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塊五:舍無量心,告別娑婆(4)
我進去的時候,家師剛剛結束午間的禅修,幾年未見,因爲操勞于地藏菩薩銅像的興建,而四處奔波,老和尚顯得消瘦了許多。頂禮之後,看見侍者正要服侍老和尚洗臉,我連忙接過水盆,想聊表一些微薄的孝心。
“我們好久未見了,你還好嗎?”洗漱之後,老和尚慈愛的關切,“這段時間修行得如何,有沒有什麼收獲?”
“謝謝師父的關心,一切都很好。我最近在參讀《圓覺經》,起初還比較順利,但是現在一直沒有領悟“放下”的禅機。”我覺得老和尚已經看出我此行真正的目的,于是一五一十道出心中的疑惑。
“哦。”師父似有所想,但是又一字未言,只是用他的微笑傳遞著一種高深的禅意。
可惜那時的愚鈍,並沒有參破內中的玄機。不過近來憶念起家師時,不由得覺出那個笑容,是他給我最好的傳授。
恰在此時,門外等候的弟子,曉得師父已出定,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魚貫而入開始給師父頂禮。爲了不打擾他們的誠心,我想等師父空下來之後,再請教這個並沒有悟出的道理,于是便端起臉盆,向水池走去。
“等一下。”我剛一動身,便聽見老和尚在身後輕輕一喝,我便端著水盆站住,以爲他有另外的指示。
奇怪的是,師父在說完這句話之後便不再理我,只是在專注地接受弟子們的虔誠頂禮,似乎身邊沒有我的存在。而我也不敢作出任何的反應,靜靜地端著水盆站在一邊等待。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弟子一個一個地進來,剛開始我還能對他們每個人回饋一個同樣善意的微笑。可是五六分鍾過去之後,手中看上去沒有多少重量的水盆,愈發顯得沈重,手臂漸漸酸麻,甚至有些疼痛,帶動我的笑容顯得有些尴尬。
十分鍾過去了,我已經開始沒有笑意,心裏只在希望朝拜的人群快點結束,不過我很清楚門外等待的數量,按照這個速度,最起碼還有一個多小時。而我已經堅持不住,肌肉慢慢開始不由自主地抖動,渾身上下都開始疼痛,至多一兩分鍾之後,這盆水就會摔在地上。
“是不是很辛苦啊?”老和尚好像終于察覺到我的存在,望著正走進的弟子,頭也不回地說道。
“是,是,是很辛苦。”由于心裏不解師父的“忘記”,身體又確實非常的不適,我的回答是發自內心的由衷。
“那就放下喽。”老和尚轉過身來,犀利的目光如閃電般直指我的胸膛,我也在放下的那一刻有種徹頭徹尾的,從未有過的如釋重負。
“其實,生活中的許多問題有時就像你手裏端著的水盆。我們埋在心裏幾分鍾沒有關系。如果長時間地想著它不放,它就可能侵蝕你的心力。日積月累,你的精神可能會瀕于崩潰。那時你就什麼事也幹不了。
“對發生的問題固然要重視它,不能忽視,但不能老是拿在手上捏著不放。不要總惦記著它,要學會適時地放手,讓自己放松心情。不然,不知不覺間它會把你壓垮。同樣,就像我們坐禅一樣,如果愁眉深鎖,只會把自己鎖在難解的煩惱之中;相反,只有微笑才能將我們帶入快樂自在的心境。所以,所有的事情,都只有在輕松和快樂的心情下,才能圓滿地完成。記住,不要在大喜和大悲之時做出一切重要的決定。”
老和尚將深奧的智慧化解在平實的自然之中,每每想來都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清澈。
生命中,不斷地有人離開或進入。于是,看見的,看不見了;記住的,遺忘了。生命中,不斷地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見的,看見了;遺忘的,記住了。然而,看不見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記住的,是不是永遠不會消失?
與其在娑婆中蹉跎哀歎,倒不如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接受的。因爲你不能擁有任何東西,除非你放開任何東西。
告別娑婆,用一顆舍無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