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超越偉大的宗教 耶稣在喜馬拉雅山
世上所有偉大的宗教都來自于一個真理。如果只是信仰宗教,而不從事真理的追尋,就像瞎子在引導著盲人。屬于上帝者普愛一切。愛是宇宙性的宗教,慈悲爲懷的人超越了宗教的範疇,了悟到那不可分割、絕對真實的本體。
耶稣在喜馬拉雅山
離開香卡阿查爾亞的職位,我回到師父的身旁與他相處了幾日之後。我決定到克什米爾最高的神廟阿瑪那特(Amarnath)雲遊一番。阿瑪那特是一岩洞,終年爲雪所覆蓋。摘下的水結成冰柱看起來就像是希瓦靈根(Shivalingam)——它是印度教徒所膜拜的象征,如同基督教徒的十字架和在猶太教徒的大衛星。在這次雲遊的行程裏,一位博學的克什米爾兄弟充當我的向導。他開姑告訴我有關耶稣基督的故事,他認爲耶稣曾在克什米爾做過靈性的修練。這位學者引用了目前收藏在海拔14000公尺高的喜馬拉雅山修道院的藏文手稿,此手稿後來被一位俄國的作家翻譯成俄文,其後又被譯成英文並出版。就是有名的“耶稣失落的年代”(TheUnknowLifeofJesusChrist)這本書。在喜馬拉雅山的這一部份,許多人都相信這個故事,而你也很難不同意他。附近有一個很有名的小山丘,因爲耶稣曾在這兒練習過靜坐。我的向導向我提出叁個理由來支持這個論點:第一:耶稣所穿的衣服是克什米爾傳統的服飾;第二:他頭發的形式也是克什米爾傳統的樣子;第叁:他所表演過的奇迹,正是一般所知道的瑜伽神通。這位博學的兄弟他認爲在耶稣十叁歲到叁十歲這一段不爲世人所知的歲月裏,他是住在克什米爾的山谷中。我不知道是否應該去相信他,但是我的確不願去抹煞這個觀點。他對耶稣的愛是無限的。我不願與他爭辯。
在我們到阿瑪那特的途中,他帶我到離古馬各(Gulmarg)森林七公裏遠的一個修道院去。古馬各是一處引人入勝的地方,經常有很多外國遊客至此參觀。住在這裏的和尚是一位克什米爾(Cshaivism)的學者。他大部份的時間都在做靜坐。
克什米爾(Shaivism)有許多經典至今仍未被翻譯和闡釋過。在這些偉大經典裏有許多尚未爲一般世界所知曉的記載,只有少數走在這條道上的修行人,有幸能睹其一、二。沒有開悟上師的指導,這些經典是無法被了解的。這派的哲學觀點認爲身、心靈和整個宇宙的各個層次的真實都是各爲斯潘達(Spanda)的顯現的——即是自然的波動而造成。這些經典的主題是夏克提·帕達(ShaktiPata)(注:即是指藉著上師的恩典來提升我們較高的意識。),和喚醒埋藏在吾人身內潛藏的神性力量。
這位和尚告訴我有位雲遊道人每年夏天都會到阿瑪那特山洞的神廟裏來參拜,但是沒有人知道他的固定住所。從拉達克(Ladakh)來的人經常看到他如閑雲野鶴般的徜徉于青山綠水之間。我此行不僅只是想造訪一下這個岩洞神廟,更是想會見這位喜馬拉雅山的雲遊道人。在我這一生所遇過的人中,有叁個人在我腦海中留下了極爲深刻的記憶,而這位雲遊道人就是其中之一。我在離神廟五十碼處和他相處了七天。他每年都會到山上岩洞神廟來朝拜一次。外觀約二十來歲,長得非常俊秀,臉頰上發出了如櫻桃的光澤。他是一名苦行道人,只在腰下部圍了塊布,其他一無所有。他很能適應高山的生活,藉著瑜伽的修練,他能赤腳跋涉及生活在海拔10000—12000呎的高山上。他根本無懼于嚴寒的氣候。與他相處給了我無比的啓發。他甚爲完美並充溢著瑜伽的智慧和平靜。人們稱頌這個年青的道人爲巴·博伽梵——上蒼化身的年青人。但是他對這些贊譽,根本置之腦後,仍然遊于喜馬拉雅山之間。他早就認識我的師父,亦曾住在我們岩洞的修道院裏。他問了幾位當時一起與我師父學習靜坐的學生。他說話溫和簡潔,但是當我的向導開始向他頂禮,碰腳並顯出很虔誠的樣子時,我感覺到他並不喜歡這些。這位偉大的年青道人成爲我日後的楷模。我沒有看過一個人他能安靜的坐著八到十個小時裏眼睛不眨一下,但是這位雲遊道人卻是非比尋常。在他靜坐時身體飄浮在離開地面二呎半的空中。但是我要明白的是告訴各位,我不認爲飛升是一種靈性的修練。它是一種高級的呼吸控製法加上寶瓶氣修練的結果。一個人只要了解質和量間的關系時,經過長期的練習就可以飛升起來。不過這不是我所要追求的。
我請問他關于開悟狀態下的問題,並念了一句奧義書裏的咒語。他回答說:“當感覺被控製住,不再與外在世界的事物接觸時,感官的知覺作用就不會再于心靈裏製造出影像。心靈于是越來越集中。心靈在無意識層次理不起任何念頭時,平衡的心靈便導向更高的意識狀態,在意識悅性的狀態下而達成的完美平靜狀態,就是最高的開悟狀態。靜坐和不執著是修練的兩把利器,而堅定不移的信念是建立明確的生命哲學不可或缺的要素。聰明和盲目的情緒作用都會使人誤入歧途。雖然這兩者都是很強大的力量,但是靈修者應該知道,當它來襲時應先加以剖析,然後再將其導入直覺的源流。直覺是唯一真知的源頭。在這個世界你所見到的一切都是不真實的,因爲他們都在永恒的變換著。而真理是隱藏在所有這些變換事物的後面。”他教我無懼的走在自己的修行道上。經過七天言、行的薰陶,向導和我向這位偉人的聖者道別。我回到史利那格(SriNagar)然後再回到喜馬拉雅山的住所去迎接美好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