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十七世仲巴活佛成爲漢傳佛教禅門臨濟宗第45代傳人

  深圳弘法寺:藏傳活佛接法于本煥長老——漢藏佛教史上尚屬首次

   接法儀式上,本煥長老(中間坐者)接受拜禮

   龍崗訊昨日(10月29日),藏傳十七世東寶·仲巴呼圖克圖活佛專程來深圳弘法寺接法于101歲的本煥長老,正式成爲中國漢傳佛教禅門臨濟宗第45代傳人。

   莊嚴的接法儀式在弘法寺大雄寶殿舉行。與東寶·仲巴呼圖克圖活佛一起接法的還有8位活佛和3位金剛上師。

   藏傳佛教的活佛喇嘛正式舉行隆重儀式禮拜漢地佛教禅宗的高僧大德爲師,共同參修佛法真谛,這在漢藏佛教史上尚屬首次。

   在昨天的接法儀式上,仲巴活佛稱,此次拜師盛舉既是緣于先輩結下的法緣,也緣于他欽佩年逾百歲的佛門泰鬥本煥長老對佛學的貢獻和爲人。

   中國佛教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包括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叁個組成部分。其中的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很早以來就開始了文化交流,爲維護民族團結與國家發展,做出了卓越的成績。

   自唐朝文成公主入藏以來,漢傳佛教就隨之傳入藏地,至今拉薩大昭寺內還供奉著文成公主帶去的釋迦牟尼莊嚴佛像。自元朝以來,藏傳佛教也開始傳入漢地,至今浙江省杭州靈隱寺的飛來峰還留有一百多處石刻藏傳佛像。清朝順治年間,1652年五世嘉瓦應邀到達北京,清朝政府爲之專門在北京修建黃寺以供居住和修行,從此藏傳佛教在漢地得到了廣泛的尊崇。

   近現代以來,漢藏兩地佛教交流更加增多。民國期間太虛大師主持成立了漢藏教理院,開展兩地佛學交流。漢地的法尊、能海等高僧大德前往藏地參訪學法;藏地的班禅、章嘉、諾那、貢噶等大喇嘛前來漢地交流傳法;同時,藏地高僧朝拜漢地名山古刹,漢地大德研習藏傳經典,而且在此期間漢藏兩地高僧大德,還共同演繹出了不少民族團結的傳奇故事。

   第十七世仲巴活佛成爲漢傳佛教禅門臨濟宗第45代傳人

   人物介紹

   本煥長老:佛門泰鬥令人欽

   本煥長老1948年接法于虛雲老和尚,被立爲臨濟宗第44代傳人。1903年,63歲的虛雲長老因在佛教名山雲南雞足山成立滇藏佛教會,經過艱苦努力,使雲南雞足山的佛教面貌煥然一新。

   本煥長老現任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主席。本煥長老的前半生,苦行參研經、律、論教理教義,坐禅、閉關、跪拜五臺、刺血寫經、燃臂孝母、弘法利生、領衆守戒,遵循百丈清規,續成禅門宗風,倡導人間佛教,堪稱佛門龍象。而在後半生,本煥長老則奔走中外,行化四方,廣結善緣,披肝瀝膽,建寺安僧。近二十年來恢複或新建別傳寺、光孝寺、弘法寺、報恩寺、四祖寺、蓮開寺、大雄寺、百丈寺、大光明寺、成道禅寺等十座寺院,建築面積約17萬平方米,德業巍巍,堪稱佛門巨匠。

   仲巴活佛:民族團結進步模範

   第十七世東寶·仲巴呼圖克圖活佛,轉世于四川省甘孜州九龍縣,3歲時,薩迦派根桑上師知其爲仲巴活佛的轉世靈童,便秘密收爲入室弟子,教以佛經。1991年,被大司徒活佛認證爲第十七世仲巴活佛,次年在稻城的邦玻寺和卓傑寺舉行了坐床典禮。後由大-寶-法-王噶-瑪-巴頒發證書。

   傳承法位後,東寶·仲巴呼圖克圖活佛數次到尼泊爾和印度參學,又到漢地向許多高僧請益。經過多年的參學和實修,已成爲“大手印”和“大圓滿”等教法的傳承持有者。

   仲巴活佛對雲南省麗江市、迪慶州和四川省甘孜州等地的十多座寺院的建設及其修行和教學等進行多方面整頓,僧人的管理、修行、教育等製度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得到創新。2001年按照沿革駐錫雲南麗江指雲寺,仲巴活佛任江地十叁大寺教主,並舉行“世界和平祈願大法會”,盛況空前。仲巴活佛現爲中國佛協常務理事,中國宗教和平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委員,雲南省佛協副會長,雲南藏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2006年麗江市政府授予他“民族團結進步模範”榮譽稱號。

  

✿ 继续阅读 ▪ 瑜伽士之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