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禅定?
禅定的意思是心無二念,開始練習時必有方法,方法的作用是使得我們的心念由散亂狀態而至集中狀態,再由集中狀態而至統一狀態。到了統一的狀態,便稱爲定,但是統一狀態也有不同的層次:由身心的統一,至內心與外境的統一,再進一步,便是前念與後念的統一。要想達到前念與後念的統一,必須經過前念與後念的連續如項練,一念扣一念,念念同一念一樣的念頭,然後才能把前後念的間隔消化,僅剩下一念的存在,此時即是止于一念,名之爲定。到了連此一念也不存之時,便是即定即慧。
初修禅定之時,可有許多方法,舉凡禮拜、誦經、念佛、持咒、梵呗、經行等,都爲達到安心、靜心和淨心的目的,主要由于修行而使身心平衡,都是定的功效。如果沒有高明專長的老師,以上所舉各項,都是佛經中處處可以見到的修定方法,安全可靠而不會産生副作用及後遺症。不過這些均屬于散心修定。
如果遇到對禅定已有經驗,並對佛法有正知正見的老師,就向他們學習專心修定的方法。那是指的禅觀法,或被稱爲止觀方法,禅宗則稱爲參禅的方法。
禅觀的方法,一定不離叁個原則,那就是調身的姿勢,調息的呼吸,調心的專注。以放松身體的肌肉,也放松頭腦的神經爲基本的要求。正確的姿勢,包括行、坐、立、臥四種,以輕松端正爲原則。正確的呼吸,以自然的速度爲原則。正確的專注,則以只顧方法不問得失爲原則。如果企圖心強,急功好利的心旺盛,便會爲你帶來魔境的困擾。必須要有佛來佛斬、魔來魔斬的心理准備,才會安全。所謂斬佛斬魔的意思是說,不論可喜或是可怖的任何景象及感受出現,都把它當作幻景及幻覺處理。否則若遇惡境易生退心,甚至毀謗叁寶,指爲修行不得好報。若遇善境易生慢心,甚至宣稱得大神通,證了聖果成了佛,那就太可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