

  《全唐詩·卷841_40》

  【船窗】

  孤舸憑幽窗,清波逼面涼。

  舉頭還有礙,低眼即無妨。

  瞥過沙禽翠,斜分夕照光。

  何時到山寺,上閣看江鄉。

  《全唐詩·卷841_41》

  【永夜】

  永日還欹枕,良宵亦曲肱。

  神閑無萬慮,壁冷有殘燈。

  香影浮龛象,瓶聲著井冰。

  尋思到何處,海上斷崖僧。

  《全唐詩·卷841_42》

  【中春怆懷寄二叁知己】

  眼暗心還白,逢春強憑欄。

  因聞積雨夜,卻憶舊山寒。

  竹撼煙叢滑,花燒露朵幹。

  故人相會處,應話此衰殘。

  《全唐詩·卷841_43》

  【自遣】

  了然知是夢,既覺更何求。

  死入孤峰去,灰飛一燼休。

  雲無空碧在,天靜月華流。

  免有諸徒弟,時來吊石頭。

  《全唐詩·卷841_44》

  【送陳霸歸閩】

  涼風動行興,含笑話臨途。

  已得身名了,全忘客道孤。

  鄉程過百越,帆影繞重湖。

  家在飛鴻外,音書可寄無。

  《全唐詩·卷841_45》

  【寄孫辟呈鄭谷郎中】

  衡嶽去都忘,清吟戀省郎。

  淹留才半月,酬唱頗盈箱。

  雪長松柽格,茶添語話香。

  因論樂安子,年少老篇章。

  《全唐詩·卷841_46》

  【荊門送人自峨嵋遊南嶽】

  峨嵋來已遠,衡嶽去猶賒。

  南浦懸帆影,西風亂荻花。

  天涯遙夢澤,山衆近長沙。

  有興多新作,攜將大府誇。

  《全唐詩·卷841_47》

  【謝主人石筍】

  西園罷宴遊,東閣念林丘。

  特減花邊峭,來添竹裏幽。

  憶過陽朔見,曾記大湖求。

  從此頻吟繞,歸山意亦休。

  《全唐詩·卷841_48》

  【經安公寺】

  大聖威靈地,安公宴坐蹤。

  未知長寂默,不見久從容。

  塔影高群木,江聲壓暮鍾。

  此遊幽勝後,來夢亦應重。

  《全唐詩·卷841_49》

  【秋夕寄諸侄】

  每到秋殘夜,燈前憶故鄉。

  園林紅橘柚,窗戶碧潇湘。

  離別身垂老,艱難路去長。

  弟兄應健在,兵火裏耕桑。

  《全唐詩·卷841_50》

  【謝炭】

  正擁寒灰次,何當惠寂寥。

  且留連夜向,未敢滿爐燒。

  必恐吞難盡,唯愁撥易消。

  豪家捏爲獸,紅迸錦茵焦。

  《全唐詩·卷841_51》

  【夏滿日偶作寄孫支使】(其年閏五月)

  一百二十日,煎熬幾不勝。

  憶歸滄海寺,冷倚翠崖棱。

  舊扇猶操執,新秋更郁蒸。

  何當見涼月,擁衲訪詩朋。

  《全唐詩·卷841_52》

  【寄清溪道友】

  山門搖落空,霜霰滿杉松。

  明月行禅處,青苔繞石重。

  泉聲喧萬壑,鍾韻遍千峰。

  終去焚香老,同師大士蹤。

  《全唐詩·卷841_53》

  【謝重緣舊山水障子】

  敢望重緣飾,微茫洞壑春。

  坐看終未是,歸臥始應真。

  已覺心中朽,猶憐四面新。

  不因公子鑒,零落幾成塵。

  《全唐詩·卷841_54》

  【寺居】

  鄰井雙梧上,一蟬鳴隔牆。

  依稀舊林日,撩亂繞山堂。

  難嘿吟風口,終清飲露腸。

  老僧加護物,應任噪殘陽。

  《全唐詩·卷841_55》

  【剃發】

  金刀閃冷光,一剃一清涼。

  未免隨朝夕,依前長雪霜。

  夏林欹石膩,春澗水泉香。

  向老凋疏盡,寒天不出房。

  《全唐詩·卷841_56》

  【謝高辇先輩寄新唱和集】

  敢謂神仙手,多懷老比丘。

  編聯來鹿野,酬唱在龍樓。

  洛浦精靈懾,邙山鬼魅愁。

  二南風雅道,從此化東周。

  《全唐詩·卷841_57》

  【送徐秀才遊吳國】

  西江東注急,孤棹若流星。

  風浪相隨白,雲中獨過青。

  他時誰共說,此路我曾經。

  好向吳朝看,衣冠盡漢庭。

  《全唐詩·卷841_58》

  【憶在匡廬日】

  憶在匡廬日,秋風八月時。

  松聲虎溪寺,塔影雁門師。

  步碧葳蕤徑,吟香菡萏池。

  何當舊泉石,歸去洗心脾。

  《全唐詩·卷841_59》

  【寄叁覺山從益上人】

  山下人來說,多時不下山。

  是應終未是,閑得且須閑。

  海面雲歸窦,猿邊月上關。

  尋思亂峰頂,空送衲僧還。

  《全唐詩·卷841_60》

  【殘秋感怆】

  日日加衰病,心心趣寂寥。

  殘陽起閑望,萬木聳寒條。

  楚寺新爲客,吳江舊看潮。

  此懷何以寄,風雨暮蕭蕭。

  《全唐詩·卷841_61》

  【寄南徐劉員外二首】

  竟陵兵革際,歸複舊園林。

  早歲爲官苦,常聞說此心。

  海邊山夜上,城外寺秋尋。

  應訝嵩峰約,蹉跎直到今。

  晝公評衆製,姚監選諸文。

  風雅誰收我,編聯獨有君。

  馀生終此道,萬事盡浮雲。

  爭得重攜手,探幽楚水濆。

  《全唐詩·卷841_62》

  【贻王秀才】

  功到難搜處,知難始是詩。

  自能探虎子,何慮屈男兒。

  此道真清氣,前賢早白髭。

  須教至公手,不惜付舟枝。

  《全唐詩·卷841_63》

  【贈孫生】

  見君詩自別,君是繼詩人。

  道出千途外,功爭一字新。

  寂寥中影迹,霜雪裏精神。

  待折東堂桂,歸來更苦辛。

  《全唐詩·卷841_64》

  【酬元員外】

  清洛碧嵩根,寒流白照門。

  園林經難別,桃李幾株存。

  衰老江南日,淒涼海上村。

  閑來曬朱绂,淚滴舊朝恩。

  《全唐詩·卷841_65》

  【與楊秀才話別】

  庾信哀何極,仲宣悲苦多。

  因思學文賦,不勝弄幹戈。

  自古有如此,于今終若何。

  到頭重策蹇,歸去舊煙蘿。

  《全唐詩·卷841_66》

  【寄何崇丘員外】

  門底桃源水,涵空複映山。

  高吟煙雨霁,殘日郡樓間。

  變俗真無事,分題是不閑。

  尋思章岸見,全未有…

《齊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尚顔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