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塊四:喜無量心,祝你百事可樂(4)
碰到這種情況,有個處理的原則:“回去掌握你的現在,不要屏住呼吸等候奇迹。”如果你告訴自己:“我一定要擁有“它”才會快樂和滿足。”那麼你不能如願以償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
3.寬宏大量
原諒自己或別人,基本上是朝向爲現在而快樂生活的一個抉擇。
“爲這件事,我永遠不原諒你!”
“我沒法子原諒自己!”這種話聽起來耳熟嗎?我們不肯原諒某人,事實上無異在說:“我不想采取行動改善現狀,我甯可活在過去,而且把這結果怪到別人(或自己)頭上。”不肯原諒自己,就是讓自己一直沈浸在罪惡感之中,承擔不必要的心理折磨。
選擇原諒,情況會循著一條神奇的軌迹轉變。當我們改變了,別人也會跟著變。我們改變待人的態度,別人也會調整他們的行爲。在我們修訂對事物觀點的同時,別人也會隨著我們的新期望作出反應。
原諒別人不容易,原諒自己更難。很多人一輩子都爲一些自以爲是的缺點,在心理與肉體上懲罰自己。有些人飲食過量,有些人故意挨餓,有些人喝酒喝得人事不省,有些人處心積慮毀掉所有的人際關系,有些人貧困一生或疾病纏身。在所有的這些痛苦後面可能都有一種信念,堅持認爲:“我做了很多不應該的事”、“我有罪”或“我不配享有健康快樂”。對生病的人作個調查,你可能會發現,他們之中,相信自己應該活得健康快樂的人少得出奇。
4.快樂就是你能看見的
林肯說:“人快樂的程度多半是自己決定的。”人生際遇對快樂程度的影響,其實遠不及我們對事件的反應來得重要。
破産的時候,樂觀的人可能認爲這是個嘗試新的工作、發掘新可能、獨立自主的好機會,並期待著在人生的谷底反彈。可是悲觀的人,在相同情況下卻決定跳下二十層高樓,一了百了。處境完全一樣,一個人興高采烈的同時,另一個人卻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一個人眼中絕望的災禍卻是另一個人心裏嶄新的契機。
快樂實在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東西。有時它可視爲人生最大的挑戰,需要投入全部的決心、毅力、自製力。成熟的一種代表就是懂得爲自己的快樂負責,把注意力集中于已經擁有的一切,而不是放在沒有得到的東西上。
一個人心裏想些什麼是別人無法控製的,因此,快樂與否的感覺操縱在你自己手中。別人不能把思想硬灌進你的腦子裏,要尋求快樂,必須專心思考快樂的事,但我們是否經常反其道而行之?我們是否經常不把別人的贊美放在心上,卻爲一兩句不中聽的話生好幾天的氣?如果你容許不愉快的經驗或惡言占據你的心靈,後果只能自己承擔。記住,你是自己思想的主宰。
大多數的人,對好話只記得幾分鍾,壞話卻能數年不忘。他們就像收集垃圾的人,把二十年前人家丟給他們的陳芝麻、爛谷子背著到處跑。
有時快樂需要努力去達成。就像維持家中整潔美觀——你得把好東西陳列出來,把垃圾丟掉。快樂就是搜尋生命中的好東西同樣面對一道窗戶,有人看見美麗的風景,有人卻只見玻璃窗髒了。看見什麼,也要靠你自己用思想作出抉擇。
5.完美與快樂
不快樂是因爲生活與預期不符。我們的要求不能滿足,認爲人生不是它“應該”有的樣子,我們就會快樂不起來。所以我們會說:“要怎樣怎樣我就會快樂。”但人生沒有那麼完美的。人生常出現憤怒、沮喪、成功、失敗,提出各種不同快樂的條件說到底都是在自欺欺人。
境由心生,快樂靠自己決定。很多人一生的生活方式,好像有一天他們會抵達一個名叫“快樂”的公車站。他們以爲,有一天所有的事物都會變得完全符合理想,到時他們可以喘口氣,說:“我終于找到快樂了!”所以他們的一生都可以用“只要怎樣怎樣,我就會快樂”當作總結。
我們每個人都得做一個決定:我們是要每天提醒自己,時間有限,應該好好把握利用它去快樂地活著;還是虛度光陰,去假設有個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