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一
【酬皇甫冉西陵見寄】(一作西陵渡)
西陵潮信滿,島嶼沒中流。
越客依風水,相思南渡頭。
寒光生極浦,落日映滄洲。
何事揚帆去,空驚海上鷗。
《全唐詩·卷809_1》
【溪行即事】
近夜山更碧,入林溪轉清。
不知伏牛事,潭洞何從橫。
野岸煙初合,平湖月未生。
孤舟屢失道,但聽秋泉聲。
《全唐詩·卷809_2》
【棲霞山夜坐】
山頭戒壇路,幽映雪岩側。
四面青石床,一峰苔藓色。
松風靜複起,月影開還黑。
何獨乘夜來,殊非晝所得。
《全唐詩·卷809_3》
【宿天柱觀】(一作宿靈洞觀)
石室初投宿,仙翁喜暫容。
花源隔水見,洞府過山逢。
泉湧階前地,雲生戶外峰。
中宵自入定,非是欲降龍。
《全唐詩·卷809_4》
【酬皇甫冉將赴無錫于雲門寺贈別】
湖南通古寺,來往意無涯。
欲識雲門路,千峰到若耶。
春山子敬宅,古木謝敷家。
自可長偕隱,那言相去賒。
《全唐詩·卷809_5》
【宜豐新泉】
泉源新湧出,洞澈映纖雲。
稍落芙蓉沼,初淹苔藓文。
素將空意合,淨與衆流分。
每到清宵月,泠泠夢裏聞。
《全唐詩·卷809_6》
【靜林精舍】
靜林溪路遠,蕭帝有遺蹤。
水擊羅浮磬,山鳴于阗鍾。
燈傳叁世火,樹老萬株松。
無數煙霞色,空聞昔臥龍。
《全唐詩·卷809_7》
【江行寄張舍人】
客程終日風塵苦,蓬轉還家未有期。
林色曉分殘雪後,角聲寒奏落帆時。
月高星使東看遠,雲破霜鴻北度遲。
流蕩此心難共說,千峰澄霁隔瓊枝。
《全唐詩·卷809_8》
【送王穎悟歸左綿】
客意天南興已闌,不堪言別向仙官。
夢搖玉珮隨旄節,心到金華憶杏壇。
荒郊極望歸雲盡,瘦馬空嘶落日殘。
想得故山青霭裏,泉聲入夜獨潺潺。
《全唐詩·卷809_9》
【安公】
彌天稱聖哲,象法初繄賴。
弘道識行藏,匡時知進退。
秦王輕與舉,習生重酬對。
學文古篆中,義顯心經內。
法服應華夏,金言流海岱。
西方浮雲間,更陪龍華會。
《全唐詩·卷809_10》
【林公】
支公信高逸,久向山林住。
時將孫許遊,豈以形骸遇。
幸辭天子诏,複覽名臣疏。
西晉尚虛無,南朝久淪誤。
因談老莊意,乃盡逍遙趣。
誰爲竹林賢,風流相比附。
《全唐詩·卷809_11》
【遠公】
遠公逢道安,一朝棄儒服。
真機久消歇,世教空拘束。
誓入羅浮中,遂棲廬山曲。
禅經初纂定,佛語新名目。
缽帽絕朝宗,簪裾翻拜伏。
東林多隱士,爲我辭榮祿。
《全唐詩·卷809_12》
【雨後欲尋天目山,問元、駱二公溪路】
昨夜雲生天井東,春山一雨一回風。
林花並逐溪流下,欲上龍池通不通。
《全唐詩·卷809_13》
【題僧院】
虎溪閑月引相過,帶雪松枝挂薜蘿。
無限青山行欲盡,白雲深處老僧多。
《全唐詩·卷809_14》
【宿靜林寺】
山寺門前多古松,溪行欲到已聞鍾。
中宵引領尋高頂,月照雲峰凡幾重。
《全唐詩·卷809_15》
【再還宜豐寺】
再尋招隱地,重會息心期。
樵客問歸日,山僧記別時。
野雲陰遠甸,秋雨漲前陂。
勿謂探形勝,吾今不好奇。
《全唐詩·卷809_16》
【春日山齋】
野徑東風起,山扉度日開。
晴光拆紅萼,流水長青苔。
逋客殊未去,芳時已再來。
非關戀春草,自是欲裴回。
《全唐詩·卷809_17》
【留別忠州故人】 (一作惟審詩)
一身無定處,萬裏獨銷魂。
芳草迷歸路,春流滴淚痕。
幾時休旅食,何夜宿江村。
欲識相思苦,空山啼暮猿。
《全唐詩·卷809_18》
【送別】
憑高莫送遠,看欲斷歸心。
別恨啼猿苦,相思流水深。
翠雲南澗影,丹桂晚山陰。
若未來雙鹄,遼城何更尋。
《全唐詩·卷809_19》
【送冽寺主之京迎禅和尚】
禅門居此地,瞻望在虛空。
水國月未上,蒼生如夢中。
上人知機士,瓶錫慰樊籠。
彼土諸梵衆,嗟君揚道風。
《全唐詩·卷809_20》
【送王法師之西川】
旅遊無近遠,要自別魂銷。
官柳鄉愁亂,春山客路遙。
伴行芳草遠,緣興野花飄。
計日功成後,還將輔聖朝。
《全唐詩·卷809_21》
【送範律師往果州】
終南千古後,獨爾繼卿名。
離障非今日,修因是幾生。
亂峰寒影暮,深澗野流清。
遠客歸心苦,難爲此別情。
《全唐詩·卷809_22》
【送明素上人歸楚觐省】
能將疏懶背時人,不厭孤萍任此身。
江上昔年同出處,天涯今日共風塵。
平湖舊隱應殘雪,芳草歸心未隔春。
前路倍憐多勝事,到家知慶彩衣新。
《全唐詩·卷809_23》
【項王廟】 (一作棲一詩)
緬想鹹陽事可嗟,楚歌哀怨思無涯。
八千子弟歸何處,萬裏鴻溝屬漢家。
弓斷陣前爭日月,血流垓下定龍蛇。
拔山力盡烏江水,今日悠悠空浪花。
《全唐詩·卷809_24》
【酬陳明府舟中見贈】
長溪通夜靜,素舸與人閑。
月影沈秋水,風聲落暮山。
稻花千頃外,蓮葉兩河間。
陶令多真意,相思一解顔。
《全唐詩·卷809_25》
【題東蘭若】
上人禅室路裴回,萬木清陰向日開。
寒竹影侵行徑石,秋風聲入誦經臺。
閑雲不系從舒卷,狎鳥無機任往來。
更惜片陽談妙理,歸時莫待暝鍾催。
《全唐詩·卷809_26》
【送朱放】
苦見人間世,思歸洞裏天。
縱令山鳥語,不廢野人眠。
《全唐詩·卷809_27》
【歸岑山過惟審上人別業】(一作歸岑山留別)
禅客無心憶薜蘿,自然行徑向山多。
知君欲問人間事,始與浮雲共一過。
《全唐詩·卷809_28》
【于潛道中呈元八處士】
苕水灘行淺,潛州路漸深。
參差遠岫色,迢遞野人心。
凍澗冰難釋,秋山日易陰。
不知天目下,何處是雲林。
《全唐詩·卷809_29》
【送殷判官歸上都】
漾舟雲路客,來過夕陽時。
向背堪遺恨,逢迎宿未期。
水容愁暮急,花影動春遲。
別後王孫草,青青入夢思。
《全唐詩·卷809_30》
【贈別皇甫曾】
幽人從遠嶽,過客愛春山。
高駕能相送,孤遊且未還。
紫苔封井石,綠竹掩柴關。
若到雲峰外,齊心去住間。
《全唐詩·卷809_31》
【送陳允初蔔居麻園】
欲向麻源隱,能尋謝客蹤。
空山幾千裏,幽谷第叁重。
茅宇甯須葺,荷衣不待縫。
因君見往事,爲我謝喬松。
《全唐詩·卷809_32》
【秋題劉逸人林泉】
涼飙亂黃葉,遲客橘陰清。
蘿徑封行迹,雲門閉野情。
零林秋露響,穿竹暮煙輕。
莫戀幽棲地,懷安卻敗名。
《全唐詩·卷809_33》
【自大林與韓明府歸郭中精舍】
野客同舟楫,相攜複一歸。
孤煙生暮景,遠岫帶春晖。
不道還山是,誰雲向郭非。
禅門有通隱,喧寂共忘機。
《全唐詩·卷809_34》
【同使君宿大梁驿】
旌旗江上出,花外卷簾空。夜色臨城月,春寒度水風。
雖然行李別,且喜語音同。若問匡廬事,終身愧遠公。
《全唐詩·卷809_35》
【題黃公陶翰別業】 (一作處一詩,一作蘇廣文詩)
聞說花源堪避秦,幽尋數月不逢人。
煙霞洞裏無雞犬,風雨林間有鬼神。
黃公石上叁芝秀,陶令門前五柳春。
醉臥白雲閑入夢,不知何物是吾身。
《全唐詩·卷809_36》
【哭衛尚書】
畫戟重門楚水陰,天涯欲暮共傷心。
南荊雙戟痕猶在,北鬥孤魂望已深。
蓮花幕下悲風起,細柳營邊曉月臨。
有路茫茫向誰問,感君空有淚沾襟。
《全唐詩·卷809_37》
【贈靈澈禅師】
禅師來往翠微間,萬裏千峰到剡山。
何時共到天臺裏,身與浮雲處處閑。
《全唐詩·卷809_38》
【將出宜豐寺留題山房】
池上蓮荷不自開,山中流水偶然來。
若言聚散定由我,未是回時那得回。
《全唐詩·卷809_39》
【妙樂觀】 (一作題王喬觀傳傅道士所居)
王喬所居空山觀,白雲至今凝不散。
壇場月路幾千年,往往吹笙下天半。
瀑布西行過石橋,黃精采根還采苗。
忽見一人檠茶碗,篸花昨夜風吹滿。
自言家處在東坡,白犬相隨邀我過。
松間石上有棋局,能使樵人爛斧柯。
《全唐詩·卷809_40》
【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岩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全唐詩·卷809_41》
【送人得蕩子歸倡婦】 (一作行不歸)
垂涕憑回信,爲語柳園人。
情知獨難守,又是一陽春。
《全唐詩·卷809_42》
【句】 (《丹鉛錄》)
濾泉侵月起,掃徑避蟲行。
《全唐詩·卷809_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