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此不悟,剃發竟如何。
莫問休行腳,南方已遍尋。
了應須自了,心不是他心。
赤水珠何覓,寒山偈莫吟。
誰同論此理,杜口少知音。
莫問孱愚格,天應只與閑。
合居長樹下,那稱衆人間。
迹絕爲真隱,機忘是大還。
終當學支遁,買取個青山。
莫問無求意,浮雲喻可知。
滿盈如不戒,倚伏更何疑。
樂矣賢顔子,窮乎聖仲尼。
已過知命歲,休把運行推。
莫問閑行趣,春風野水涯。
千門無謝女,兩岸有楊花。
好鶴曾爲客,真龍或作蛇。
躊蹰自回首,日腳背樓斜。
莫問真消息,中心只自知。
清風含笑詠,明月混希夷。
壞衲涼天擁,玄文靜夜披。
善哉溫伯子,言望至公知。
莫問休持缽,從貧乞已疏。
侯門叨月俸,齋食剩年儲。
簪履叁千外,形骸六十馀。
舊峰呵練若,松徑接匡廬。
莫問依劉迹,金臺又度秋。
威儀非上客,譚笑愧諸侯。
禮許無拘檢,詩推異輩流。
東林未歸得,搖落楚江頭。
莫問無機性,甘名百鈍人。
一床鋪冷落,長日臥精神。
分已疏知舊,詩還得意新。
多才碧雲客,時或此相親。
莫問關門意,從來寡往還。
道應歸淡泊,身合在空閑。
四面苔圍綠,孤窗雨灑斑。
夢尋何處去,秋色水邊山。
莫問休貪戀,浮雲逐性情。
人間高此道,禅外剩他名。(“休貪戀,浮雲”缺字補自四庫全書《白蓮集·卷五》)
夏雨松邊坐,秋光水畔行。
更無時忌諱,容易得題成。(雨字補自《白蓮集·卷五》)
莫問多山興,晴樓獨憑時。
六年滄海寺,一別白蓮池。
句早逢名匠,禅曾見祖師。
冥搜與真性,清外認揚眉。
莫問衰殘質,流光速可悲。
寸心修未了,長命欲何爲。
坐臥身多倦,經行骨漸疲。
分明說此苦,珍重竺乾師。
莫問野騰騰,勞形已不能。
殷勤無上士,珍重有名僧。
坐覺心心默,行思步步冰。
終歸石房裏,一點夜深燈。
《全唐詩·卷842_32》
【荊州新秋病起雜題一十五首·病起見王化】
病起見王化,融融古帝鄉。
曉煙凝氣紫,晚色作雲黃。
四野歌豐稔,千門唱樂康。
老身仍未死,猶詠好風光。
《全唐詩·卷842_33》
【荊州新秋病起雜題一十五首·病起見圖畫】
病起見圖畫,雲門興似饒。
衲衣棕笠重,嵩嶽華山遙。
命在齋猶赴,刀閑發盡凋。
秋光漸輕健,欲去倚江橋。
《全唐詩·卷842_34》
【荊州新秋病起雜題一十五首·病起見苔錢】
病起見苔錢,規模遍地圓。
兒童掃不破,子母自相連。
潤屋何曾有,緣牆謾可憐。
虛教作銅臭,空使外人傳。
《全唐詩·卷842_35》
【荊州新秋病起雜題一十五首·病起見庭竹】
病起見庭竹,君應悲我情。
何妨甚消瘦,卻稱苦修行。
每謝侵床影,時回傍枕聲。
秋來漸平複,吟繞骨毛輕。
《全唐詩·卷842_36》
【荊州新秋病起雜題一十五首·病起見生涯】
病起見生涯,資緣覺甚奢。
方袍嫌垢弊,律服變光華。
頗愧同諸俗,何嘗異出家。
叁衣如兩翼,珍重汝寒鴉。
《全唐詩·卷842_37》
【荊州新秋病起雜題一十五首·病起見秋扇】
病起見秋扇,風前悟感傷。
念予當咽絕,得爾致清涼。
沙鹭如搖影,汀蓮似綻香。
不同婕妤詠,托意怨君王。
《全唐詩·卷842_38》
【荊州新秋病起雜題一十五首·病起見衰葉】
病起見衰葉,飄然似我身。
偶乘風有韻,初落地無塵。
縱得紅沾露,爭如綠帶春。
因傷此懷抱,聊寄一篇新。
《全唐詩·卷842_39》
【荊州新秋病起雜題一十五首·病起見庭柏】
病起見庭柏,青青我不任。
力扶幹瘦骨,勉對歲寒心。
韻謝疏篁合,根容片石侵。
衰殘想長壽,時倚就閑吟。
《全唐詩·卷842_40》
【荊州新秋病起雜題一十五首·病起見庭蓮】
病起見庭蓮,風荷已飒然。
開時聞馥郁,枕上正纏綿。
本在滄江闊,移來碧沼圓。
卻思香社裏,葉葉漏聲連。
《全唐詩·卷842_41》
【荊州新秋病起雜題一十五首·病起見庭菊】
病起見庭菊,幾勞栽種工。
可能經臥疾,相倚自成叢。
翠萼低含露,金英盡亞風。
那知予愛爾,不在酒杯中。
《全唐詩·卷842_42》
【荊州新秋病起雜題一十五首·病起見庭石】
病起見庭石,豈知經夏眠。
不能資藥價,空自作苔錢。
翠憶藍光底,青思瀑影邊。
岩僧應笑我,細碎種階前。
《全唐詩·卷842_43》
【荊州新秋病起雜題一十五首·病起見庭莎】
病起見庭莎,綠階傍竹多。
繞行猶未得,靜聽複如何。
蟋蟀幽中響,蟪蛄深處歌。
不緣田地窄,剩種任婆娑。
《全唐詩·卷842_44》
【荊州新秋病起雜題一十五首·病起見苔色】
病起見苔色,凝然陣未枯。
淺深圍柱礎,诘曲繞廊庑。
碧翠文相間,青黃勢自鋪。
爲錢虛玷染,畢竟不如無。
《全唐詩·卷842_45》
【荊州新秋病起雜題一十五首·病起見秋月】
病起見秋月,正當叁五時。
清光應鑒我,幽思更同誰。
惜坐身猶倦,牽吟氣尚羸。
明年七十六,約此健相期。
《全唐詩·卷842_46》
【荊州新秋病起雜題一十五首·病起見閑雲】
病起見閑雲,空中聚又分。
滯留堪笑我,舒卷不如君。
觸石終無迹,從風或有聞。
仙山足鸾鳳,歸去自同群。
《全唐詩·卷842_47》
【夜坐聞雪寄所知】
初宵飛霰急,竹樹灑幹輕。
不是知音者,難教愛此聲。
漸淩孤燭白,偏激苦心清。
堪笑同文友,忘眠坐到明。
《全唐詩·卷842_48》
【懷洞庭】
憶過巴陵歲,無人問去留。
中宵滿湖月,獨自在僧樓。
漁父真閑唱,靈均是謾愁。
今來欲長往,誰借木蘭舟。
《全唐詩·卷842_49》
【欲遊龍山鹿苑有作】
龍山門不遠,鹿苑路非遙。
合逐閑身去,何須待客招。
年華殘兩鬓,筋骨倦長宵。
聞說峰前寺,新修白石橋。
《全唐詩·卷842_50》
【再逢晝公】
竟陵西別後,遍地起刀兵。
彼此無緣著,雲山有處行。
久吟難敵句,終忍不求名。
年鬓俱如雪,相看眼且明。
《全唐詩·卷842_51》
【送人遊武陵湘中】
爲子歌行樂,西南入武陵。
風煙無戰士,賓榻有吟僧。
山繞軍城疊,江臨寺閣層。
遍尋幽勝了,湘水泛清澄。
《全唐詩·卷842_52》
【酬九經者】
九經叁史學,窮妙又窮微。
長白山初出,青雲路欲飛。
江僧酬雪句,沙鶴識麻衣。
家在黃河北,南來偶未歸。
《全唐詩·卷842_53》
【寄贈集灘二公】
聞有難名境,因君住更名。
軒窗中夜色,風月繞灘聲。
客好過無厭,禽幽畫不成。
終期一尋去,聊且寄吟情。
《全唐詩·卷842_54》
【夏日作】
燕雀語相和,風池滿芰荷。
可驚成事晚,殊喜得閑多。
竹衆涼欺水,苔繁綠勝莎。
無慚孤聖代,賦詠有詩歌。
《全唐詩·卷842_55》
【行路難】
下浸與高盤,不爲行路難。
是非真險惡,翻覆作峰巒。
漆愧同時黑,朱慚巧處丹。
令人畏相識,欲畫白雲看。
《全唐詩·卷842_56》
【送玉泉道者回山寺】
卻憶西峰頂,經行絕愛憎。
別來心念念,歸去雪層層。
石塢尋春筍,苔龛續夜燈。
應悲塵土裏,追逐利名僧。
《全唐詩·卷842_57》
【謝王拾遺見訪兼寄篇什】
竹裏安禅處,生涯一印灰。
經年乞食過,昨日谏臣來。
愧把黃梅偈,曾酬白雪才。
因令識鳥迹,重疊在蒼苔。
《全唐詩·卷842_58》
【題張氏池亭】
樹石叢叢別,詩家趣向幽。
有時閑客散,始覺細泉流。
蝶到琴棋畔,花過島嶼頭。
月明紅藕上,應見白龜遊。
《全唐詩·卷842_59》
【送人南遊】
且聽吟贈遠,君此去蒙州。
瘴國頻聞說,邊鴻亦不遊。
蠻花藏孔雀,野石亂犀牛。
到彼誰相慰,知音有郡侯。
《全唐詩·卷842_60》
【題明公房】
寺北聞湘浪,窗南見嶽雲。
自然高日用,何要出人群。
瓦滴殘松雨,香爐匝印文。
近年精易道,疑者曉紛紛。
《全唐詩·卷842_61》
【寄顧處士】
半年離別夢,來往即湖邊。
兩幅關山雪,尋常在眼前。
項容藏古翠,張藻卷寒煙。
藍澱圖花鳥,時人不惜錢。
《全唐詩·卷842_62》
【贻徐生】
可能東海子,清苦在貧居。
掃地無閑客,堆窗有古書。
少年猶若此,向老合何如。
去歲頻相訪,今來見亦疏。
《全唐詩·卷842_63》
【謝虛中上人晚秋見寄】
楚外同文在,荊門得信時。
幾重相別意,一首晚秋詩。
日暮山沈雨,蓮殘水滿池。
登樓試南望,爲子動歸思。
《全唐詩·卷842_64》
【寄東林言之禅子】
聞思相送後,幽院閉苔錢。
使我吟還廢,聞君病未痊。
聽秋唯困坐,怕客但佯眠。
可惜東窗月,無寥過一年。
《全唐詩·卷843_1》
【寒節日寄鄉友】
歲歲逢寒食,寥寥古寺家。
踏青思故裏,垂白看楊花。
原野稀疏雨,江天冷澹霞。
滄浪與湘水,歸恨共無涯。
《全唐詩·卷843…
《齊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