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四、從孩童向活佛轉變(2)

  四、從孩童向活佛轉變(2)

  學校放假後,我便去寺廟處理一些日常事務,爲那些前來朝拜的人們進行摸頂和祈禱。當我看到一些老人橫在額上的深深的紋路時,我不僅能從中感受到歲月的滄桑、虔誠的信仰,我更能領悟到一種回歸自然的純淨和久遠的宗教文化氣息。這些男女老少彎腰低頭、雙手合十地跪在我面前時,我一再對自己說:你要對他們負起責任來,你要爲他們奮鬥下去。同時我會吩咐喇嘛們趕緊讓他們起身坐下,然後仔細聽他們的種種生活遭際:家裏的病人、今年的收成……最後,我用厚重的經文在他們的頭上摸頂而過,真誠地祈禱他們能夠渡過一切難關。他們和我同樣清楚,我的祈禱能使他們轉變運氣。他們離開時,臉上總是帶著快樂和滿足的神情。這時他們是幸福的。

  我用全部的心意與精力爲人們祈禱著,我相信我的祈禱,不管人們信不信這種祈禱的形式,我相信它一定會産生效果的。我認爲真正的幸福與生活水平所達到的某一高度並不成正比,幸福是一種心理狀態。當看到家人或朋友臉上的微笑時、得到陌生人的幫助時、消除了與他人的隔閡並獲得信任時、溫暖的陽光撫過臉龐並呼吸著清冽的空氣時,幸福才會真正降臨。這種幸福與那種在物質上所獲得的虛榮相比,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幸福。還是我的那句話:獲得幸福,並不難。

  在寺廟中待上一段日子,內心便更加安詳、快樂、滿足。我的經師是從衆多修行者裏挑出來的,有很深的佛學造詣;我的喇嘛們也是從小開始修行,都有一種祥和平靜的心態。我住在寺廟裏,除了決定必要的典禮和祈願會,余下的時間便盡心學習佛學、誦經、給弟子們摸頂賜福。在這些遠離世俗、了無煩惱的日子裏,我開始習慣了寺廟中的生活,等我在一兩個月後再回學校時,如同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16歲的我慢慢適應了我的活佛身份。

  作爲一個令千萬弟子關注的活佛,我更加清楚地看到藏族人民已將佛教融入了他們的生活,他們對佛教的理解充滿了智慧。

  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一直在牧區生活,佛教便是他生命的全部。有一次我問他:“老人家,你認爲這世界到底有沒有神魔?”

  老人馬上回答:“有。不過這些神魔都是人自己想出來的。人可以是神,也可以是魔,正應了那句話:“魔本非魔,道亦非道,善惡自在人心中。”主宰神魔存在的,正是人心。”

  多少年來,老人的回答仍然如在耳邊。藏族人民對佛的信仰總是切合實際的,很多人如這位老人一樣,雖然物質生活並不怎麼寬裕,可他們卻具有極其理性和超然的思維。他們令我敬佩,更令我深深地感動,那種“爲他們的幸福去奮力拼搏”的想法也更加堅定了。

  世上每個人都處在永不停息的輪回之中,貴賤、強弱、貧富都是變化無常的,懂得了這種輪回規律,對我們如何去看淡名利和地位是很有幫助的。在我被認定爲轉世活佛之前,我就常想,人們在今生能做什麼事都是前世已安排好了的,那麼我們何不在今生多做一些好事,在來世獲得善報呢?

  我們在今生這一輪回中能夠相逢,實在是太不容易了,既然這樣,我們就應該用一顆寬厚善良的心,去對待自己的親人、朋友,甚至敵人——給他們多少快樂,我們自己就會擁有多少快樂。

  當我遙望自己所面臨的漫漫長路時,我信心百倍地昂起了我16歲的頭顱——我必須完成一個活佛的使命,我必須爲那些需要我的人創造幸福。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