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
【送呂郎中赴滄州】
出守滄州去,西風送旆旌。
路遙經幾郡,地盡到孤城。
拜廟千山綠,登樓遍海清。
何人共東望,日向積濤生。
《全唐詩·卷813_1》
【書馬如文石門居】
別業逸高情,暮泉喧客亭。
林回天阙近,雨過石門青。
野果誰來拾,山禽獨臥聽。
要迎文會友,時複掃柴扃。
《全唐詩·卷813_2》
【送章正字秩滿東歸】
朝衣登別席,春色滿秦關。
芸閣吏誰替,海門身又還。
尋僧流水僻,見月遠林閑。
雖是忘機者,難齊去住間。
《全唐詩·卷813_3》
【賦得望遠山送客歸】
遙山寒雨過,正向暮天橫。
隱隱淩雲出,蒼蒼與水平。
何時凝厚地,幾處映孤城。
歸客秋風裏,回看傷別情。
《全唐詩·卷813_4》
【送宜春裴宰是將軍旻之孫】
垂白方爲縣,徒知大父雄。
山春南去棹,楚夜北飛鴻。
疊嶂和雲滅,孤城與嶺通。
誰知持惠化,一境動清風。
《全唐詩·卷813_5》
【送樸山人歸日本】
海霁晚帆開,應無鄉信催。
水從荒外積,人指日邊回。
望國乘風久,浮天絕島來。
傥因華夏使,書劄轉悠哉。
《全唐詩·卷813_6》
【送姚宰任吉州安福縣】(一作送王明府之任安福)
落絮滿衣裳,攜琴問酒鄉。
挂帆南入楚,到縣半浮湘。
吏散翠禽下,庭閑斑竹長。
人安宜遠泛,沙上蕙蘭香。
《全唐詩·卷813_7》
【送李少府之任臨邛】
邛南方作尉,調補一何卑。
發論唯公幹,承家乃帝枝。
山長風袅棧,江蔭石和澌。
舊井王孫宅,還尋獨有期。
《全唐詩·卷813_8》
【遊山寺】
千峰路盤盡,林寺昔何名。
步步入山影,房房聞水聲。
多年人迹斷,殘照石陰清。
自可求居止,安閑過此生。
《全唐詩·卷813_9》
【酬姚員外見過林下】
掃苔迎五馬,莳藥過申鍾。
鶴共林僧見,雲隨野客逢。
入樓山隔水,滴旆露垂松。
日暮題詩去,空知雅調重。
《全唐詩·卷813_10》
【寄華州馬戴】 (一作秋中聞馬戴遊華山因寄)
叁峰待秋上,鳥外挂衣巾。
猶見無窮景,應非暫往身。
水寒仙掌路,山遠華陽人。
欲問壇邊月,尋思阙複新。
《全唐詩·卷813_11》
【秋夜寄青龍寺空貞二上人】
夜來思道侶,木葉向人飄。
精舍池邊古,秋山樹下遙。
磬寒徹幾裏,雲白已經宵。
未得同居止,蕭然自寂寥。
《全唐詩·卷813_12》
【過杏溪寺寄姚員外】
門徑衆峰頭,盤岩複轉溝。
雲僧隨樹老,杏水落江流。
峽狖有時到,秦人今日遊。
謝公多晚眺,此景在南樓。
《全唐詩·卷813_13》
【送僧歸中條】 (一作送覺法師往中條舊隱)
夜葉動飄飄,寒來話數宵。
卷經歸鳥外,轉雪過山椒。
舊長松杉大,難行水石遙。
元戎宗內學,應就白雲招。
《全唐詩·卷813_14》
【送人罷舉東遊】
東堂今已負,況此遠行難。
兼雨風聲過,連天草色幹。
鴻嘶荒壘閉,兵燒廣川寒。
若向龍門宿,懸知拭淚看。
《全唐詩·卷813_15》
【金州冬月陪太守遊池】 (一作林下對雪送僧歸草堂寺)
殘臘雪紛紛,林間起送君。
苦吟行迥野,投迹向寒雲。
絕頂晴多去,幽泉凍不聞。
唯應草堂寺,高枕脫人群。
《全唐詩·卷813_16》
【寄青龍寺原上人】(一作冬日寄僧友)
斂屦入寒竹,安禅過漏聲。
高杉殘子落,深井凍痕生。
罷磬風枝動,懸燈雪屋明。
何當招我宿,乘月上方行。
《全唐詩·卷813_17》
【秋寄從兄賈島】(一作秋夜宿西林寄賈島)
暝蟲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聽雨寒更徹,開門落葉深。
昔因京邑病,並起洞庭心。
亦是吾兄事,遲回共至今。
《全唐詩·卷813_18》
【新年】
燃燈朝複夕,漸作長年身。
紫閣未歸日,青門又見春。
掩關寒過盡,開定草生新。
自有林中趣,誰驚歲去頻。
《全唐詩·卷813_19》
【夏日送崔秀才遊南】
南方山水地,念子爲貧遊。
縱是逢佳景,那能緩旅愁。
夕陽行遠道,煩暑在孤舟。
莫向巴江過,猿啼促淚流。
《全唐詩·卷813_20》
【晚秋酬姚合見寄】
新命起高眠,江湖空浩然。
木衰猶有菊,燕去即無蟬。
分察千官內,孤懷遠嶽邊。
蕭條人外寺,暌阻又經年。
《全唐詩·卷813_21》
【暮秋宿友人居】
招我郊居宿,開門但苦吟。
秋眠山燒盡,暮歇竹園深。
寒浦鴻相叫,風窗月欲沈。
翻嫌坐禅石,不在此松陰。
《全唐詩·卷813_22》
【送李騎曹之武甯】 (一作送威武李騎曹之靈武甯省)
一歲一歸甯,涼天數騎行。
河來當塞曲,山遠與沙平。
縱獵旗風卷,聽笳帳月生。
新鴻引寒色,回日滿京城。
《全唐詩·卷813_23》
【秋日寄厲玄先輩】
楊柳起秋色,故人猶未還。
別離俱自苦,少壯豈能閑。
夜雨吟殘燭,秋城憶遠山。
何當一相見,語默此林間。
《全唐詩·卷813_24》
【冬晚與諸文士會太仆田卿宅】
從容啓華館,馔玉複燒蘭。
是歲茲旬盡,良宵幾刻殘。
風回松竹動,人息鬥牛寒。
此後思良集,須期月再圓。
《全唐詩·卷813_25》
【贈詩僧】
寒山對水塘,竹葉影侵堂。
洗藥冰生岸,開門月滿床。
病多身又老,枕倦夜兼長。
來谒吾曹者,呈詩問否臧。
《全唐詩·卷813_26》
【寒夜過睿川師院】
長生推獻壽,法坐四朝登。
問難無強敵,聲名掩古僧。
絕塵苔積地,棲竹鳥驚燈。
語默俱忘寐,殘窗半月棱。
《全唐詩·卷813_27》
【送颢法師往太原講兼呈李司徒】
近臘辭精舍,並州谒尚公。路長山忽盡,塞廣雪無窮。
講席開晴壘,禅衣涉遠風。聞經諸弟子,應滿此門中。
《全唐詩·卷813_28》
【冬日諸禅自商山禮正師真塔回見訪】
久思今忽來,雙屦汙青苔。
拂雪從山起,過房禮塔回。
偈留閑夜作,禅請暫時開。
欲作孤雲去,賦詩余不才。
《全唐詩·卷813_29》
【題青龍寺縱公房】
從誰得法印,不離上方傳。
夕磬城霜下,寒房竹月圓。
煙殘衰木畔,客住積雲邊。
未隱滄洲去,時來于此禅。
《全唐詩·卷813_30》
【贈圭峰禅師】(一作寄圭峰宗密師)
絕壑禅床底,泉分落石層。
霧交高頂草,雲隱下方燈。
朝滿傾心客,溪連學道僧。
半旬持一食,此事有誰能。
《全唐詩·卷813_31》
【陪姚合遊金州南池】 (一作金州夏晚陪姚合員外遊南池)
柳暗清波漲,沖萍複漱苔。
張筵白鳥起,掃岸使君來。
洲島秋應沒,荷花晚盡開。
高城吹角絕,驺馭尚裴回。
《全唐詩·卷813_32》
【金州別姚合】
日日西亭上,春留到夏殘。
言之離別易,勉以道途難。
山出一千裏,溪行叁百灘。
松間樓裏月,秋入五陵看。
《全唐詩·卷813_33》
【夏日送田中丞赴蔡州】
出守汝南城,應多戀阙情。
地遙人久望,風起旆初行。
楚廟繁蟬斷,淮田細雨生。
賞心知有處,蔣宅古津平。
《全唐詩·卷813_34》
【菊】
東籬搖落後,密豔被寒催。
夾雨驚新拆,經霜忽盡開。
野香盈客袖,禁蕊泛天杯。
不共春蘭並,悠揚遠蝶來。
《全唐詩·卷813_35》
【松】
枝幹怪鱗皴,煙梢出澗新。
屈盤高極目,蒼翠遠驚人。
待鶴移陰過,聽風落子頻。
青青寒木外,自與九霄鄰。
《全唐詩·卷813_36》
【蘭】
蘭色結春光,氛氲掩衆芳。
過門階露葉,尋澤徑連香。
畹靜風吹亂,亭秋雨引長。
靈均曾采撷,紉珮挂荷裳。
《全唐詩·卷813_37》
【隕葉】
繞巷夾溪紅,蕭條逐北風。
別林遺宿鳥,浮水載鳴蟲。
石小埋初盡,枝長落未終。
帶霜書麗什,閑讀白雲中。
《全唐詩·卷813_38》
【李常侍書堂】
結構因墳籍,檐前竹未生。
塗油窗日早,閱椠幌風輕。
息架蛩驚客,垂燈雨過城。
已應窮古史,師律孰齊名。
《全唐詩·卷813_39》
【寄和蔡州田郎中】 (一作寄和蔡州中丞題蔣亭)
遺迹仍留蔡,幽人出漢朝。
門深荒徑在,臺迥數峰遙。
岸石欹相倚,窗松偃未凋。
尋思方一去,豈待使君招。
《全唐詩·卷813_40》
【經貞女祠】
朝賽暮還祈,開唐複曆隋。
精誠山雨至,歲月廟松衰。
窺穴龍潭黑,過門鳥道危。
不同巫峽女,來往楚王祠。
《全唐詩·卷813_41》
【行漢水晚次神灘阻風】
驚風山半起,舟子忽停桡。
岸荻吹先亂,灘聲落更跳。
聽松今欲暮,過島或明朝。
若盡平生趣,東浮看石橋。
《全唐詩·卷813_42》
【送田中丞使西戎】 (同用旗字)
朝元下赤墀,玉節使西夷。
關隴風回首,河湟雪灑旗。
碛砂行幾月,戎帳到何時。
應盡平生志,高全大國儀。
《全唐詩·卷813_43》
【送董正字歸觐毗陵】
暫辭雠校去,未發見新鴻。
路入江波上,人歸楚邑東。
山遙晴出樹,野極暮連空。
何以念兄弟,應…
《無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