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皈依叁寶是佛法的根本
皈依,是區分佛教徒與非佛教徒的界限;是佛法及一切戒律的根本;還是一切修行實踐的保障。
一切法門的修行,無不基于我們對叁寶的信任。“佛法大海,信爲能入”,這種信仰,是抵達解脫彼岸的源泉。若不具備這一點,修行必定缺乏動力,更難以持久。爲什麼我們對因果並不畏懼?對無常沒有感覺?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我們對叁寶的信心尚不堅定,所以在聽聞因果、無常的教法後,雖然也覺得有道理,卻未達到深信不疑的程度。
有關于此,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論》中有一生動比喻:有些人雖然皈依了,對叁寶卻不如對算卦者更信任。若聽算卦者言:今年做某事將災禍降臨之類,多半會謹慎從事,依言所行。但學習經教、受持戒律之後,卻時常犯戒而無慚愧之心,更不曾引起警覺。宗大師所指出的情況,至今仍屢見不鮮。我們不妨反省一下,對于所學的佛陀言教都信受奉行了嗎?對于所受的戒律都悉心守護了嗎?對于善知識的教誨都如法實踐了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只能說明,叁寶在我們心中尚未確立穩固的地位。
能否將所學佛法付諸實踐,直接取決于我們對叁寶的信心及決定勝解。就象身患絕症的病人選擇醫生,必得充分信任對方,才甘心性命相托,老老實實地接受治療。同樣,佛法乃根除我們生死大病的良藥。無論是念死無常、念輪回苦、深信業果,還是緣起性空、諸法無我,都是佛陀爲衆生慈悲施設的療病良方。充分信任法的真實和療效,才會切實依教奉行。當然,僅僅信任還不夠,因爲解脫取決于對法的探究和實踐。就像病人必須遵醫囑吃藥才能痊愈,若一味崇拜醫生,卻不積極配合治療,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
因此,在深信叁寶的前提下,還應不斷聞思經教,時時憶念法的功德,發自內心地對法生起淨信和恭敬。只有透徹地了解它、信任它,才能將身心融入法中,依法改造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