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模塊二:慈無量心是一種空靈的心態(4)

  模塊二:慈無量心是一種空靈的心態(4)

  

  明白問題的所在我十分的欣喜,“謝謝伏羲老師,明天一上班,我就要人挪開,您看其他還要注意什麼?”

  “明天?爲什麼不是現在?”伏羲老師有些不解。

  “這塊屏風很重的,我一個人無法挪動它,明天等員工都上班了,馬上就叫他們搬掉。”我向她解釋著原因,好像覺得自己在偷懶一樣。

  “NO,NO,現在就搬,我來幫你。”

  還沒等我反應過來,伏羲老師已經脫掉披風,開始動手挪動那塊相當厚重的家夥。這塊屏風的重量我很清楚,是用加厚的叁合板做成的,裝潢時叁個工人才勉強把它立起來,絕不是眼前這個瘦小的身軀可以挪動的。

  “伏羲老師,它很重的,你搬不動。”

  “不要緊,我們一起慢慢挪動不就行了。”她用行動打斷我的阻撓,我只好用盡力氣和她搬開屏風。

  “可是爲什麼一定要現在呢?”雖然我很明白她是在幫助我,可我還是不能理解此時她的堅持。

  “既然發現了問題,就要馬上解決它。否則晚上我會睡不著的。”

  在她略帶微笑的眼神裏,我感覺到什麼叫關愛。

  每年的叁月我們都會接到複旦管理學院MBA項目組的委托,爲春季入學的MBA新生進行一年一度的Orientation(聚勁)訓練,每次都是和項目組的戴老師合作。相比前面兩位老師的背景,戴老師可能顯得有些“平凡”,卻是我接觸時間最多的,也是認識最久的,而且感悟最深的,也是她。

  可能是因爲她最符合我心目中老師的形象,那種和藹可親,使你真的願意去傾心交談的爲人師者。從小到大,在我的求學生涯中估計都給師長們留下過“叛逆者”的印象。我一直都很懷念我的啓蒙老師,她像一個鄰家大姐姐般循循善誘地教會我寫下第一篇日記,後來的老師們都相差甚遠,只是單純地教導而不懂得如何去培育。只有這位戴老師,能讓我依稀找到童年的留戀,所以我有時會幻想如果從前我真的能受到她的教育,也許我會乖很多,呵呵。

  MBA的學生都是工作了很多年,而且是各個行業的佼佼者,但是面對戴老師,他們卻出奇的“聽話”。一連叁年,我接觸過叁批不同的學員,而他們對戴老師的評價都是一如既往的一致,就連項目組的同事都親切地叫她:“戴姐”。

  “你到底用什麼方法,讓這些MBA們服服帖帖?”在去年聚勁訓練的間隙,我終于忍不住疑問,向戴老師討教管理這些“精英”們的真經。

  “我想,是用一種空靈的心態吧。”她望著遠處正在歡呼的學生,一邊在爲他們的勝利鼓掌,一邊若有所思地回答我,盡管這個掌聲他們並不會聽見。

  在這個能看到贊許的眼神裏,我領悟出什麼叫包容。

  我很愛我的媽媽,你呢?

  注1:《法華經》全名爲《妙法蓮華經》,梵名saddharmapundarika-sutra,共7卷,28品,6萬9千余字,後秦鸠摩羅什大師譯,經號262,收錄于《大正藏》第9冊。

  梵文saddharma,中譯爲“妙法”,意爲所說教法微妙無上。pundarika意譯爲“蓮華”,以蓮華爲喻,比喻經典之潔白清淨完美。sutra譯“經”,故此經之全名爲《妙法蓮華經》。

  注2:《華嚴經》全80卷,唐代實叉難陀譯,簡稱《八十華嚴》,以區別于《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其全稱爲《大方廣佛華嚴經》,依梵名當譯“佛花(華)嚴(飾)大方廣經”。華嚴宗的主經,即此《八十華嚴》。本經所宣揚的佛教哲理周全玄妙,其主旨即倡法界緣起、圓融無礙等妙義。

  注3:《奇迹課程》是一部轉化心靈的自修課程,內容共分叁部,第一部【正文】,爲“寬恕”提出一套深湛的形上思想架構,爲人類指出一條由恐懼轉向真愛的解脫途徑。第二部是【學員練習手冊】,共叁百六十五課,一日一課地轉變讀者看事情的眼光,解開郁積的心結。第叁部爲【教師指南】,以問答的形式做一些綜合解說。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