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四方參訪 喜悅之流
我曾拜訪過漆茶庫特(Chitrakoot),根據印度史詩羅摩紀(Ramayana)記載:這是大雄羅摩遭受放逐時所住過的聖地。此地位于賓迪亞·朗吉(VindhvaRange是印度最長的山脈之一)。根據印度古代的傳統,雲遊僧都得去拜訪布林達邦(Brindaban)和漆茶庫特--克裏斯那的虔敬者到布林達邦,大雄羅摩的虔敬者則到漆茶庫特。在賓迪亞山脈的另外一處,有一靈秀之地叫做賓迪亞恰(Vindhyachal),那兒住了許多膜拜夏克提女神(Shakti)的人。雲遊到瑞瓦州(RevaState)的森林途中,我轉道到薩灘那森林(Satana)。在那裏我遇到一位非常英俊,對吠陀和瑜伽哲學都有高度涵養的出家行者。他對各種經典都有深入的研究,同時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修行人。後來他被任命爲喬提瑪亞皮坦(JyotirmayaPitham)地區山卡拉僧團的主席。這地方位于喜馬拉雅山,經巴德那特的途中。他的名字是布拉瑪難陀·沙拉施瓦提(BramanandaSaraswati)。
他住在山丘上靠湖泊的一個天然小岩洞裏,日常僅以發芽的埃及豆拌上少許鹽爲生。村民把我帶引到那個地方,但是沒看到一個人影內心感到失望。第二天我再度造訪,發現在湖邊有少木屐踏過的足印;我試著照足印去找尋,但是足印在半途就消失了。在第五天,一大清早,不待太陽升起,我又回到湖畔,發現幾日來尋覓的人正在沐浴。我向他敬禮問安道:“那摩·那拉樣(NamoNarayan)。”這通常是用于對出家和尚致敬的話。他的意義是:我向你內在無上的神性致敬。他正在禁語,他用手指示我同他一起到他的岩洞去,我很高興與他同行。這是他保持禁語的第八天。在那裏過了一夜後,他解除禁語。我就很溫和的告訴他我造訪的目的。我想要知道他的生活方式,和靈性鍛練的方法。在談話中,他開始告訴我關于史利·惟迪亞(SriVidya,這是一種最高深的鍛練法),只有完成了印度梵文課程的人才能爲之。這個方法是融合了勝王瑜伽,軍茶利瑜伽,虔敬瑜伽和阿德瓦塔·吠陀(AdvaitaVedanta)。在這條道上的老師們推薦過二本書:喜悅之流(TheWaveofBliss)和美麗之流(TheWaveofBeauty)後這二書被合篇成一冊,在梵文裏稱之爲山達裏亞·拉哈裏(SaundaryaLahari)。這個文獻的另外一部份稱爲普拉瑜伽經(PrayosaShastra),這是在巴羅達和馬索裏圖書館所發現的僅存的手稿。沒有經過親自從事此方面修練的上師的指導,則上面所記載的靈性瑜伽詩詞無人能懂。
我後來得知史利維迪亞和馬杜維迪亞二種修練法,全印度了解的人不超過二十人。我對于這一門科學産生了極大的興趣,現在我還能擁有這麼一點點,也是拜此因緣之所賜了。在這個方法裏,肉體就像是廟堂,裏面的住客就是自性、上帝。人類自身就是一小宇宙。了解了這個小宇宙,你就能了解整個的宇宙,最後經此也就能了悟到宇宙的大道。學習了許多的經典和各種不同的修練方法後,我的上師幫助我檢擇了史利維迪亞爲我的修練法。在這個方法裏,軍荼利(Kundalini)之火被視同至上之母(MotherDivine),藉著瑜伽的修練,能量從脊椎底端沈睡的狀態被喚醒而提升到最高的頂輪。身上的脈輪(Cakras)是生命之輪,它構成我們靈性的身體並連結了整體意識之流。
脈輪這一門學問甚爲精細,如果對脈輪有透徹的瞭解,那麼不論在那一層次對他都有很大的幫助。脈輪在身、心、靈叁個層次都發揮了它的效用。這些能量中樞在身體上沿著脊椎分布。最底端的能量中樞位于辰體骨,第二個生殖輪位于薦骨部位,第叁個位于肚臍部位,第四個位于心髒,第五個位于喉部,第六個位于眉心,第七個位于頭頂。低下的能量中樞代表了墮性的力量,以心輪爲分界,心輪以下的部份是屬于欲界的層次,而心輪被視爲神聖甯靜中樞。佛教、印度教、基督教和猶太教對這個中樞都有根清晰的認識。在印度教它被稱爲心輪(AnahatCakra),在猶太教被稱爲大衛星(StarofDavid),在基督教則被稱爲聖心(SacredHeart)。較高的能量中樞控製了更精細的能量之流。從心輪至頂輪有許多不同的意識層次。我們坐正靜坐時,這些中樞連成一線。我們可以把能量集中在不同的能量中樞裏。我們靈性修練中的一個層面就是要把能量中樞提升到較高的中樞,來擴展我們意識的層次。
布拉瑪難陀尊者是一位稀有難得的聖哲,他瞭解到史利維迪亞(SriVidva)的修練法。他是印度古奧義書的權威,尤其對山卡拉(ShanKara)的注釋更是無人能及。他也是一位很出色的演說家。卡帕垂法師(SwamiKarpatri)是一位很有名的學者同時也是他的弟子。請求他接受擔任印度北方山卡拉恰裏亞(Shankaracharya)這個已經虛懸了叁百年的崇高神聖的職位。不論他走到那個城市,都會有成千上萬的人群聚集來聆聽他的演說,在他被任命爲山卡拉恰裏亞這個神聖的職位後,他的追隨者更多了。
布拉瑪難陀尊者有一個用紅寶石做成的靈性標致(SriYantra),他特別拿給我看並解釋他使用的方法。瞭解以及記錄下一位偉大的聖者如何完全的利用他們身心靈叁方面的力量來導向最後的目標是很有趣也是很有意義的事。在印度衆多出家的修行人當中,我只遇到過很少的人,雖然他們仍然生活在世俗的世界裏,可是不但不受到世俗的引誘和迷惑,還放射出萬丈的光芒。我只和他相處了幾個星期,便動身前往烏塔卡西(UttarKashi)。