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 《全唐詩·卷832_32》
【送鄭准赴舉】
兩河兵火後,西笑見吾曹。
海靜叁山出,天空一鹗高。
賃居槐拶屋,行卷雪埋袍。
他日如相覓,栽桃近海濤。
《全唐詩·卷832_33》
【寄拄杖上王使君】
拄杖鄰僧與,殊常不可名。
一條黳玉重,百兩紫金輕。
有乳盤春力,無心合道情。
惟宜高處著,將寄謝宣城。
《全唐詩·卷832_34》
【秋望寄王使君】
靜蹑紅蘭徑,憑高曠望時。
無端求句苦,永日壑風吹。
大月生峰角,殘霞在樹枝。
只應劉越石,清嘯正相宜。
《全唐詩·卷832_35》
【送緣有禅師與雷處士入武夷山】
師與雷居士,尋山道入閩。
應將熊耳印,別授武夷君。
崖罅仙棺出,江垠毒草分。
他年相覓在,莫苦入深雲。
《全唐詩·卷832_36》
【送友生入越投知己】
才大終難住,東浮景漸暄。
知將刖足恨,去擊李膺門。
宿霧開花塢,春潮入苎村。
預思秋薦後,一鹗出乾坤。
《全唐詩·卷832_37》
【寄烏龍山賈泰處士】
庭果色如丹,相思夕照殘。
雲邊踏燒去,月下把書看。
澗水仙居共,窗風漆樹寒。
吾君方側席,未可便懷安。
《全唐詩·卷832_38》
【題大安寺通禅師院】
應行諸嶽遍,象屣半無綱。
一法尋常說,此機仍未忘。
窗閑藤影老,衲厚瀑痕荒。
寄語迷津者,來茲問不妨。
《全唐詩·卷832_39》
【春晚寄盧使君】
滿郭春如畫,空堂心自澄。
禅抛金鼎藥,詩和玉壺冰。
白雨飄花盡,晴霞向閣凝。
寂寥還得句,因寄柳吳興。
《全唐詩·卷832_40》
【武昌縣與晝公兼寄邑宰】
小一何人識,騰騰天地間。
尋常如一鶴,亦不愛青山。
鐵缽年多赤,麻衣帶毳斑。
只聞尋五柳,時到月中還。
《全唐詩·卷832_41》
【別東林僧】
大士宅裏宿,芙蓉龛畔遊。
自憐無定在,子莫苦相留。(無定二字補自《禅月集·卷十五》)
燥葉飄山席,孤雲傍茗瓯。
裴回不能去,房在好峰頭。
《全唐詩·卷832_42》
【避地寄高蟾】
荒寺雨微微,空堂獨掩扉。
高吟多忤俗,此貌若爲饑。
旅夢遭鴻喚,家山被賊圍。
空馀老萊子,相見獨依依。
《全唐詩·卷832_43》
【懷武夷山禅師】
萬疊仙山裏,無緣見有緣。
紅心蕉繞屋,白額虎同禅。
古木苔封菌,深崖乳雜泉。
終期還此去,世事只如然。
《全唐詩·卷832_44》
【秋末閑居作】
幽居山不別,落葉與階平。
盡日吟詩坐,無端個病成。
徑苔因旱赤,池水入冬清。
惟有東峰叟,相尋月下行。
《全唐詩·卷832_45》
【贈許征君】
晝公友秦奚,來往踏溪雲。
如今又到我,還愛許征君。
落花鳥銜來,永日香氤氲。
終期將爾曹,歸去麋鹿群。
《全唐詩·卷832_46》
【秋夜作因懷天臺道者】
萬事何須問,良時即此時。
高秋半夜雨,落葉滿前池。
靜怕龍神識,貧從草木欺。
平生無限事,只有道人知。
《全唐詩·卷832_47》
【偶作因懷大同道友】
蠻木葉不落,微吟漳水濱。
二毛空有雪,萬事不如人。
塹水平芳草,山花落淨巾。
天童好真伴,何日更相親。
《全唐詩·卷832_48》
【邊上行】
黑松林外路,風角遠嗈嗈。
朔氣生荒堡,秋塵滿病容。
豺掊沙底骨,人上月邊烽。
休作西行計,西行地漸凶。
《全唐詩·卷832_49》
【江西再逢周琏】
六七年不見,相逢鬓已蒼。
交情終淡薄,詩語更清狂。
未得丹霄便,依前四壁荒。
但令吾道在,晚達亦何妨。
《全唐詩·卷832_50》
【登鄱陽寺閣】
寺樓閑縱望,不覺到斜晖。
故國在何處,多年未得歸。
寒江平楚外,細雨一鴻飛。
終斅於陵子,吳山有綠薇。
《全唐詩·卷832_51》
【秋晚野居】
僻居人不到,吾道本來孤。
山色園中有,詩魔象外無。
霜禾連島赤,煙草倚橋枯。
何必求深隱,門前似畫圖。
《全唐詩·卷832_52》
【酬杜使君見寄】
軋軋複軋軋,更深門未關。
心疼無所得,詩債若爲還。
露灑一鶴睡,鍾馀萬象閑。
慚將此時意,明日寄東山。
《全唐詩·卷832_53》
【湖上作】
我竟胡爲者,唠唠但愛吟。
身中多病在,湖上住年深。
山溜穿苔壁,風鍾度雪林。
近來心更苦,誰複是知音。
《全唐詩·卷832_54》
【送僧歸天臺寺】
天臺四絕寺,歸去見師真。
莫折枸杞葉,令他十得嗔。
天空聞聖磬,瀑細落花巾。
必若雲中老,他時得有鄰。
《全唐詩·卷832_55》
【壽春節進】
聖運關天紀,龍飛古帝基。
振搖叁蜀地,聳發萬年枝。
出震同中古,承乾動四夷。
恩頒新命廣,淚向舊朝垂。
大寶歸玄谶,殊祥出遠池。
法天深罔測,體聖妙難知。
儉德爲全德,無思契十思。
丕圖非力致,英武悉天資。
正直方親切,回邪豈敢窺。
將排頗與牧,相得稷兼夔。
鹽出符真主,麟來合大規。
赓歌隨羽籥,奕葉斅伊祁。
寡欲情雖泰,憂民色未怡。
盛如唐創業,宛勝晉朝儀。
旰食宮莺啭,宵衣禁漏遲。
多于湯土地,還有禹胼胝。
視物如傷日,勝殘去殺時。
守文情的的,無逸戒孜孜。
軒顼風重振,皇唐鼎創移。
始聞呈瑞石,又報産靈芝。
覆帱高緣大,包容妙在卑。
兄呼春赫日,師指佛牟尼。
佳氣宸居合,淳風樂府吹。
急賢彰帝業,解網見天慈。
粟赤千千窖,軍雄萬萬兒。
八蠻須稽颡,四海仰昌期。
玉辇嫔嫱擁,宮花錦繡欹。
堯雲同叆叇,漢祖太驅馳。
氛祲根株盡,澆訛朕兆隳。
山河方有截,野逸诏無遺。
境靜消鋒镝,田香熟稻[塺-土+黍](méi)。
夢中逢傅說,殿上見辛毗。
金鏡懸千古,彤雲起四維。
盛行唐典法,再睹舜雍熙。
祝壽乾文動,郊天太一隨。
煌煌還宿衛,亹亹葉聲詩。
飲醴和甘雨,非煙繞禦帷。
銀輪隨寶馬,玉沼見金龜。
杳杳聞韻濩,重重降撫綏。
魏徵須卻出,葛亮更何之。
簡約逾前古,升平美不疑。
觸邪羊唅唅,鼓腹叟嘻嘻。
邁五方雲大,超叁始見奇。
錦霞連紫極,仙鳥下峨眉。
謝傅還爲傅,周師又作師。
納隍爲永任,從谏契無爲。
子子寰瀛主,孫孫日月旗。
壽春嗟壽域,萬國盡虔祈。
捧日叁車子,恭思八彩眉。
願將七萬歲,匍匐拜瑤墀。
《全唐詩·卷833_1》
【送僧之安南】
安南千萬裏,師去趣何長。
鬓有炎州雪,心爲異國香。
退牙山象惡,過海布帆荒。
早作歸吳計,無忘父母鄉。
《全唐詩·卷833_2》
【送僧歸剡山】
遠逃爲亂處,寺與石城連。
木落歸山路,人初刈剡田。
荒林猴咬栗,戰地鬼多年。
好去楞伽子,精修莫偶然。
《全唐詩·卷833_3》
【送僧入幽州】
高士高無敵,騰騰話入燕。
無人知爾意,向我道非禅。
栗徑穿蕃冢,狼聲隔遠煙。
槃山多道侶,應未有歸年。
《全唐詩·卷833_4》
【送僧遊五臺】
羨師遊五頂,乞食值年豐。
去去誰爲侶,棲棲力已充。
濁河高岸拆,衰草古城空。
必到華嚴寺,憑師問辨公。
《全唐詩·卷833_5》
【送僧入五泄】
五泄江山寺,禅林境最奇。
九年吃菜粥,此事少人知。
山響僧擔谷,林香豹乳兒。
伊余頭已白,不去更何之。
《全唐詩·卷833_6》
【題令宣和尚院】
軒窗領岚翠,師得世情忘。
惟愛談諸祖,曾經宿大荒。
泉聲淹臥榻,雲片犯爐香。
寄語題門者,看經在上方。
《全唐詩·卷833_7》
【寄四明闾丘道士二首】
淮海兵荒日,分飛直至今。
知擔諸子出,卻入四明深。
衣必編仙草,僧應共栗林。
秋風溪上路,應得一相尋。
叁千功未了,大道本無程。
好共禅師好,常將藥犬行。
石門紅藓剝,柘塢白雲生。
莫認無名是,無名已是名。
《全唐詩·卷833_8》
【經士馬中作】
偷兒成大寇,處處起煙塵。
黃葉滿空宅,青山見俗人。
妖星芒刺越,鬼哭勢連秦。
惆怅還惆怅,茫茫江海濱。
《全唐詩·卷833_9》
【士馬後見赤松舒道士】
滿眼盡瘡痍,相逢相對悲。
亂階猶未已,一柱若爲支。
堰茗蒸紅棗,看花似好時。
不知今日後,吾道竟何之。
《全唐詩·卷833_10》
【題方公院寄夏侯明府】
銀地有馀光,方公道益芳。
誰分修藏力,頂有剃頭霜。
經勘松風燥,檐垂塢茗香。
終須結西社,此縣似柴桑。
《全唐詩·卷833_11》
【與劉象正字】
獨居叁島上,花竹映柴關。
道廣群仙惜,名成萬事閑。
病多唯縱酒,靜極不思山。
唯有逍遙子,時時自往還。
《全唐詩·卷833_12》
【懷智體道人】
棲碧思吾友,庭莺百啭時。
唯應一處住,方得不相思。
雲水淹門阃,春雷在樹枝。
平生無限事,不獨白雲知。
《全唐詩·卷833_13》
【贈晦公禅人】
流陽爲役者,相訪葉紛紛。
有句雖如我,無心未似君。
構林青及竹,茆屋暖于雲。
何日相將去,千山麋鹿群。
《全唐…
《貫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