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八、皈依的修習 一、如何修習皈依

  八、皈依的修習

  

   皈依的最終目的,是于自身成就叁寶具有的品質,這一過程貫穿了佛法的整個修行。因此,皈依後還須反複修習,時時強化,藉由叁寶功德轉化現有生命。

   佛法的一切修行,都建立于對叁寶的信心之上。有關于此,大小乘經論中有著豐富內容。在原始經典《阿含經》中,主要體現爲叁隨念(念佛、念法、念僧)和六隨念(另加念戒、念舍、念天)等。而在大乘經典中,關于念佛、念法、念僧的修行法門更是不勝枚舉。在南傳佛教地區,信衆每天都要稱念叁皈,初一、十五則到寺院修習皈依;而藏傳佛教中,是以念誦數十萬乃至百萬遍的皈依作爲前行。可見,修習皈依是佛教的重要傳承。遺憾的是,漢地對此不夠重視,多將皈依視爲入門手續,未能深入修習。所以,叁寶很難在我們心中具有足夠份量,最終使信心道念逐漸淡化。

  一、如何修習皈依

   修習皈依,應遵循儀規進行。爲確保修習質量,主要在座上完成。除此而外,座下也應時時念誦叁皈,使心恒常與叁寶相應。

  (一)、唱叁寶歌

   人天長夜,宇宙黮暗,誰啓以光明?

   叁界火宅,衆苦煎迫,誰濟以安甯?

   大悲大智大雄力,南無佛陀耶!

   昭朗萬有,衽席群生,功德莫能名!

   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處。

   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 

   二谛總持,叁學增上,恢恢法界身。

   淨德既圓,染患斯寂,蕩蕩涅槃城。

   衆緣性空唯識現,南無達摩耶!

   理無不彰,蔽無不解,煥乎其大明!

   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處。

   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

   依淨律儀,成妙和合,靈山遺芳型。

   修行證果,弘法利世,焰續佛燈明。

   叁乘聖賢何濟濟,南無僧伽耶!

   統理大衆,一切無礙,住持正法城!

   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處。

   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 

   (若個人獨修,可以虔誠心念誦叁寶歌。)

  (二)發心、忏悔、供養

   先修發心、忏悔:

   我今發心,不爲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衆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皈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

   皈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尊法。

   皈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賢聖僧。

   如是等一切世界諸佛世尊,常住在世。是諸世尊,當慈念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從無始生死以來,所作衆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若塔若僧,若四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見取隨喜。五無間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應墮地獄、餓鬼、畜生、諸余惡趣、邊地下賤,及蔑戾車,如是等處。所作罪障,今皆忏悔。今諸佛世尊,當證知我,當憶念我。(憶念自己無始以來所作罪業,尤其是近來的不如法行爲,于十方諸佛菩薩前生起真誠忏悔之心,並安住于忏悔之心,靜默叁分鍾) 

  其次修習七支供,依普賢廣大行願積資淨障:

   所有十方世界中,叁世一切人獅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余。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複現刹塵身,一一遍禮刹塵佛。

   于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衆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于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叁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諸衆生,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轉于無上妙*輪。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刹塵劫,利樂一切諸衆生。 

   所有禮贊供養福,請佛住世轉*輪,

   隨喜忏悔諸善根,回向衆生及佛道。

   乃至虛空世界盡,衆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四法廣無邊,願今回向亦如是。

  然後,念誦七佛滅罪真言,以此清洗罪障(七遍)

   離巴離巴帝,估哈估哈帝,達拉尼帝,尼嘎拉帝,微嘛離帝,馬哈嘎帝,(加母)(拉母)(紮母)帝,司哇哈。(念誦時,觀想無始以來所造罪業念念消溶在叁寶的無盡功德中。)

  (叁)觀察修

   首先,思維暇滿人生蘊涵著重大意義,認識到唯有皈依叁寶才能實現暇滿人生的重大意義;其次,思維死亡一定,死期不定,死時除佛法外余皆無益,對叁寶生起猛烈的皈依之心;第叁,念叁惡道苦,生起恐懼感,生起求拯求救之心;然後,憶念叁寶功德,對叁寶生起極大的信心,確定以叁寶爲人生的依賴及歸宿。

  (四)安住修

   反複念誦“南無布達耶、南無達瑪耶、南無僧伽耶”。(在念誦叁皈依時,觀想六道一切衆生在和自己一起念誦,並念念中溶入十方叁寶的無盡功德中。)

   隨後止靜:觀想十方叁寶無盡的功德,安住十方叁寶的無盡功德中。

  (五)發願

   首先,發願奉行五戒:

   第一條不殺生:認識到生命的毀滅所造成的痛苦,我發誓培養悲心,學習各種方法來保護人、動物、植物的生命。我決心不殺生,不教人殺,在思想上和生活中不寬恕自己的任何一種殺生行爲,同時也不隨喜任何人的殺生行爲。 

   第二條不偷盜:認識到由剝削、壓迫、偷盜和社會的不公正等等現象所造成的痛苦,我發誓培養慈心,學習各種方法,爲人、動物和植物的良好生存狀態而努力工作。我發誓,通過與那些真正需要的人分享我的時間、精力和物質財富的方式,來修布施。我決心不偷盜,不將任何屬于他人的物品據爲己有。我將尊重他人的財産所有權,但我將阻止以人類的痛苦爲代價或以地球上其它地區人民的痛苦爲代價來爲自己謀取利益的行爲。 

   第叁條不邪淫:認識到由不正當的性關糸所造成的痛苦,我發誓培養責任心,並學習維護個體、夫妻、家庭和社會的安定與團結的方法。我決心不卷入沒有愛和長期承諾的性關系中。爲了維護我和他人的幸福,我決心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承諾。在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我將做一切事情來保護兒童不受性侵害,防止夫妻關系和各個家庭因不正當的性關系而破裂。

   第四條不妄語:認識到由說話心不在焉和沒有傾聽能力所造成的痛苦,我發誓修習愛語和傾聽,以給他人帶來幸福和快樂,從而減輕他們的苦惱。明了語言可以創造幸福或製造痛苦,我發誓學習講實語,講能夠激發人的自信、給人帶來快樂和希望的話。我決心不傳播不確定的消息、不批評或譴責我沒有把握的事情,避免講會導致分裂或不和的話,或會導致家庭、團體破裂的話。我將盡一切努力來調解和平息所有的矛盾,無論是多麼微小的矛盾。

   第五條不飲酒:認識到由不適當的消費所造成的痛苦,我發誓通過有覺照的飲食和消費爲自己、爲家庭、爲社會而保持良好的健康,無論是生理方面,還是心理方面。我發誓只吸收那些對維護我個人、我的家人和社會大衆的身心健康與和諧有益的東西。我決心不飲酒,不吃有害的食品,不接觸不健康的精神産品,比如某些特定的電視節目、雜志、書、電影及談話等。我知道,用這些“毒品”來損害我的身心就是背叛了我的祖先、我的父母、我的社會和我的後代。 

   我將通過修習既適用于個體也適用于社會的這五戒,使自己心中和社會上的暴力、恐懼、憤怒及混亂狀態得到改變。我明白,要改造自我,改造社會,一份合適的戒規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修習四無量心

   願諸衆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慈無量)

   願諸衆生永離衆苦及衆苦因。(悲無量)

   願諸衆生永具無苦之樂,身心怡悅。(喜無量)

   願諸衆生遠離貪嗔之心,住平等舍。(舍無量)

  (六)回向 

   皈依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沈溺諸有情,速往無量光佛刹。

   十方叁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诃薩,摩诃般若波羅蜜。

  關于皈依的修習,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修習應遵循完整的儀軌進行,包括前行、正行、回向叁部分。首先以發心、忏悔、修七支供作爲前行,幫助我們集資、淨障。集資,即積累資糧,就像出門需要准備錢糧;淨障,即掃除前進障礙,使行程順利。其次是正行,包含觀察修、安住修、發願叁部分,核心內容是念誦叁皈依。最後是回向,將修行功德指向某個目標,尤應以菩提心回向,使這份功德百千萬倍地增值。

   第二,念誦叁皈依前,應發起至誠懇切的求救之心:不斷念死無常、念惡道苦,若意識不到輪回險境,皈依心自然難以真切。 

   第叁,確定以叁寶爲究竟皈依處。這一認識主要通過憶念叁寶功德完成。選擇皈依的過程,也是作出抉擇的過程。當我們意識到財富、地位只是過眼雲煙,意識到其他宗教的不圓滿,才選擇了佛教。但這一認識還須在修習中不斷強化。

   第四,觀想叁寶功德,將自己念念融入叁寶之中,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其實,叁寶從未舍棄我們,所以我們需要做的,只是全身心地融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