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四、如何皈依 二、依法傳授皈依

  二、依法傳授皈依

   皈依,應通過如法儀軌進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首先是忏悔,忏除我們無始以來造作的無量罪業。忏悔則清淨,忏悔則安樂。清淨無染的心,才能如法納受皈依。念誦內容通常爲:“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其次是發願。作爲大乘佛法的修學者,應以四弘誓願作爲盡未來際的生命目標,那就是“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無論是忏悔還是發願,重點不在于念誦四句偈,而在于發自內心地生起忏悔之心,生起利益衆生的願望,並以此作爲未來行爲准則,于惡業不複再造,于善業勤加修習。若僅是有口無心地念一念,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然後是正式皈依,這也是整個儀式的關鍵部分。皈依的核心,乃宣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完整內容是:

   盡形壽皈依佛,如來至尊等正覺爲我所尊,

   終不皈依邪魔外道。

   盡形壽皈依法,叁藏十二部典籍爲我所尊,

   終不皈依外道典籍。

   盡形壽皈依僧,清淨僧團爲我所尊,

   終不皈依外道邪衆。

   “盡形壽”爲盡此一生之意。皈依,不是一時興起的戲言,而是莊嚴的一生承諾,是貫穿未來生命的恒久誓言。因爲“盡形壽”只是聲聞乘的皈依,作爲大乘行者,則應發願盡未來際皈依叁寶,所謂“直至菩提永皈依”。“爲我所尊”,即以此爲自身皈依對象。此外,皈依還包含著不皈依,即“終不皈依”的內容。因爲皈依是選擇人生究竟歸宿,不可處處挂靠,叁心二意。

   這叁句話,爲皈依儀式的關鍵所在。若皈依時未曾聽清,便不得皈依體。不僅如此,皈依時還應清楚地自稱法名,准確地跟隨法師宣誓以上內容。最後,念誦“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以回向作爲結束。

   皈依儀軌大體分爲此四部分,其中,關鍵是宣誓“叁皈依”。我們不妨對照一下,受皈依時,是否聽清法師宣講的叁皈內容?若只是懵懵懂懂參加了皈依儀式,對叁皈內容未有明確認識,是需要重新皈依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